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生下来的记忆中,物质生活虽然没有现在好。但却没有尝过真正饿的滋味,因为大集体吃食堂对于我们70后印象不深,到了记忆特别深的时候已经赶上分田到户。
我家分到了六亩田,都是在房屋的后面。那时候亩产也不是很高,但到了秋季收稻的时候,除去上交国家的,剩下的我们已经够自己家吃的了。所以我们这一代人是幸福的,没尝过连续吃不饱是什么滋味。
可父母这一辈和我们不一样。小时候常听爸爸讲过一个“糠饼”的故事。那是在爸爸小时候有个长辈悄悄地塞进他手中的。爸爸说那糠饼特别香,特别脆。是什么样的饼会吃了让人怀念一辈子,每每看见爸爸讲的时候都是眼中有光,神色幸福的模样。
我常常想象糠饼到底是什么材料做的。难道比现在的千层饼、面摊饼、鸡蛋饼、葱花饼、……都好吃。难道这糠饼是用什么特别的食材做的?它是脆脆的还是香香甜甜的?
"糠"我们都知道是稻谷碾压成米的时候,分离下来的稻谷的最外面一层。小时候家里没米了,爸爸会吩咐我们将一口袋稻搬到二八大杠车上,摇摇晃晃地骑着自行车去碾米去。一路上总担心后面的一口袋稻会掉下自行车,不时小心翼翼的回头看看,而车笼头因为年龄小后面又有了重量的缘故就犹为摇摇晃晃。
![](https://img.haomeiwen.com/i7415247/379c800672bad960.png)
可碾好后就觉得平衡多了。后面的一个口袋变成了两个口袋。一边是米一边是糠。米回来后倒在米缸里,如果不是那么干净。妈妈还会用一个大扁放在有风的巷口地上,然后把米用小容器高高的扬起,把残留的糠都轻轻的扬走。
而米糠呢,只会放在储藏室里。正常是用来喂家里养的小猪、小鸡等。所以我想象不出糠饼做出的样子。年代不同,体验就不同。我们也就能理解为什么我的80多岁的老太爷 ,老太吃剩下的饭都舍不得浪费或者倒掉,也能理解了老爸对吃不掉的食物,穿旧的衣服都舍不得扔。因为他们知道饥饿的滋味,穿不暖的感觉。
糠饼是没油,没盐,没糖烤出的或者是铁锅里炕的,但在那时爸爸眼中却是世界的珍馐美味。
或许是饥不择食,也或许是已经很久没有饱的滋味了。但毫无疑问我们是赶上了幸福的年代,不再挨饿,也不再饥寒交迫。在这样的年代我们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