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岳飞传》的时候,看到里面说到了不少用兵之法是来自《孙子兵法》的,对它的用兵智慧深有感触。
纵观历史,大大小小的战役里不少的计谋都出自这本兵书,所以对它做了标记,觉得有空时不妨读一下。
然而,在中国抗日战争的这段历史里,看到南怀瑾老先生说,抗日战争用了《孙子兵法》等各种兵书里都没有提到过的一招,就是“拖”,拖到敌人投降。
由此南老延伸说对事业也要有这样的决心,就是拖。
想起前些年疫情的时候,社会经济形势整体都不太好,不少的企业商家都是这样熬过来的,拖着拖着,慢慢再迎来曙光,等到柳暗花明。
这点在生活,学习,工作中或许都可参用。有时候,对事情没有更好更妙的计策时,至少别轻易放弃和投降。
比如,育儿方面,一个人带时,在孩子们太小的时候,鸡飞狗跳,慌忙疲惫的时光总是会有,拖着等着孩子们长大,不知道要等多久,中途或许也掀桌子崩溃过,但是没有放弃,不知道生活还有多少考验,但是至少拖到了孩子长大,能慢慢离手,有一天他们反过来支持和体谅你做事情的时候,那一刻,便看到了人生进到了新的岔口。
比如,在学习方面,以前可能会觉得要学就得坚持且按部就班地学,后来发现,有时候会有变化,会有突发情况。而坚持,是在这些状况里,即使有偶尔的暂停,也很快回到正轨里,不会因某些情况而轻易全盘放弃。
比如,在个人的人生规划里,并不是所有人一开始就找到人生的使命和方向,也不会一切都很顺利地按照自己预定的方向来,生活也不是童话故事。童话故事里那句经典结尾:从此,公主和王子过上了美好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是有续集的,而且往往还是人生的考验和修行的开始。
人生是无常的,但是有些人,在生活面前,甚至在生命面前做了投降者。其实,顺境和逆境是会相间出现的,尽管每个人天赋实力都不同,然而,在逆境中,无计可施时,至少也要拖得住,待时而动。
就像孩子们打篮球,在篮球场上,人们可能会看到一些体能和技能都充沛的健儿,不断地进球,得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那些实力一般的队员就没有机会。
多数人是在该等待地时候等待,该进攻的时候进攻,即使对方屡屡进球,也不会被沮丧的情绪左右太久,而是很快投入下一场的夺分比赛中。
他们身上散发的是一种时刻准备,伺机而动的精气神,有时候可能会因体能有限,被挤在后面了,但是依然会在某一次球突然蹦到了眼前时,立刻抓住机会去投篮,整场比赛中,体力会越来越少,但是也是这样拖着拖着,也进到了球,得到了分。
所以,人需要认清自己,就算不是实力超强,能量持续满满的那种人,也没有关系,在状态上保持主动积极,有机会也及时迎面赶上,重在投入和体验。
其实,往细了说,人,从一出生,吃母乳开始,就在体验人生了。
真正能吃到奶的孩子,即使是在母亲母乳少的时候,也不放弃吸吮,只是在累的时候调整休息一下,最后,享受到了充足的乳汁,开启了他人生的第一课。
之后的人生课题,在相似的体验中重复练习、升级,也许难度越来越高,但是本质还是一样。
虽然时是变化的,但是人们可以保持随时在线的状态,在时上,想得开 ,拖得住,也在恰当时候抓得住。
![](https://img.haomeiwen.com/i19823915/e0c7b48135964edf.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