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收麦

作者: 丁_香 | 来源:发表于2018-06-07 05:00 被阅读1831次

六月份是收麦的季节,父亲早早打电话来问我能不能回家,我也早早和厂里的老板打好了招呼,收麦的时候,我必须回家帮父亲收麦。

其实,我现在回到家里也不用和以前那样,用镰刀割麦用枷打麦了,现在都用上收割机。我回家的那天,父亲请来的收割机正在我家田里收麦。收好的麦子用三轮摩托车运到场上,我回家的目的说晒麦更准确些。

麦子被一车车的卸在场上,需要用梳耙摊平整,而且要不时的翻晒,这些都是力气活,父亲年老体衰,做这些力气活时,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父亲看到我准时到家,很是高兴,把晒麦的任务交给了我,他坐在场边和我说着闲话。然后不停的指点我这儿高了那儿低了。我心说这不就是晒麦子吗,又不是绣花那么认真做什么!但手上还是依父亲所言,把高处的小麦往低处耙。

时间真是好东西,它能磨平人的火气,若是以前,我会很不耐烦父亲的说教,他要是在我干活时啰啰嗦嗦,我要么和他争吵,要么撂担子走人。可是现在我却能心平气和的听他唠叨。

父亲说这些小麦都是种在埋马坟那片田里。其它靠近水源的田都租给邻居种了蔬菜。今年雨水好,小麦产量高,场子里堆满了小麦,晒不下了。父亲让我跟着送麦人的车子到田里,告诉收麦的人,今天不收了,场里堆不下,剩下的等场上晒干了再收。

我搭乘送麦人的三轮摩托车到了埋马坟。收割机在田头等着送麦人,他要把车上的小麦卸下后才能继续工作。我把父亲的意思告诉了他。并且付了今天收麦的工钱三百元。

收割机开到别人家的田里又继续工作。对车主而言,真可谓是一寸光阴一寸金。一年到头,他就靠这几天挣钱。在这几天时间里,说他"抢钱″也是不为过的。

用眼估计了一下,我家的小麦已收割了一半多一点。被收割机打碎铺在地上的麦秸散发出一阵阵清香。一种久违了的麦子香甜。

我站在这熟悉又日渐陌生的田头,心中五味杂陈,说不出是悲是喜,还有些莫名的兴奋。

想起小时候每到夏收季节,学校都放假,老师给我们布置的任务就是去拾麦穗,然后写两篇作文。名义上我们提着竹蓝去田里拾麦穗。实则是到溪边摘野草莓,到路边采桑葚,或者到河边抓鱼虾。一直玩到天黑才回家,

经常是等到开学返校才发现,要交给老师的小麦还不知道在哪里呢。于是偷偷的捧一些晒在自家院子里的小麦去交差,至于作文每回都写去帮五保户陈奶奶家挑水扫地。其实陈奶奶根本没喝过我挑的水,反到替我背了好几回黑锅,想想觉得怪对不起她老人家的。

埋马坟这片地可以说是我家的祖产。听父亲说是爷爷用八十块银洋钱买下来的,我没见过银洋钱,也不知道爷爷那时候的八十块银钱值多少钱。

爷爷是石匠,农忙时务农,农闲时外出帮人家做石器活,比如打石碑,砌石桥,凿石碾子等。原来我这身上早已流淌着祖辈的打工基因了。

后来农村变成了合作社,埋马坟也被合作了。一直到农村又实行一家一户的土地承包。父亲并不想要埋马坟这块地。嫌它贫瘠保不住水肥。但是爷爷坚持要这块地,父亲顺了爷爷的心意。

对爷爷而言这块失而复得的土地意义非凡。他希望这块地能让他的后世子孙们丰衣足食。也希望这块地能够世世代代的传承下去。他把这么一大笔才富留给后人,定然是能含笑于九泉之下。

