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扬蹄
2017年12月13日 星期三 晴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到哪里去?
说“我” | 佛理第一次认真接触这三个问题是在高二哲学课的第一节课。因为我们的整个生活基本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建立的,关心的是我喜欢什么,我讨厌什么,我感到委屈,我开心,我难受……所以,这些问题也是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终极问题。但时隔多年,我仍没有一个准确答案,只是在闲来无事时偶尔想想却都无疾而终。
最近在看冰叔的新书《我不》,第二章节关于蠢子和小蓝的故事在不知不觉中又触动我思考这个问题。
初次见面蠢子和小蓝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第一眼对视就都楞了,于是有了第二眼。这绝不是什么一见钟情,只是心忽然被揪了一下,两人都有很熟悉的同感。熟悉到可以不用任何预设和铺垫就直视对方的双眼,似久别重逢,但都想不起何年何月何地曾相见。缘分突然从此刻重续。
冰叔说,这些描述都是真的,非他扯淡。我信。
中国也有不少古话在说前世今生那说不清道不明的缘分,像“百年修得同船度,千年修得共枕眠”,“前世五百回眸一笑,才遇今生擦肩而过”亦或是“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有些东西好像都冥冥之中自有注定一样。
说“我” | 佛理那我到底是谁?究竟什么能代表我?我又要到哪里去?
从哲学定义来说,“我”代表着生命的本质,是永恒且不可分割的。佛教也认为人是有灵魂,有前世今生,轮回转世的。
我们所了解的“我”,大多指的是自己的身体、观念和心态。
我们害怕死亡,是因为把身体当做是我,以为身体败坏就意味着“我”的毁灭。不过这也在情理之中,肉身状态陪我们从婴儿变成儿童,再由儿童变成成人,由成人迈向老年,然后在正常的情况下寿终正寝。
可是精神层面却不完全按照肉体发展程度去成长,而且世事无常。不乏因为家庭聚变,一夜长大的人存在;也有少年聪慧、大器晚成者;还有身残志坚的人士给予社会莫大的鼓舞。当基本的物质条件保障后,真正带给我们喜悦和快乐的,是音乐、是艺术、是文化、是对精神层次的追求。而且真正能永久长存的是我们的灵魂和精神。在科幻小说《孤独深处》(郝景芳著)中,真正击败外星钢铁人的不是人类肉体、武器或者高科技的研究,而是有文化有感情的艺术创作。可见,我想什么比我是什么更重要。
那注重自己的情绪,观察自己的观念和心态的转变,那就是“我”么?是的,是我们都能看到和了解的我,从佛理的角度解释,是世俗的我,也称“我执”。
“我执”,是世间一切是非纷争的根源,是我们和他人相互抵触、难以和谐的原因所在。
任何一种东西,只要贴上自我的标签,对我们就会具有杀伤力,就会让人爱、让人恨,让人朝思暮想、寝食难安。容易为衣食奔忙不休,为喜怒耗尽生命。
前两天有一做外贸的好友向我抱怨道,她说她的老板整天就只知道吹牛逼说大话。几乎什么事情都不做,朝令夕改,说一出就是一出。今天说面料急,要求她赶紧整理材料交给工厂。还没忙完又指责她说出款单怎么还没给?出款单比面料重要,急急急!我这位朋友既要面对客户经理,又要跟工厂对接,时不时还要接受老板的“瞎指挥”;要定船舱,跟进物流,整理清关资料……几乎大事小事杂事一并做了,加班熬夜已是家常便饭。老板还嫌弃嘲讽,尊重给的少得可怜。
我知道我这好友的工作状态并不是个例,不少人或多或少也有过相似的经历。
昨天双十二出了一篇爆文《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学佛是当代年轻人在压力和焦虑下的自我消解,是一种丧文化的表现,把佛祖无欲无求的概念偷换到自己身上。然而,我认为这并没有什么不好。
佛教强调“无我”,淡化自我,处处为他人着想,不仅能深受大众欢迎,自己也能安乐自在。
放下“我执”,也就不必害怕“我”的利益受损,担心“我”的自尊受挫。明白无论身体还是情绪,都不具有永恒的内涵,都不能代表所谓的“我”。
老板之所以会无厘头对好友的工作指手画脚,不就是不想错失获取利益的良机么?常言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益这东西,带不来也带不走。有聚沙成塔也有千金散尽的时候,把它作为一种追求当真得不偿失。不如放下自我,看轻对利益的执着,善待员工,从员工的角度和能力去考虑和分配事情,更容易获得员工的认可和尊重。
对好友的建议是,到点上下班即可。在工作时间,做好规划,分清主次,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工作是永远做不完的,把加班当成家常便饭不仅没有了自己的生活娱乐,还容易把健康置于红色警戒线内,到时候工资都不够跑医院。既要让自己学会从老板的角度看待问题,为公司谋取合理的利益;又要正确认识自己,掂量自己能力的同时,站在生命的本质上用怀柔的心态处理问题。
说“我” | 佛理那我究竟要到哪里去呢?
在《前世今生》里,作家布莱恩·魏斯有揭示些生命的真谛。
“每个人的道路基本上都是相同的。我们在有形的状态下都有东西要学。施与、希望、信心、爱…当你完成这趟需要学的东西,生命就会终止,但在那之前不会…这些东西必须了解,而且要了解得透彻。”
每一生,我们都有一些最重要、能让我们持续进步的学习内容,例如责任、例如信任……
当然,有的人有的时候一生结束,学会的并不是积极正面的东西,他们可能学会的是愤怒与憎恨,学会是记恨别人的滋味。这也意味着未来要继续沉沦,继续受苦直到感受到平静的喜悦。
这些想法,我不知道是不是有点骇人听闻或者危言耸听。也许并不会有多少人相信。但是,“超意识状态”世上无数人曾短暂拥有过吧,比如你比如我。
在那种状态下,我们知道自己的弱点和长处,知道哪些方面需要注意和下工夫,也知道怎么求进步。唯一的问题是,这些见解需要传达到我们的意识中、应用到生活里。
唉~道可道,非常道。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非要用准确的言语表达未免有点像跳梁小丑般可笑,拙见而已,看看即可。如有触动,莫大欣喜。
《佛理》篇,纯属个人心得体会
本着学习一点,分享一点的心态,呈现出的是个人对佛理的理解
佛理博大精深,加以个人的想法和经历分享,更加贴近生活
一路学习,一路成长
本人认识尚浅,敬请谅解包容
如有理解不当,欢迎探讨指正
感恩
参考文献:济群法师的《人生五大问题》之《我是谁》
布莱恩·魏斯的《前世今生》
郝景芳的《孤独深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