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国七雄中,韩国的存在感最低。秦楚燕赵魏齐的国号,都曾经被后世政权借用过。唯独“韩”没享受这种待遇。假如没有法家名士韩非子和谋圣张良等杰出的大人物,韩国的人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究其原因,韩国太弱了。
韩国唯一拿得出手的战绩就是吞并郑国,更多时候只是跟在列强后面捡漏。但耐人寻味的是,韩国虽不能与其他六雄争锋,却比中山国、宋国、卫国、周国、鲁国等二流诸侯强不少,比上不足而比下有余。不管战国七雄如何排序,韩国都是第七名。但无论谁是战国第八强,都无法把韩国挤出七雄的席位。
造成这种尴尬地位的原因并非韩人不努力,实在是历史进程没给韩国多少出头的机会。
缺乏强军传统的建国之路
先秦时代是个全方位混战的大乱世,能从春秋存活到战国的诸侯都不是泛泛之辈。韩国的建国之路充满了血腥斗争,却偏偏没形成强军传统。
韩氏先祖被封于韩原。韩原在今陕西韩城市一带,晋国与秦国多次在此地交战。公元前645年,秦军在韩原大破晋师,秦穆公俘虏了晋惠公与晋大夫韩简。韩氏一族为远离战祸而大举东迁到晋国内地,多次迁都。
晋国设六卿时,韩氏首领韩厥凭借战功跻身六卿行列。其子韩宣子在位期间积极扩张地盘,先与诸卿瓜分了祁氏、羊舌氏的地盘,又跟赵简子一同侵伐范氏、中行氏的封邑。最终,韩氏和赵氏、魏氏从激烈的六卿斗争中脱颖而出,三家分晋,独立建国。
三晋起初的地盘大体相当,但没过几代,魏国就率先称霸。魏国衰弱后,赵国又强势崛起,在战国后期成为唯一能与秦国争锋的山东首强。韩国从未改变自己的跟班角色。究其原因,还是军事传统不行。
尽管韩氏做过晋国首席执政大臣中军将,却没有出过名将。而魏国先祖魏舒首创中原步兵战阵,赵国先祖赵简子和赵襄子威震北狄。进入战国后,兵家亚圣吴起利用魏国的军事传统打造出令群雄望而生畏的魏武卒,赵军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也成为令虎狼秦国最为忌惮的善战之师。
大纵横家苏秦在游说时声称,韩国的强弩剑戟名扬天下,装备精良的韩卒能以一当百。可是,韩军的战绩完全配不上这个客套话式的赞誉。哪怕是申不害变法锤炼出来的新军,也被魏将庞涓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只能求救于齐国。倒数第二弱的燕国还有过大破东胡和差点灭齐的壮举。韩国的胜绩不多,而且几乎都是靠强国的军事支持才打赢的,被其他六雄当成弱鸡也在情理之中。
比周天子还糟糕的地理区位
如果说缺乏强军传统是韩国弱小的内因,那么地理区位是制约韩国壮大的主要外因。
在吞并郑国后,韩国主要有汾河河谷、上党盆地、河内南阳地、河外三川之地、郑地等几个地理单元。前三个地区组成了韩国的上党郡,中岳嵩山以西至崤山以东、楚方城以北的领土属于三川郡,嵩山至韩魏楚交界都属于新郑首都圈。