我们也铭记着他的恩德。每回来到这片田里,自然就会想起爷爷。田头那一排柏树就是爷爷种下的,笔直粗壮,树冠高耸入云。父亲在田边地脑栽种了些茶树和桃李。

父亲对土地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情,爱它恨它又离不开它,他在这片土地上成长,生儿一女,在这片土地上劳作,养活自己和妻儿。然而在土里扒饭吃是件很辛苦的事,父亲爱他的子女,他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受苦。所以,父亲并不希望他的子女步他后尘。

他辛辛苦苦供我们兄妹读书,可惜我们都不是可塑之材,没有一个能达成父亲的心愿,依然是介乎于农民和工人之间,创造了一个会载入词典的新名词农民工。既不能离开土地,又不能完全靠土地活命。

我也不希望我的儿女做农民,因为我本身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农民。我也辛苦赚钱希望我的儿女不用在土地上刨食。但是他们能否如我心愿,我不知道。命运掌握在他们的手中,他们爱走什么路,由不得我来安排。我唯一希望的就是儿女们身体健康,不要误入歧途,做一个能够自食其力的人,至于成材与否那得看他们的造化。

母亲杀了只鸡,煮了些过年时腌的咸肉,还采来鲜芦叶包棕子,把我当成客人来款待。而我从城里回来,因为行色匆匆来不及买什么东西,空手而回,父母并不介意,依然热情相待。

我心安理得的享受着父母的关爱,就像我的子女享受着我的爱护一样。父母对待子女掏心掏肺,倾尽所有。子女对父母总是隔着层肚皮,我也一样,我承认自己对子女的溺爱,多过对父母的关怀。

场上的小麦晒了三个太阳,可以装袋贮藏了,父亲帮我撑着蛇皮袋,我一畚箕一畚箕的往袋里灌小麦,三四千斤小麦灌完,腰像要折断了一样。难怪总在乡下看到弯腰驼背的老人,过度的劳作损害着他们的健康。他们早早地透支了自己身体中的能量。所以千百年来,那么多人抢着做皇帝,做官,做文人墨客,甚至做贼做戏子,从来没人抢着要做农民。

六月的天气说变就变,夜里下起了小雨,天亮了,小雨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虽然心中十分的焦虑,但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的事情。谁也无可奈何,老天爷不会怜悯我的忧心。

过了两天,天才放晴。原本干燥的泥土喝饱了水,变得松软,收割机下不了田,三天后总算把小麦全部收回了家。被雨水浸过的小麦粒很是粗胖,我和父亲不停的翻晒。

汗水像小溪顺着脊背骨流淌,不停的用手擦脸上的汗水,感觉脸皮都被擦破了,火辣辣的生痛。

原本身体高大健壮的父亲,脱去上衣,光着身子暴晒在太阳之下。常年累月的劳作,父亲身上的肌肉都变成力气一点一滴的消耗殆尽,只剩下一层皱皮包着一副骨架,看得我心中隐隐作痛。原本可以安享晚年的父亲每天还要如此辛苦,我头一次为自己的无能而愧疚。

母亲给我们送来茶水,招呼我们爷俩歇口气。我们坐在场外的树荫下,一碗焦黄的大麦茶下肚,虽然汗出如浆,但是喉咙里干燥似冒烟的感觉没有了,像一棵枯萎的小苗重又获得了生机。

我问父亲:  "今年我们家能不能收到万把斤小麦?" 父亲回答说: "没有,顶多也就七八千斤。"  我说: " 如果一块钱一斤的话,也就七八千块钱,可是你本钱也下了不少吧?"  父亲说 "四块钱一斤麦种,两百五十斤。一百五十块一包复合肥五包,一百二十块一包的尿素八包,五十块一亩耕种机费。一百块一亩收割机钱。还请人打了两次药,一次连药水带人工三百块钱。

