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量产『充气娃娃』

作者: 紫松 | 来源:发表于2013-06-24 21:51 被阅读3399次
    alt textalt text 互联网是一片海,独立思维是岸,如果没有岸,你又如何能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又去往何处

    从几何时互联网大行其道,直到近年来的移动互联网,我们从最初的感觉离不开互联网,到现在的生活几乎被互联网统治。IT圈外的人士被互联网自然而然地影响着生活,因职业和个人喜好不同,被影响程度或轻或重;圈内的人士很多可谓见证甚至预计互联网的发展,知道被影响,主动去拥抱,甚至为互联网带来的翻天覆地的改变歌功颂德,欢呼雀跃。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是依托与各种各样的网络产品,58,淘宝,京东类的生活服务类网站,博客,qq,人人,微博类的情感社交类网站。前者的确便捷了生活,在此不发表过多感慨。而后者对我们的影响是难以言表的,而我想说的是这种影响其实会将我们带入万丈深渊,从独立的个体变成网络量产的『充气娃娃』。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是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追求个人制造的信息被更多的人看到,似乎只有这样才算成功;与此同时,几乎所有都在看别人的东西,似乎都在比谁看到的东西更多,质量更高。前者可以总结为『个人明星梦』,后者可以总结为『个人求知欲』。随之而来的是,互联网每天新出炉各种各种的贴上『社交』标签的产品,唯恐不能提供最细致的社交服务。而我们深陷其中,以前,日记是写给自己的;现在,日志是写给别人的。以前,人们喜欢每个月找个清静的地方,给远方的家人和朋友写一封常常的书信;现在,人们只愿意在明信片上写几句简单的祝福,更多的还是选择网络明信片和网站事先写好的祝福模版。不知从几何起,『分享』一词就主导了我们的网络生活。真的该问问自己一句话:『我分享了无数东西给他人,我又留下了多少东西给了自己?』有人说:『不对,我们还可以选择「收藏」。』我们可以收藏一篇文章,可以收藏一张照片;我们可以真的收藏住了文章背后的思想,收藏住了初看照片时的感动吗?而实际上,很多时候,因为收藏,我们读到喜欢文章甚至没来得及品味文章的思想,看到动人的照片甚至没来得及感动,就一键扔进『我的收藏』了。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三教九流,古今中外,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如今互联网就可以包罗万象,拥有难以想象的信息资源。这正好满足了人们的求知欲,人们好无意地浏览各种各样的信息,人们从来不回避让自己知道更多。有人说:『我只爱浏览科技类信息。』而实际上,即便互联网只有科技类信息,它依然可以被称之为『包罗万象』,这就是我们面临的处境。但是,人们并不关心这些,他们感觉自己在进步,自己懂得更多了。我构思了一个公式:思考的时间 / 关注的信息量 = 获得的财富。我无法给你解释我的公式在多大程度上接近正确。但它是我关于个人成长方面最重要的发现。关注的信息量变多时,思考的时间还会下降;而思考的时间减少时,却容易导致关注更多的信息。对一个软件开发者而言,遇到一个bug,去网上阅读10篇相关的技术贴,和阅读一篇技术贴,用阅读另外9篇的时间去思考,得到的财富是不一样的。一个花大把时间关注各种技术的程序员失去的不仅仅是去思考技术的时间,还有为自己的情感生活思考的时间。当我想到这里,不禁感慨,大家看到程序员的圈子里曝光出了那么几个懂浪漫,懂温情的人和事迹,还真别当回事,因为这是改变不了大多数程序员不够浪漫的事实的。看到说『别说程序员不懂浪漫』的帖子的时候,还真别以为浪漫就是开发了个浪漫程序那么简单,也别随便就以为自己就是懂浪漫的程序员。想想你为情感生活投入的思考时间吧,再想想这样的状况持续的岁月吧。影响从来就不是一朝一夕的,这就是互联网对人们的手术,看不见,摸不着,却是对脑的动刀。

    互联网是一个人们能找到他们想要的答案的地方。然而,这句话错了。人们把心情放到qq,微博上,期待别人看到,或为你高兴,或表示同情,或给予鼓励。人们在微博,知乎上问问题,还在知乎上看别人的问题。可是当人们问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答案,人们却越来越不了解自己,越来越不能解决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人们想到的是去网上问新的问题。我们所有的问题答和案中有多少是来自内心的自我对话。生活疑惑,个人抉择,自我修行,当我们在这些问题上的答案期待从别人那里获得的时候,我们就越来越失去了自我,越来越不真正了解自己,我们的独立思维迟钝而缓慢。而我们最容易忽视的是答案从来都不固定,我们却要索要别人定格在网上的那几行文字。这时还谈什么做最正确的决定,还谈什么自我修行。问人不如问己。

    如果一个深度网络用户没有自我对话的私人空间,那么就会被互联网重新改制成一个『充气娃娃』。充气娃娃最大的特点还不是没有自己的思想,而是它是为了满足某些人的需求而存在。有人说,这个社会有两种人,一种人影响别人,一种被别人影响。我发现的是,生活和网络各有一种人,前一种人被生活fuck,后一种人被网络fuck。因没有独立之思想,而日渐成为只为满足网络的制造和传播信息的需求而存在。『充气娃娃』,当我想到这个比喻时,伤感远大于有趣。

    本文写作时只为了畅通表达所思,并不求语气温和,人称准确。我知道很多网络深度用户都是独立思想的远行者。我们需要独立思维,但不是要远离网络。如果此文能引起读者对自我网络生活的反思,让网络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不是沦为满足网络需求的工具,就是莫大的安慰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天日予:有些地方不赞同,但是非常尊重作者的呼吁

      本文标题:互联网量产『充气娃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lix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