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如何养老成了心里面的一件重要事情。
大城市的老年人的生活还是比较充实的,健身俱乐部的一帮人,退休金足以保证自己体面的生活,每天安排时间去锻炼一下,活络一下筋骨。除了这些,还有人在气候适宜的时候会去公园唱歌,去广场跳舞。
当然有孙辈的还要给孩子们搭把手,接送孩子等。
今年夏天,无厘头的热,而且时间长到让人绝望(将近二个月),女儿家装修,她们娘俩住酒店,说是以她为主,但是,对于我们这样的家庭结构不搭手是不可能的。
女儿太忙了,而且平时忙于工作,对于装修这类事情想不到的事情太多了。所以去现场沟通协调成了我的事情,开头几天还好,慢慢的感觉到胸闷气短,力不从心了。第一次感到自己真的老了。
和女儿说了一下,她问你还好吗?我说还好,她可能就是觉得我累了休息一下还会精力充沛的东奔西走,她的眼中妈妈是不会衰老的,我自己也希望如此。
装修的工期肯定要延长很多时间,预算肯定超支,那都是可以承受的,体力上的超支才是让人担忧。
这些天早上有点起不来,马上孩子开学了,早送晚接吃得消吗?不由得开始担心了。
等到干不动的那一天,我们应该怎么办,最近看了一篇网络书籍《新养老时代》,说的是,年老的父母和正值职场和家庭多重压力的子女在养老问题上的冲突,尽管最后结尾还是把一个个死结打开了,但现实并不如此。
这本书应该是年轻人写的,角度立场都以子女为主,他们的困惑他们的迷茫他们的无助。
相反,父母则是不近情理,用亲情绑架孩子,把孩子的生活搞得一团糟。
不得不说,这本书写的很真实,也很犀利。作为一个老人,尽管以前对自己的晚年有过大概的设想,但也不得不问问自己的内心。自己有没有彻底退出女儿生活的勇气,当病痛来袭不能自理的时候,是不是希望女儿能在身边照顾一二,长时间不沟通不联系是不是会望眼欲穿的想念。
自以为自己是一个比较豁达的老人,当我把以后去养老机构的设想和女儿说的时候。她可能没有想过,因为现实中的我还是很鲜活能干。我告诉她,小时候去幼儿园是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老了去养老机构是为了减轻子女的负担。可是,真的到了那一天自己能潇洒的离开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