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 | 彩虹落脚在香港

作者: 棵一 | 来源:发表于2019-03-21 22:23 被阅读46次

文/棵一

出镜/棵一

在潇洒姐的人生清单里看到过这样一条:

“寻找彩虹的落脚地”

在无数个实实在在的人生清单中,这一条看起来会有一点缥缈的list就像彩虹本身一样惹眼。

是不是每个人都有一个对彩虹落脚地的定义,如果是我去寻找,我会去到哪里呢。

直到,我来到香港。

那一刻,我觉得我找到了彩虹的落脚地。

先除开“彩虹屯”不说,如果你问香港彩虹在哪里。香港就会手舞足蹈说“在我这,在我这丫”。



彩色楼房

一扎堆的房子很少是某一个单独的,它们是错错落落的不同颜色,刚到酒店的时候住在很高层的地方。

拉开窗帘望出去,那些瘦高的房子有粉色的,黄色的,绿色的,紫色的。还有的楼房是渐变色的,真的太可爱也太特别了。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一栋灰色的楼房,比一般的房子更高更大,我前一秒还在想“咦,这栋是灰色耶”后一秒转头就看见它的窗户全都是不同的颜色。

如果要用一个词语描绘当时的心里感受,我大概会用“反差萌”。

摄影/棵一


彩色地铁站

香港的地铁应该是拍照打卡的圣地吧,但是它们之所以被人喜爱也真的有它的道理,每一个地铁站都有一个主题色,而且往往很浓烈。

像我这种观光人士每一站都想停下来拍个地标图。当然这个想法不太实际,不过好在我只在橙色系的“天后”站,咔了一张游客照。

我能记住的有紫色铜锣湾,橙色天后站,还有红的热闹的中环,彩虹色的彩虹屯。

我记不住的还有许多深浅不一,用常规颜色无法定义的好看的那些色彩。

出镜/棵一 摄影 | 彩虹落脚在香港 摄影/棵一


彩色的港边发光体


去维多利亚港看夜景,是香港行必不可少的项目。说实话维多利亚港的夜景从感官体验上不及外滩也不及重庆。

不过可能它所承载的历史意义以及情怀不同,让它更特别。只看景的话,并无所惊艳可言。

我关注到的是港旁边延伸出去的一个在晚上发着彩色光的建筑。长条形从岸边延伸出去,我对香港的了解并不多,不知道这个建筑的名字。

它像飘在水面,又或者熟睡在水面,闪闪发光。也许是童话故事里美人鱼的尾巴吧。

摄影/棵一 摄影/棵一


彩色的偏远海岛

最一站我们去了一个特别偏远的小岛——“塔门岛”。去这个岛的过程非常的曲折,不过一切皆值得。

说一说岛上的色彩,靠岸的时候在码头就停靠着许多的小船。深蓝的,橙光的,撞色的在海面摇摇晃晃的。

小岛上没有几户人家,却有一种很原始的生气。油上小岛就看见一排的邮箱,还有长到的差不多半个人高的大叶片绿植。岛上的冰柜里冻的是切片的菠萝,很天然的雪糕既视感。

岛上的奶茶就更有特色了,不用杯子?全用塑料矿泉水瓶,一整瓶一整瓶的。很随意,很不讲究,又觉得跟特别。

那是个很偏远的小岛,却十分干净,靠近码头的地方放着三个很大的分类垃圾箱。垃圾箱的表面也打理得很干净。

岛上的公厕也很干净,一半粉蓝一半分绿,里面的墙是粉色的,洗手得台面却又是豆绿色的。我还蛮惊讶的在一个看起来好偏的小岛公厕里有安装马桶。

这边的房子大多是一小小的独栋,差不多每栋房子的底楼都会有一个贴满瓷砖的坝子,我的人家有蓝色,有的人家用紫色。

我好像能想象夏天榜样,他们坐在门前的坝子边上聊吹着海风聊着天的样子。

摄影/棵一 摄影/棵一 摄影/棵一 摄影/棵一 摄影/棵一 摄影/棵一 出镜/棵一 出镜/棵一 摄影/棵一 摄影/棵一

彩色的石澳

“我养你啊”

大家说到石澳都会想起电影里周星驰对张柏芝说的这句话吧。

路过电影里的地方是一种蛮奇妙的感觉,好像在某一个瞬间像一个路人甲路过电影里的故事一样。

猫跟我说,石澳的彩色花园小房子像厦门海边的样子。不过我想它们的不同,在于石澳的色彩会更多。

那种对色彩的喜爱好像不是粉刷上去的而是从墙里面自己长出来的。

摄影/棵一 摄影/棵一 出镜/棵一 出镜/棵一 出镜/棵一 出镜/棵一

香港远比我想象中更旧一些,即便是最中心的位置看起来也没有那么现代。

街道很宅,楼房很瘦很密集,街上满是广告牌,晚上的时候亮起各种颜色。

就像很多仿港风的装修想要尽力呈现的那样,不过香港本身的灯光和色彩是模仿不来的。

我们说到港风的时候,会浮现出那种最靠近香港的风格,却不见得真的香港。

摄影/棵一 摄影/棵一 出镜/棵一 摄影/棵一

去香港好像并没有拍出那些港风的照片,不过跳出港风,我跳进了彩虹里。

维多利亚港 维多利亚港一 维多利亚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摄影 | 彩虹落脚在香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lgh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