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日更1417篇】家庭系统式治疗(笔记整理)

【日更1417篇】家庭系统式治疗(笔记整理)

作者: 悦静岁月丨心理咨询师 | 来源:发表于2023-06-28 20:11 被阅读0次

家庭治疗的假设:问题不来源于个体,而是来源于家庭互动的不良模式。把孩子症状放在家庭系统去看待,通过家庭理解孩子。

孩子异常行为背后的心理意义:

偏差行为的动力机制

1.寻求关注

年龄越小寻求关注的可能性许多,只有被关注才有归属感。对孩子情绪和情感的忽略。父母对孩子需要错误的回应,孩子通过夸大的方式希望让父母看到。父母情绪不稳定,孩子会延伸这样不稳定情绪。得到关注才有意义有价值,有安全感。

2.获取权利

家庭中沟通模式较僵化,批评指责,你必须,你应该,严格,叛逆行为就越强烈。是权利的博弈。治疗原则,既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既……又适当打破规则,允许孩子不按规定来。

3.报复行为

得不到我的归属,得不到我的权力,那也不让你得到。这样的家庭都是缺乏温馨的家庭。一直语调“都是为了孩子好”。孩子成了父母未完成的愿望。父母爱的是优秀的孩子,而不是真正的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

一个人对另一个越愤怒,说明对对方期待越高。

一个有报复性的孩子,其实他越是内心柔软。想要离开这个世界肯定是非常绝望的时候才会这样做。再坏是关系,它也是段关系。

4·自暴自弃

“我觉得不可能有所归属,我选择放弃。”

不可能得到归属感价值感,关注认可的时候,就自暴自弃,不上学,夜不归宿,打架斗殴,喝酒,赌博、自杀自伤,吸毒。

恨有多深,对爱的渴望就有多深。怎样帮助和预防父母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理解孩子的问题。问题或许是为了成长。在探索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孩子,及时给予反馈。用成熟的方式处理关系,直接面对和解决。父母要将自己的情绪冲突圈养起来,不在家庭场域中泛化,尤其不要转移给孩子。


别让孩子成为情绪配偶、小大人、小恶魔、小病人。

*情绪配偶

通常成为妈妈的,照顾妈妈感受,成为妈妈的情绪配偶。母子共生。你的情绪就是我的情绪,我的情绪就是你的情绪。牺牲自己的感受,自我价值感很低,不愿发展自己的妈宝男。

*小大人

过早地承担家庭责任,单亲,或多灾多难的家庭,懂事孝顺,太压抑。经常会有无意义感。那么小就知道父母的冷暖,缺失了多童年的快乐。有人懂你吗?如果离开妈妈的话,我的人生意义在哪里?

*小恶魔

你们不开心来攻击我,我是你们冲突的替罪羊,我也不会让你们开心。反社会或边缘性人格?

*小病人

吸引关注,偶然生病,发现父母不再吵架,也不再吵他,就保留症状。太严厉或者冲突太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日更1417篇】家庭系统式治疗(笔记整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lao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