临床上常见这样的病人:
家里血压计、听诊器、血糖仪常备,每天N次量血压,高了一点儿就紧张,就要找大夫开药。
每次就诊,对血糖、血脂、胆固醇数值可以倒背如流,并要求医生解释,为什么这次比上次高了0.1?
医生说,爬楼梯伤膝盖,要减少膝盖的过度磨损,那好,平日里就一个台阶也不上,能坐着就不站着,能坐电梯就不走楼梯。
……
通常,这样的病人都很细心,如此在意身体状况,按理说疾病的恢复也一定不错。
然而,对疾病的过度关注,看似很重视,实际上对康复并没有什么积极意义,甚至会使情况变得更糟。
为什么?
对疾病的过度关注,会倾向于高估疾病的严重性
人的身体状况,无论是检查指标还是外在表现,是一个不断变化和波动的过程。
“只要对内脏(例如心或肺)稍加留意,就可以察觉出许多轻微的症状。”这是一位德国内科医生的说法。
当我们密切观察症状的一点一滴变化,细细体会身体的异样感觉,关注各种检查数值的轻微变动时,这个过程,就是在强化——“我病了”,“这个病对我的身体影响很大”的潜意识。
然后,为一点点的症状好转而欣慰,为检验数值的升高而坐卧不安。
比如,在走路的过程心跳会加快,就要忧虑心绞痛会不会犯,然后会不会诱发心肌梗塞,会不会……有了这样的心理强化,内心就会发出声音:我还是少走路吧……
身体的一点风吹草动,都会令他们解释为疾病即将来临的信号,进而对身体的反应更加敏感,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过度关注疾病,忽略了自身对疾病的控制能力
我们关注疾病,只是关注一些外在表现,是一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被动应对。
虽然我们急切盼望康复,却没有让自己有所作为,采取一些行动去控制疾病。
比如:
你能否有规律地进行锻练?
能否平衡膳食,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
你能否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
能否戒烟限酒?维持适当的体重?
当你把更多的精力关注疾病本身,就意味着没有精力关注自身的行动改变。其实,对自己生活方式的改变,要比对疾病的焦虑有用的多。
被扣上疾病的帽子,我们的心理不能承受其负荷时,就变成了压力。在医学上被称为应激源。
当今的很多慢性病,医学不能根治,只能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当我们发现无论如何努力都打不赢这场仗时,就体验到一种持久的沮丧感,这就构成了一种慢性应激。
慢性应激对健康造成的损害,要远远大于疾病本身。
过度关注疾病,就相当于让内心长期暴露于应激源之下,时刻处在病情加重的预警之中。
这个时候,身体内应对压力的激素就会给身体带来广泛的生理变化,比如坐卧不安、肌肉紧张、头晕胸闷、气短乏力等,久而久之,维护我们健康的免疫系统也要深受其害。
过度关注疾病,让我们失去了享受生活的乐趣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还没有人能够违抗,既然这样,我们为何不能接受“带病生存”的现状。
生命中有疾病的困扰,更有丰富多彩的人生体验,我们为什么要预支明天的烦恼,把大好的时间精力都用在关注疾病这件事上呢。
过度关注疾病是一种执念。我们要学会把人生的着眼点从疾病的本身移开,放在如何更好的“生存”上面。
人生中有美丽的风景,有醉人的花香,有曼妙的诗画,有旋律的悠扬、更有浓浓的亲情和欢乐。
这种移情于疾病以外的世界,其实,本身就是一种治疗。
调养心情、释放压力、读书学习、运动健身、合理摄生,这些都可以提升免疫力,让身体达到“正气存内”的良好状态。
毕竟,生活得更有质量,获得更多的人生快乐,才是我们要追求的。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
不过度关注疾病,并不是面对身体问题视而不见,讳疾忌医,而是学会智慧应对疾病: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让内心从疾病的阴霾中走出来、飞出去,去体验更丰富多彩的人生。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