这样算来本钱已经三千多块,如果一块一斤卖掉,以八千斤计算能赚五千元。但是,我回家收麦被扣去五百块满勤奖,来回车费三百块,还有十天的工资。如果再算上父亲从冬到夏的工钱,父亲,你这些小麦是蚀本了。我能跟父亲说这些话,算这笔帐吗?我想我不能。

我突然想到一个重要的问题。粮站早就不在收购小麦了,这么多的小麦,父亲要卖给谁?父亲说卖给养鸡鸭的人家。可惜现在大多数人家都不在养鸡鸭了。想到这么多小麦要靠父亲用独轮车推着去卖,于心不忍,劝父亲明年别种了,父亲说种得动再种两年,等种不动了随你们,总不能让田荒废着吧。父亲再帮我种田,我还能说什么呢。

一大清早我就起来晒麦,十点多钟才把麦场推平,可是晴朗的太阳突然钻到云层里了,天暗了下来。父亲急急赶来,要我快收小麦,我说天气预报里没雨,不用收。父亲不听我的,不停的把小麦推成堆。我也只好跟着他推。

不多会天上真的落下雨点,我们父子俩手忙脚乱,连忙用塑料布罩小麦,刚罩好,太阳又出来了。于是,连忙掀开塑料布,还没把小麦耙平整,太阳又钻到云朵里藏了起来。哈,太阳公公,不带这么开玩笑的。

第二天阴天,场上的小麦干脆不动它。但庄稼人是没有休息天的。十亩地如果我和父亲种玉米的话,最快也得五天。我耽搁不起了,回家时间太长,会被厂里开除掉的。半当中里找工作很难找,何况我对目前的工作也很满意。

父亲说可以请播种机种玉米,只是价钱贵一些。我说别管价钱,先把玉米种下去才是正事。八十块钱一亩,我付了八百块钱,连带三十斤玉米种子,每斤十六块,五包复合肥,两百块药水钱。连一棵小苗都没看到,我已经往眼前这块满是麦茬的田里投了两千多块钱。

希望明天是好天气,帮父亲把小麦晒干收进仓里。我预定了后天的车票,把卖小麦和管理玉米地的事一股脑儿丢给了父亲。

相关文章

  • 小说 收麦

    六月份是收麦的季节,父亲早早打电话来问我能不能回家,我也早早和厂里的老板打好了招呼,收麦的时候,我必须回家帮父亲收...

  • 收麦

    好多年没有回家收麦子了,记忆还停留在儿时的打麦场、手扶拖拉机、木耙子、石碾子、一毛钱一根的冰棍、西边的晚霞和东北风...

  • 收麦

    (一) 西坡的地和三叔家的挨着,三叔和父亲是发小,每年割麦都是和三叔家合伙,因西坡地势高,麦子熟得快,每年割麦都是...

  • 收麦

    割麦子的季节又到了,每年到了这个季节就会想起小时候在家里割麦子的情景。 我家种地最多的时候,有八亩地。每年到了收麦...

  • 收麦

    初夏的麦田 金光灿灿 太阳与麦田 成一色金黄 直刺收麦人的眼 镰刀一人一把 弯腰抓麦 父母总是冲向前 鼓励着我们快...

  • 收麦

    我们村近些年来,村民们在政府的号召下纷纷的在自留地里栽种了葡萄和猕猴桃,只有个别几户依旧收了小麦,再种玉米,村里修...

  • 收麦

    当盛夏来临之时,正是麦子成熟的季节。八九十年代的家乡,人们通过自产自销的方式解决温饱。父母每年都要种上四...

  • 收麦

    这么些年了,第一次回家收麦,等半天还没割成。天不许我

  • 收麦

    每年六一前后,在去参加隔壁村的集会的路上,田地里的麦子都会结上满满的青色的麦穗。一阵风飘过,仿佛能把麦子那股青涩的...

  • 收麦

    每年芒种前后,泛黄的麦田经不住入夏以来的连日暴晒,家乡的小麦很快脱下了绿祆,换上黄色的旗袍。 太阳从塬边刚一露头,...

