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清晨,从家中驱车出门送孩子上学,经过一个下坡,坡上常常站着一位候车的华裔女孩,每次她都朝我们微笑致意,让人感到暖意融融。
我们并不熟悉,甚至都不知道她的名字,也许因为大家都是华裔,而感觉更为亲切么?
其实,我仔细想想,这是一种礼貌,但不是出于习惯,而是发自内心的善意。
我父母曾经来英国,与我们小住过一段时光,最让他们感慨的,就是英国普通人的礼貌和热情。因为年纪关系,他们几乎听不懂英文,出门散步,遇到的每一个陌生人,无论老少男女,不论种族肤色,几乎都无一例外的主动跟他们打招呼,以至于几个月后,他们也能用不算太标准的英语,和偶遇的路人问好致意了。
对此,在回国前,父亲在心中还引发了一丝担忧,说:“这样已经习惯和陌生人打招呼,回去万一习惯没改过来,别人不会以为我是有点精神问题吧?”
坦率的说,在国内还真可能有这样的尴尬,我劝慰父亲:“这样的习惯没什么不好,可能会有人觉得奇怪,不过,只要自己心里是存着善意的,别人会感受到,会明白过来的”
是的,其实就是这个道理,心存善意。在英国,这样的温暖的礼貌,小小的善意无处不在,绝大多数英国人从很小,就开始由父母培养这样的优良品质,并贯穿于生活的点点滴滴。
我就曾在一个公交车上,亲眼看一位母亲给自己不到一岁的孩子喂营养餐,每喂一口后,在给下一口的时候,都会很认真的说上一句:“bayby, say thank you, mum!”, “宝宝,说,谢谢妈妈”。
在这里,每一个孩子都知道,最重要的日常用语是“thank you” “sorry”, “please ”“excuse me”实际上,还远远不止这些,譬如“good morning, afternoon ”“have nice day, evening, night ”“it is kind of you”“thank you for.....”的等等。
在中国家庭中,如果孩子有什么冒失的行为,中国父母当然是对孩子一顿训斥啊;同样情况,英国父母一般都很谨慎选择语言,一般都会用“please ”, 譬如“儿子,请你别这样好吗?”
我认识一个同样在英国的中国家庭,为了一次学校活动,妈妈给闺女准备好了礼服,无奈闺女不喜欢,坚决不穿,妈妈礼貌的劝道:“宝贝儿,请你穿上礼服好吗”,女儿几乎不假思索的回答:no, thank you Mum!”,“不,谢谢你妈妈”,一下把妈妈给气乐了。
礼貌和善意范围还很广,譬如给女士让路开门,譬如走路靠右将左侧让与紧急的人,在咖啡馆喝完咖啡主动将不用的东西收拾走,在任何场合都注意说话音量,习惯在任何必要的场合排队并与他人保持舒适的距离.........
慈善,这个更大的善意在这里也一样是优良传统,孤儿,病患,孤寡,残疾,动物救助,环境保护等,每个方面都有专门的慈善基金,据统计,绝大多数每个英国人每年都会捐助10磅以上,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数字,而非被平均的。
为什么礼貌和善意如此彻底的深入日常呢?我个人总结大概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吧:
其一,从主观上来说,美德教育和言传身教是重要的缘故。
这里说的美德教育,不是说弄一本社会美德规范来让全民学习,或者将一些原则写在黑板上刷在墙上,这里,更多的是通过各种故事,让孩子们在阅读中,观看电视电影中,获得这样的常识。
言传身教比较好理解,但其实特别不好做,我就经常忘记要给孩子做榜样,常常还是孩子提醒我要说“谢谢”,真是到处都是老师啊。
其二,我想是整个社会有条不紊的节奏和和谐共处的文化,让所有人都心中很少焦虑,所以有心情有时间有空间,去从容的礼貌周到,展示善意。
这里,我并不是说,节奏紧张,内心焦虑就可以不讲礼貌和善意,但是不否认,在一个不崇尚丛林法则,极度竞争的社会,人们会自然而然展示出内心的礼貌和善意。
无论是从理性还是感性角度,我个人都是支持人性本善的,所以说,发自内心的礼貌是最为重要,最为宝贵的善意,不以善小而不为啊。
当礼貌和善意充满整个日常后,你会发现整个生活变得轻松了,环境变得洁净了,心情变得愉快了,虽然生活仍然不易,但每天不期而遇的礼貌和善意,能让你一直感受到源源不断的希望和阳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