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反自动化

作者: jiumao2016 | 来源:发表于2017-09-02 22:25 被阅读27次

《刻意练习》介绍的是一万小时定律背后的理论:我们需要的是专注,有目的的练习,而不是重复机械,毫无目的的练习。

反自动化


任何技能的习得都需要经过大量的练习,然而,并非所有练习都能带来进步。

在学习某项技能时,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刚开始学习的时候,进展很快,但之后就进入瓶颈期:虽然还是不断花费大量时间练习,但是进展特别缓慢。

出现这种停滞的原因,是技能的使用进入自动化阶段:当我们初步掌握技能之后,就开始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个阶段,我们已经可以应用掌握的初级技能,不加思索的解决大部分问题。这种自动化应用,一方面帮助我们提高效率:我们不用费心思考,就可以条件反射的将技能应用出来。另一方面,这种自动化又阻碍我们对技能的进一步掌握:它让我们无视技能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从而错失了改正错误,并进一步掌握、磨炼技能的机会。

要突破这种瓶颈,就需要在练习中,消除技能的自动化应用,察觉到存在的不足,并加以练习、改进。而“刻意练习”,就是这样一种反自动化的训练。

什么是刻意练习?


在技能自动化应用的过程中进行的练习,是无意识练习。无意识练习对技能的进一步提高并没有太大的帮助。与之相对应的,是有意识练习。其最大特点,是练习中必须包含反馈:在训练中,你需要知道那个地方犯了错误,以及如何纠正这种错误。刻意练习,就是一种有意识的练习。

按照本书定义的,严格意义上的刻意练习包含以下特征:

  1. 所练习的技能,是在一个成熟的,得到合理发展的行业或领域(比如体育、音乐行业),已经存在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2. 有一个掌握这套训练方法,能够布置练习作业的导师辅助训练。
  3. 训练发生在舒适区之外。
  4. 训练是有意而为,需要付出完全的关注和有意识的行动。
  5. 训练包含反馈,以及为应对那些反馈而进行调整的努力

刻意练习的目的:建立心理表征


刻意练习的最终目的,是建立心理表征。杰出人士的特质之一,就是掌握了大量高质量的心理表征。这种心理表征,可以帮助他们快速洞悉问题的本质,并解决问题。

心理表征是在大脑中看到的关于某个概念、行为的图景:掌握心理表征的训练者,可以在大脑中看到正确的行为(从而及时纠错)以及趋势走向(从而做出准确的判断、决定)。可以把心理表征看成具有长时记忆特征的,关于某个概念、行为的抽象模型。掌握心理表征之后,在实际应用中,就可以将具象的行为,以及通过短时记忆获得的信息套入该抽象模型中,从而更好地获得关于概念、行为的理解,更好的应用学习到的技能。

心理表征与刻意练习相辅相成,互相提高、促进。心理表征需要通过长期的刻意练习、在不断纠错的过程中形成。两者的关系如下:
刻意练习=>在练习中得到及时反馈=>通过反馈察觉到犯下的错误=>改进该错误=>不断练习,内化成心理表征=>对错误的感知敏感度增加,进一步促进刻意练习的效果

如何应用刻意练习原则


严格遵循刻意练习定义的行业或者领域不多。即使如此,我们依然可以运用刻意练习的原则,指引自己在所在行业技能的发展。

最理想的情况,是找到一位好导师,帮助我们进行训练:好的导师可以提供完善的训练方法、步骤,在训练中提供即时反馈,帮助纠错。
在没有好导师的情况下,可以按照以下步骤练习:

  1. 识别所在行业的杰出人物
    尽量以客观、可复制的测量指标来挑选杰出人物,而非主观意识。
  2. 推测是什么使他们变得如此杰出
    辨认出是什么使得这个人和其他人表现不同,哪些差别可以解释他的卓越成就?
  3. 提出训练方法,模仿、练习
    对识别出来的差别,设计训练方法,刻意练习、模仿杰出人物,直到掌握该技能。

运用刻意练习原则的要点


刻意练习必须保持专注
  1. 必须进行有目的的训练,而不是漫无目的的重复同意的动作
  2. 缩短每次练习的时间,提高每次练习的专注度:在较短的时间内投入百分之百的努力来练习,比起在更长时间内只投入70%的努力来练习,效果更好。
  3. 为了保持专注,必须确保每天有足够的睡眠。
如何跨越停滞阶段
  1. 以新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练习、调整你的大脑或身体
  2. 想办法发现是哪个因素在阻碍你,并攻克它
    • 适当提高练习难度,走出舒适区练习
    • 在高难度练习中发现出错的地方,找到停滞点
    • 想办法针对停滞点进行反复练习
练习中如何保持动机

一、弱化停下脚步的理由

  1. 留出固定时间练习,不受所有其他义务和分心的事情所干扰
  2. 找出干扰项,并将其影响控制在最小
  3. 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身体健康
  4. 将练习时间限制在1小时左右,以保持高度的专注

二、增强继续前行的倾向

  1. 练习一段时间并看到结果后,技能本身会成为动机的一部分
  2. 坚定信念:相信自己可以成功,摒弃认为自己“够不着”的想法,大胆去闯,去试。
  3. 社会动机:外界的认可与鼓励
  4. 聚集兴趣团体,共同前行
  5. 将目标分解成小的目标,在达成后给自己奖励

相关文章

  • 刻意练习:反自动化

    《刻意练习》介绍的是一万小时定律背后的理论:我们需要的是专注,有目的的练习,而不是重复机械,毫无目的的练习。 反自...

  • 推荐三本书

    终身成长 刻意练习 反脆弱

  • 佘杰+春帆+完整第2拆+刻意练习

    选自《刻意练习》P30~31 【R•阅读原文片段】 有目的的练习VS天真的的练习 如果对这种自动化的表现并不满...

  • 英语启蒙:自然习得VS刻意练习

    英语启蒙流派纷呈,概而言之,无非两种:自然习得和刻意练习。 很多时候,刻意练习被打上了“应试教育”的标签,成了反人...

  • 袁静+红利 第十一次作业 完整拆解 刻意练习

    选自《刻意练习》P30~31 【R•阅读原文片段】 有目的的练习VS天真的的练习 如果对这种自动化的表现并不满意...

  • 2018.7.19一如麻麻

    【刻意练习】P.1-46 有目的的练习 一旦某个人的表现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并且可以做到自动化,那么再多“练习...

  • 《万万没想到》3:学会刻意练习,防止自动化

    学会刻意练习,防止自动化 前面说到要放弃文人思维、反常识思考以及提高阅读效率。下面要说最后一个重点:学会可以练习,...

  • 《刻意练习》读后感 2020-03-12

    刻意练习-2016一旦某个人的表现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并且可以做到自动化,那么,再多“练习”几年,也不会有什么...

  • 如何进行有目的的练习?

    练习必须是刻意的,无目的地的练习只是反复地做某事,一旦某人的表现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并且可以做到自动化,再多练习几...

  • 秀丽组-大兵-第三周R1

    第三周R1 R:选自《刻意练习》 有目的的练习VS天真的练习 如果对这种自动化的表现并不满意,你要做什么?如果你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刻意练习:反自动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ltd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