网友评论

  • 就爱嗑瓜子:朴实的语言表达着亲切!
  • 跨鲸而来:粮食丰收了也发愁,农民的收入太微薄了。好在政策已放宽了对农民的束缚,农民可以更好地利用这块田地,也可以走出这方田地。
  • 吻过地平线_8781:现在农民种地真的不赚钱,可老辈却舍不得土地,觉得田地不种庄稼,那是在造罪。真心希望国家对农业重视起来。👍👍👍🌺🌺🌺
    丁_香:@吻过地平线_8781 是的,农民最辛苦,收入却与付出不相符。😂😂
  • 伊儿A:赞:+1:,互粉
  • 湖拥山水厅:好文,语言朴实真挚,思想深厚,意义深远,农民的生活跃然纸上,话题深沉却不沉重,欣赏!!!
  • 夏虫的晚风疏:淡淡叙述来,情真意切!深深的想念中有淡淡的失落。想念!!
  • 巧云得简书:看完你写的文章,一物一景就让我联想到了我小时候,前几年我们家还种有地,收麦子收玉米是非常辛苦的,我觉得农民种地不容易,辛辛苦苦一年,其实真正收入并没有多少,他们也知道,但是乐此不疲,这是他们的情怀,农民不种地怎么称作为农民?
  • 长青1980:您好!这个怎么给教书投稿呢?直接写好后就发布然后就算是投稿了吗?
    长青1980:@丁_香 非常感谢😀
    丁_香:@夏末01 如果是给简书投稿,写好后先发布,然后再给分别给各专题投稿!😀
  • 向行:看完这篇文章,忽然想起了小时候晒稻谷的情形。很相似的经历和场景,只不过一别土地多年人变得越来越懒惰了。
    丁_香:@向行 谢谢阅读,有些变化了。🍵🍵
  • 云舒老师:朴实的文字道出了一代代农民的希望、劳顿和无奈。情真意切!
  • 月桂树下:其实我觉得最对不起的就是农民!原来想进城想转非农业那是比登天还难,就把你死锁在那几分地上。现在,允许进城了,老农民的后代因为教育不平衡的结果大部分只能做有脏又累收入又低的甚至没有任何保险的粗活。想在城市安家?大部分人只能做梦!老了的农民每月拿着只有退休者一二百分之一的几十块钱的施舍,够吃馍的不?不敢老,不敢病,只要还有一口气,就得挣扎着劳作。动不了了,有的就自我结束生命。苦啊!谁会为他们说话?
    丁_香:@月桂树下 谢谢你的理解。我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一边种着几亩地一边打工。本文其实是现在农村的真实记录,归入散文类更准确些。工人资涨过几十倍了,农民却连辛苦种出来的东西都越来越难卖出去。农资年年长,粮价年年跌,并不是农民不想做农民,而是无法做,田里生产的东西暖饱自然不愁,可是拿什么教育孩子和养老看病?如果田里收入能与打工收入相当,一样的凭力气吃饭,谁又愿意背井离乡,抛下老人孩子外出打工?
  • 翰墨诗韵:谁知农民的劳动的艰辛与无奈?🌹🌹🌹☕️🙏
    丁_香:@翰墨诗韵 农村的现状!其实这应该算是一篇散文。因为我没有加工和编造素材。😂😂
  • ff765231eaac:非常真实细腻,仿佛身临其境
    丁_香:@忆江南_1a66 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
  • 杨春雨:虽然麦子收获了,但是脸上的笑容却没有了。。。。。。
  • 梧桐雨wty:父辈是穷一代,我们是穷二代,我们的后代……
  • 梧桐雨wty:写出了农民的辛苦和无奈
  • 月舞倾城:描写生动形象,浓浓的乡土气息铺面而来。为勤劳的农民点赞!