在战国七雄中,韩赵魏都是四面受敌的“四战之国”,一不留神就会被两面夹击。但是,魏国的河东地区有黄河与大山拱卫,这一半国土易守难攻。而赵国大部分地盘都是分布于深山之间的盆地,最就连邯郸平原也有黄河与巨鹿泽做屏障。这俩“四战之国”比韩国难打多了。与赵魏相比,韩国是位置最差的“四战之国”,甚至比周天子所处的环境更恶劣。
以雒阳为核心的成周之地被誉为“天下之中”。周朝强大时,四方诸侯来雒阳进贡很方便;周室式微后,四方诸侯来雒阳搞事也很方便。周地简直就是一群大鲸鱼之间的小虾米。特别是周赧王时东西周分治后,两周饱受诸侯欺凌。
西周与东周交战时,韩国曾派兵支持西周,也曾经在与楚军交战时“征甲与粟于东周”。秦军东征常借道于周,诸侯攻打函谷关也路过此地。两周都是力量弱小志气短,只能低声下气讨好列强,尽可能说服各国不在周地附近开战。
不巧的是,周地之于韩地,正如梵蒂冈之于罗马。列强东征西讨、南进北伐,必然经过韩周之地。两周吃过的苦头,韩国会翻倍吃一遍。每一次中原混战,韩国都避无可避。也就是说,列强不想打仗闭关休整的时候,韩国往往会被卷入新的战争中,根本不得喘息。
由于缺乏安定的外部环境,韩国根本没法埋头搞建设。彻底放弃了自强自立,通过依附大国来谋求出路。
见风使舵的生存策略
韩国的外交技能点远高于军事技能点。早在晋卿时代,韩氏就非常善于借他人之力达到自己的目标。
三晋同盟的奠基人是韩厥。他保护了著名的“赵氏孤儿”赵武,让已经衰败的赵氏成为六卿之一。他的儿子韩宣子把成为上军将的机会让给赵武。这两份恩情让韩赵两家长期保持盟友关系。而韩宣子做中军将主持晋国大政时,坚持结好赵魏的方针。
此后,韩氏屡屡借魏赵两家的军事胜利来扩张自己的地盘。哪怕是一度被强横的智伯裹挟攻赵,最终也再次联合赵魏共灭智氏。持续多代的世交关系,让三晋在战国前期同气连枝。
魏国称霸后屡次率领三晋同盟大战诸侯。韩国不仅从联军对齐楚秦宋等国的战争中获利,还趁机兼并了郑国。可惜,韩国在魏国内乱时拉上赵成侯攻魏,招致魏惠王的嫉恨。为了对抗咄咄逼人的魏国,韩昭侯入朝秦国,与秦孝公联姻,又与齐威王结盟。在齐秦的夹击下,魏国从此一蹶不振,韩国也摆脱了亡国危机。
由于地理位置的缘故,谁控制了韩国就能进一步打击各个方向的敌国。因此,诸侯之间的合纵连横斗争,往往以拉拢韩国为重要步骤。而韩国周边都是强邻,过于依赖一方就会被另一方打击。在多方作用力的综合影响下,韩国的外交变得越来越反复无常。
朝秦暮楚这个词,简直就是为韩国发明的。秦国击败五国合纵联军,韩军伤亡最多。韩国临时决定联合秦国伐楚,通过瓜分楚地来挽回自己的损失。结果楚国一说愿意帮忙击退秦国,韩国马上翻脸跟秦国绝交。愤怒的秦军在岸门打得韩军满地找牙。后来楚怀王派兵围攻雍氏,韩国又厚着脸皮向秦惠文王求援,引发了秦楚丹阳之战和蓝田之战。就在秦楚恶斗之时,韩国伙同魏国入侵楚地……
由此可见,韩国是颗墙头草,哪边势强就往哪倒。谁也说不准韩国什么时候会反咬一口。这种没节操的外交方针令列强都感到头痛。但韩国居然一度因此走向中兴。
短暂的中兴期——堪称励志剧的韩襄王时代
就在韩国佐秦攻楚得利的第二年,韩宣惠王去世。在秦国做人质的太子仓即位为王,史称韩襄王。
太子仓入秦为质是因为韩国输掉了岸门之战,他能回国即位则是因为秦国想扶持一个代理人。正当韩襄王想继续抱秦国霸主的大腿时,秦惠文王去世了,新即位的秦武王一反对韩国的拉拢政策,转为武力征服。
