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阅读图书馆散文
《眼中的世界》: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

《眼中的世界》: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

作者: 谢丹儒 | 来源:发表于2021-01-22 23:06 被阅读0次

    ​“理解与真实的距离,眼见不一定为实,那么思想呢?”

    作者丨谢丹儒

    来源丨最后一米阳光

    摄影丨会会

    1.

    关于这个世界,我一直怀揣着足够的好奇心。

    究其原因,不了解这个世界,那么关于活着,以及生命,乃至于了解自己,就很容易被推向“未知”的深渊。而事实呢?事实似乎一直在告诉我们,所谓未知也未必不可知,很可能就是条件不允许罢了,又或者我们尚未找到合适的切入口,故而误入歧途。一如那些被称之为原理、规律、法则的东西,我们得以发现这些,不正是思想的突破吗?——突破当下的环境,破开现实所带来的迷雾,继而发现了它们的存在。

    可是,发现了这些,似乎又将我们推向了更高层次的未知境地。

    就像我们发现了某个原理之后,很快就会有更多的原理冒出来,重建,或新添。一如“万有引力定律”和“相对论”的提出。

    这似乎预示着,还有更高层次的存在,总是如此,且永远没有尽头。就像早年间,我听过的一句话,“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简言之,完美是不存在的,绝对是不存在的,最好是不存在的,更多的不过是相对而言。

    所以,想到这里,我就不得不想到真理以及我们所处的世界了。真理存在吗?我们所处的世界又是怎样的呢?它们从某种角度而言,以我们的认知水平,我们真的能够做到吗?

    我知道,我这是在追问其绝境化和唯一性。

    对此,我不得不怀疑。

    因为有太多的证据证明:似乎再简单明确完备的定律、规则,内部也包含着自我解体的种子。

    就像发明一件东西和毁坏一件东西,我们也许并不需要依据它的原理,但也可能它依旧是遵循了某项原理,而那一行为不过是遵循了诸多符合它原理的其中之一罢了,并非全部和唯一。

    是的,我想说的是,这个世界很奇妙,宽广而辽阔,毫无疑问我们身处其中,但是,可惜的是,尽管我们身处其中,但大多数时候我们也只能感受到其中的一点点罢了,更多的还是未知。

    一如那句话所揭露的那般,你所知道的越多,你所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似乎就是这样,我们所知道的越多,其中蕴含的条件就愈加显得单一而单薄,甚至是脆弱的。它的局限性、特殊性、普遍性,以及诸多的考量,其内部就包含着自我解体的种子,不断分裂开来,继而变成了无解,但这也似乎是暂时性的。这一点时代的变化无疑是最好的证实。

    当然,关于这一切我们自然可以像宗教那般,将它推给“无常”这一个概念,又或者如科学那般将它推向“运动”这一规律,但是,然后呢?

    ——你知道我在说什么吗?是的,我们的认知也好,又或者我们所观察的结果、我们思考的结果,似乎无不在说明,它们是普遍性的狭义和片面。

    所以,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

    2.

    其实,有句话我一直不太理解,之所以不理解是因为做不到。

    当然,以人的思维自然可以想通很多人们所描述的东西,尤其是通过文字,但是,如果对方不把自己是怎么得来的结论说出来时,还是会难以理解。而这也正是我无法理解的原因之一了。

    至于第二个原因就是做不到了。对方所要求的条件,那个条件本身就是不适宜人的。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我才怀疑。

    但隐隐约约我又觉得兴许他说的是对的,有点说不上来。

    可能在内心里我还是相信,只有我们自己才能真正的了解自己。但事实却又一再的告诉我,能够了解自己的肯定不是自己。就像我们看二维的虫子,因为我们三维,我们才能够看清楚,而我们是三维,注定我们就无法超脱三维去“看见”自己了。这也就是说,我们所谓的认识自己也好,了解自己也好,那都是不完整的。

    就像我们看不见我们的身后,就像我们做不到完全的记住每一帧的画面,我们受限于视网膜,受限于人体结构,受限于大脑的处理系统……

    所以,说到这,其实我也有点怀疑那句话很可能也是错的,很可能那就是人的一厢情愿地想法,甚至是某种自欺。但是,这并不妨碍我尝试去了解这句话背后的逻辑。

    这句话是这样说的——“由于作为人类应当认识到宇宙的不可知,所以只有非人类才能真正了解宇宙。”

    关于这句话背后所阐述的观点,或者说支撑它的依据是什么,我曾有过诸多猜测,但绝大多数都被我一一推翻了。

    这个“我”倒不是说是个体,或者说生命体本身,它应该代表更多,比如形成独立个体的诸多因素,比如经验,学识,见识,知识,思想,逻辑……这些影响我们看待事物本质的存在,也是我们常说的形成我们主观的存在。

    至此,我又有了更深的怀疑,即对客观存在的怀疑。

    所以,真实的界限到底是怎样的呢?该拿什么去衡量呢?它又是否存在呢?

    问到这的时候,我通常喜欢换个思路继续去想,比如我们是如何建立起自己的认知的呢?或者说怎么认识除了我们之外的事物,怎么认识规律,怎么看待世界,判断的依据是什么?何以见得就是这样呢?

    随即,我很快便想到了眼睛,看,如果要具体一点,我可能会说,是感觉。

    只是,紧接着我又想到,感觉也往往受我们的主观影响啊。这也就是说,眼见也未必为实呢!感觉同样如此。

    至此,我陷入了更深的迷茫。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直至,我读了《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到《真正的世界》,书中说:

    “想看到真正的世界,就要用天的眼睛去看天,用云的眼睛去看云,用风的眼睛去看风,用花草树木的眼睛去看花草树木,用石头的眼睛去看石头,用大海的眼睛去看大海,用动物的眼睛去看动物,用人的眼睛去看人。”

    这与那句话是何其的相似啊。“由于作为人类应当认识到宇宙的不可知,所以只有非人类才能真正了解宇宙。”

    只是,这些我们真的可以做到吗?我们虽然是万物中的一员,但我们能说万物是我吗?这就以偏概全了。

    所以,理解的内涵是什么呢?也许并没有准确的定义,且它只适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我们或许永远也不可能了解真正的世界。

    因为我们不是(就算是也可能受着更高层次的指引呢?),更因为我们做不到,还因为我们没办法看穿一切,至于让真理自然浮显,也许,真理本身也是值得怀疑的。

    所以,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

    也许,并非是我们想太多,或者是想的不够多,而是从始至终,我们所能看见、感觉、思想到这一切,本源的本源,它本身只会随着我们认知不断提升,而逐渐逼近真相,但也只是接近而已。

    也许,最精彩的,其实是世界本身。亦如这未知本身和不断已知的过程,探索的过程,追问的过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眼中的世界》: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ktyz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