    月舞倾城:@丁_香 丁香姐姐,晚上好!:relaxed: :relaxed: :hibiscus: :hibiscus:
    丁_香:@月舞倾城 谢谢倾城妹妹,晚上好!😀😀🙏
  • 阿梅_93b7:写得好,字里行间夹泥土、汗水的气息。
    丁_香:@阿梅_93b7 谢谢阿梅鼓励!🍵🍵
  • 彩缤:姐姐是孝顺女!🌹🌹🌹
    彩缤:@丁_香 🌹🌙
    丁_香:@彩缤 谢谢彩缤。晚安!🍵
  • 不爱吃鱼的大脸猫:如此辛苦流汗半年多,只够城里一个月打工钱,等这一代种田人老去,未来还有谁会、谁愿来种田了
    丁_香:@不爱吃鱼的大脸猫 农村现状大多如此!我没夸张,尽量实描!😂😂
    风听竹影:@不爱吃鱼的大脸猫 不用过度担心
  • 不爱吃鱼的大脸猫:看完心情好复杂,想起来白居易那首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宴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33a0424b9290:真是讽刺,以前念这个诗的时候还在旁边写下老是解释这首诗的意思,却只当它是一首诗,现在长大才真正懂这个意思,惭愧,自己童年也是这样,带上粥包子就去割稻子了,六月的太阳差点没把人蒸熟,可那时只当好玩,无知者无畏啊,现在怎么都不想再去割稻子了,哎
    风听竹影:@不爱吃鱼的大脸猫
    丁_香:@不爱吃鱼的大脸猫 谢谢友友留言,农民总是最辛苦的阶层。如今虽然不愁吃穿了,却又愁种了东西卖不掉。🌙🌙
  • 三湘涟漪:几千年来的传统都是重晚辈轻长辈
    丁_香:@三湘涟漪 是的,扪心自问,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
  • 汤菜:写得很好,很接地气!
    丁_香:@汤菜 谢谢汤菜鼓励!
  • 木土地:同样的农民,感同身受:hibiscus::hibiscus:
    丁_香:@木土地 谢谢你,晚上好!🍵🍵
  • 星云_fighting:写的生动形象!我童年也经历过
    星云_fighting:@丁_香 嗯嗯,我们90后应该算最后一批割过麦的吧
    丁_香:@星云_2b8b 农村娃都有收麦的经历。😂🍵
  • 泗四坊方:好亲切,收获了亲情。
    丁_香:@泗四坊方 谢谢四方,晚上好!🍵🍵
  • 曼殊兆兰:好文。辛苦的付出、收获的喜悦……🌹🌹🌹👏👏👏
    丁_香:@曼殊兆兰 晚安,大姐。🍵🍵
  • 怀双:我也是农民的儿子,不过感觉像散文😜
    丁_香:@怀双 因为这本就是农村现状,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本来是想写散文的,但又觉得收麦时男人比女人辛苦,于是把我变成男人了,也把它定位成了小说,没有故事的小说。确如你所言,也许算做散文更确切。谢谢怀双阅评!☕☕☕🍉
  • 夕雅y:送花🍎🐠🐑🐑
    夕雅y:@丁_香 🐾🐑🐑
    丁_香:@夕雅y 谢谢夕雅,喝茶🍵🍵🍵😀
  • 翠竹婀娜:感动,你我都是非农非商非工的农民工
    丁_香:@翠竹婀娜 是呢,一边种地,一边到厂里打工。谢谢妹妹赏赞!晚上好。🍎🍎
  • 雪莲芬芳H:真实的生活
    丁_香:@胡姝丽 是呢,晚上好!🍵🍵
  • 北京眠石:我也是农民的儿子,一场麦收让人想到很多。只说一点吧,当前农村的种植结构问题。

