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悄然而至,学习提升自我。这么些年,我们利用寒暑假跟着王博士一起阅读信息技术变革课堂,让我们的课堂可视化,如何做到以生为本,以学习为中心。那选取了很多技术来赋能。这样就保证了我们的课堂一定做到心中装满学生,那就倒逼设计课堂的时候,我们选取相关的情境,问题驱动。而不是简单的照搬,拿取两个题目那么简单。必须根据班级学生特点,以及知识本位,同时还以素养导向等多方面的培养目标。
首先是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在每一次王博士亲临现场的时候,也老提到让孩子们在合作的时候全力以赴,全员参与。但是我在一线上课说实话,总感觉还说棘手,难免在一节课上,总会有极少数的孩子们“摸鱼”有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感觉。又如数学课堂上,一些难点问题,不去参与讨论,不积极思考,是解决不了问题,哪怕一些优秀学生,甚至最后汇报完毕,我在想那样的孩子仍然是知其然并不只是所以然。但是通过本次的阅读,那告诉我们设计好的项目,通过项目激发孩子的学习冬季,培养学习激情,让孩子们在同伴交往中得到真实的学习发生。
然后就说计分。将个人计分和小组计分搭配使用。这样更好的促进孩子们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的如果你不参与,就不能计分,更有效的培养学生团队意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内驱力的培养。然后就说关注参与过程,这个过程就说平时学习习惯,好好的读题审题,认真的习惯等等。
最后就说看见学生思考。促进思维构建。一节课能够更好的反馈,并且是及时方便快捷的反馈学生学习掌握情况,当然属于我们麻吉星的功能,在这样的结果中,我们迅速做出反应,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是我之前总提到的生生互动,让学生评价学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