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里没有时间去停止、去思考、去痛哭。
人们总会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回到她的怀抱。
他们会寻求女神的帮助,在她怀里休息,用她给的水源洗把脸。
因此,她要时刻准备着,要平安无恙地等待着,在孩子回家的时候给他们一块面包。
——《忧伤的时候,到厨房去》
很多人离开父母后最初开始的独立生活大多是没有关于厨房的部分,哪怕有也只是简陋地凑齐了锅碗瓢盆的基本装备,仿佛生活的用力点都在厨房以外。
过了一两年渐渐厌弃了食堂和快餐,才开始憧憬起厨房的烟火。有了厨房,厨房开了火,一个人也好,两个人也好,哪怕三五朋友同住,也就有了“家”的体验。
最早对厨房的向往来源于村上春树的书。
他在小说里常常有关于在厨房做各种食物的描写,有时候是深夜里的一杯咖啡,有时候是清晨的一份三明治,有时候是煮一份意大利面,那些细致的厨房动态似乎才是生活的本质。
在他的笔下,厨房的作用超越了其他的生活空间。
传统的中国家居里,厨房基本是不外露的。没来得及归整的厨具,台面上没擦去的水渍,还有零零碎碎的食材佐料似乎都不太雅观。满足了果腹的需求,似乎厨房就没有其他用处了。
现代人的生活随着观念的转变,开始将装饰带进厨房,把厨房展示出来,就像对待餐厅和客厅一般。
造型别致的厨具,整齐有效的收纳陈列,功能强大的厨房电器,这些都让厨房开始落落大方,不再需要躲在门后。
它和家里其他公共区域的界限渐渐模糊,空间允许的时候也设置出吧台,甚至岛柜,简单地喝一杯咖啡或者吃一份早餐都可以在厨房里完成,厨房成了更重要的生活区域。
有多少人觉得,认真对待厨房和食物以后才开始真正完整的生活。
在都市生活中,古时的炊烟袅袅恐怕再也难见着,但仅仅是几平方米的空间已能让我们的生活以很具象的形式落到实处,让心觉得踏实。
是谁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昼夜,厨房与爱。
文| YoYo 图| 来源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