    当前农村的种植结构,不必再延续几千年下来,以饱腹为主的主粮生产了,因为国家已经不收公粮,农民种植只在满足自己的口粮需求,依目前的耕作技术很容易实现。那么,农民更多的是要考虑种植的经济效益和情趣效益。

    当然,几千年下来的习惯使然,观念很难一下子转变。制订农业政策的专家和官员有这样的认识,但在政策落地过程中,又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殊非一时之功。
    丁_香:@北京眠石 嗯,希望工人上有班上,农民种好田,各司其职!😄😄
    北京眠石:@北京眠石 你提到了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它实际上是国家安全战略的一部分, 在这一点上,国家是有总体部署的。
    丁_香:@北京眠石 老师言之有理。我是个农民,对土地和粮食也有一些浅显的看法。从土地承包那会开始学种田到如今,一直没离开过农村,我认为粮食是重中之重,无论国家或是个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而不应该是手中有钱心中不慌,假若有一天有钱卖不到粮怎么办?现在确实是农民卖粮难。十家有八家不在种粮了,难道我们的粮食真的多到吃不完了吗?居安思危。纵观历史,多少揭竿者只不过是为了吃口饱饭。粮食太平,国之太平。吃穿住行,吃一直排在第一位。谢谢老师阅评,晚上好!🍵🍵🍵
  • 木子烔:土地承包制度似乎已经跟不上社会的发展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迫使农民们走出土地才能养家户口,可是根还在土地里,真的很尴尬
    丁_香:@木子烔 是的,如果农民的士地收入能满足吃穿住行,谁还愿意背井离乡!🍵🍵🍵
  • 云中飘舞:👏👏👏🌹🌹🌹
    云中飘舞:@丁_香 香香宝宝晚上好!周末愉快!
    丁_香:@云中飘舞 晚上好飘舞。🍎🍎🍎
  • 夕雅y:欣赏,支持
    丁_香:@夕雅y 谢谢你,🍅🍅
  • 长亭外的夏小乔:💐💐💐💐🍎🍎🍎🍎
    丁_香:@长亭外的夏小乔 🍉🍉🍵
  • 李晓钰yu:👍
    丁_香:@shaye小玉 🍅🍅🍵
  • 南飞雨燕:麦田的守望,瘦削了背脊!
    丁香姐的文章写得真好,句句在土地里生长!悲喜交织!泪,涌出,不要下雨,一点泪扬成花开在守望的心头就好!
    :+1::+1::+1::clap::clap::clap::cherry_blossom:
    丁_香:@南飞雨燕 晚上好,雨燕,谢谢你支持鼓励!🍅🍅
  • 冷冬年:🌺🌺🌺🌹🌹
    丁_香:@冷冬年 🍉🍉🍵
  • 蒋光头jL94430:面对土地,背晒阳……
    丁_香:@蒋光头jL94430 太热了呢。😂😂
  • 一隅桑田:我越过丁香的辛苦,看到了风吹麦浪~😁😁🙏🙏🌻🌻
    丁_香:@碧漪 收麦其实也蛮开心的。😂🍵🍵
  • 流浪之羽:很现实的问题
    丁_香:@流浪之羽 难题!😂
  • 山青青:好多年没看到小麦了。妹妹写得真好,收一场小麦,道出了农民多少艰辛。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丁_香:@山青青 谁说不是呢,谢姐姐赏赞!🍉🍉🍉
  • 虬田:农民伯伯不易
    丁_香:@虬田 是呢!🍉🍉
  • 泰山寒梅:农民真的不易。
    丁_香:@泰山寒梅 嗯嗯!🍵🍵🍵
  • 风中漫想:欣赏佳作!
    丁_香:@风中漫想 谢谢你!🍵🍵
  • 紫桐花季:写得真好,平平淡淡中把农民的辛苦劳作讲述出来🌺🌺🌺👍👍👍
    丁_香:@紫桐花季 谢谢你阅评!🍵🍵🍉🍉

本文标题:小说 收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lvv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