韩襄王四年,秦武王前脚刚跟韩国会盟,后脚就发动了宜阳之战。按照秦人的标准,宜阳之战打得很不漂亮,围攻五个多月才拿下来。但对韩人来说,这是前所未有的惨败。六万韩军阵亡,秦军扩地至雒阳以西。而原本说好来救韩的楚军,竟然趁机跟秦国达成协议,夺取了新城并设边郡。随着宜阳和新城两大城邑的沦陷,韩国失去了三川郡,只剩下原先三分之二的地盘。
好在秦武王突然身亡,刚上台的秦昭王跟韩国讲和,给了韩襄王喘息之机。当秦国复攻韩时,韩襄王很快得到了第二个好运。
入秦为质的楚太子在私斗中杀了一个秦大夫。秦国君臣勃然大怒,舍弃了联楚攻魏韩的方针,转而联合魏韩伐楚。齐国恰好也在策划合纵攻楚。韩襄王急忙跟这两个超级大国结盟,加入了齐韩魏联军。联军在垂沙之战中大破楚师,韩国分到大片楚地。秦国攻克了新城后,将其归还给韩国。就这样,韩国报了楚怀王夺地之仇,基本上弥补了宜阳大败造成的损失。
谁知天下形势突然又变。秦昭王在攻楚期间得罪了齐国。孟尝君怒而号召韩魏合纵攻秦。秦国刚帮韩国夺回楚国抢走的新城,韩国要恩将仇报吗?在韩襄王看来,楚国夺新城之仇要报,秦国占领的河外之地也要拿回来。齐国此时如日中天,连强秦都忌惮三分,诸侯皆背秦朝齐,韩国干嘛不跟风呢?
齐韩魏联军猛攻函谷关整整三年,打得好战之君秦昭王不得不向韩魏割地求和。韩国终于在秦国面前扬眉吐气了一回,只要再收复宜阳这座大城,就能拿回整个三川郡了。
时过境迁,韩国式狡诈变成了韩国式作死
韩襄王还没高兴多久就去世了。但他的胜利让朝野以为收复宜阳指日可待。不料,秦国君臣已经重振旗鼓,吹响了战略反攻的号角。秦相魏冉分化瓦解诸侯,让韩魏陷入了孤立无援的状态。司马错、向寿、白起三位秦将连番出击。其中,向寿攻取韩国的武始城,新锐将领白起攻下的恰恰是新城。
韩国和魏国不甘示弱,集结了二十四万联军驻扎伊阙,准备夺回新城,把秦人赶回函谷关。结果却被战神白起以少胜多,打得全军覆没。韩国的中兴戛然而止,噩运才刚刚开始。
白起挟战胜之威再次吞并整个河外之地,继而挥师北上征服河东的韩地。韩国从楚国那里夺取的宛地,也被白起攻占。更糟的是,在秦国的外交阻击下,韩国求援无门,只能被动挨打,割地求和。好不容易等来一次齐赵两强发动的五国合纵,却是苏秦用来激化齐国与诸侯之间矛盾的诡计。韩国只得臣服于秦,在诸侯伐齐战争中稍微补回一些损失。
随着时间的推移,秦国独霸天下的趋势越来越明朗,韩国在列强之间反复周旋的手段失去了施展空间。韩国入朝秦王,并不会带来真正的和平。白起为了击败赵国,先后攻取韩国的汾河河谷、南阳之地,把韩上党郡与新郑的联系彻底切断。韩上党郡突然投降赵国,想让赵秦争个两败俱伤。赵国在决战中元气大伤,秦国一统天下之势反而成为定局。
到了战国末期,韩国剩余的地盘连秦国一个郡都不到。韩国君臣绞尽脑汁地拖延秦灭韩的进度,甚至派水利专家郑国帮秦国修渠。结果,秦国因郑国渠的建成而国力大增,让作死的韩国沦为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傻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