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才疏学浅学院
“人生易老梦偏痴”~论一位诗词老师的自我修养——读叶嘉莹《南宋名

“人生易老梦偏痴”~论一位诗词老师的自我修养——读叶嘉莹《南宋名

作者: 缇萦2 | 来源:发表于2017-06-21 19:33 被阅读2035次

民国初年有个专门研究吴文英的人叫杨铁夫,杨铁夫是朱祖谋的学生,而朱祖谋是对于梦窗词的研究用力最勤的一位词学家,我们说他曾花了很多年的精力四校梦窗词。杨铁夫也致力于梦窗词的研究,下了很多的功夫,他写了一本《梦窗词全集笺释》,前面有他初稿、二稿、三稿的序言。在序言中他说,很早以前他就学习填词,把填出来的那些作品给朋友看,朋友说:“词也,词也!”——你写的真的是词、真的是词呀!拜朱祖谋为师后,他把他的词拿给朱先生看,朱祖谋一句话都没有赞美他,只是说:你好好的去吴文英的词吧。他找来吴文英的词一读,如同走入了迷宫一般,根本就读不懂,很久以后,好像懂一点点了,又去见老师,朱先生说:不成,回去再读!这样反复了好几次,当他再去见朱祖谋时,朱祖谋说:你现在好像懂了一点点了,然后才给他讲梦窗词的章法结构——你看从前那些聪明的老师,世尊拈花,迦叶微笑,哪像我(叶嘉莹先生)现在这样,说那么多废话。

我(叶嘉莹先生)今年秋天回来以后,发现我们马蹄湖的荷花凋落了,心里就有一种感情,可是那时我很忙,要到蓟县去参加讲习班,所以当时没有写什么。后来有一天,在从专家楼往研究所去的路上,我偶然看到天上的鸿雁飞过,于是顺口占了一首词:

      浣溪沙·为南开马蹄湖荷花作

又到长空过雁时,云天字字写相思。荷花凋尽我来迟。      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犹待发华滋。

王国维有一首词说:“郎似梅花侬似叶,朅来手抚空枝。可怜开谢不同时。漫言花落早,只是叶生迟。”他感慨的是人的机遇。我很喜欢荷花,可是每年从国外回来,都是荷花凋落的时候。人生机缘就是如此,所以我说:“荷花凋尽我来迟。”你看我(叶嘉莹先生)快80岁的人了,站在这里一直讲,本来星期四可以结束了,但我还是不想结束,为什么?就是我对于诗词的这一份感情。我认为宇宙之间有这么好的东西,不把它讲出来任他失落真的是非常可惜。

有一次我在研究生的班上谈到我这首《浣溪沙》,有一个同学的诗词修养很不错,他说我这首词后边的几句好,前面这两句还算是很平常的。的确,“又到长空过雁时,云天字字写相思”这两句写得比较平常,好像是一般的诗词都常常说的,到“荷花凋尽我来迟”才把眼前当下真切的感受摆出来,可是你要知道,某种感情不能很突然的跑出来,它要有一个引子把它带出来。在这首词中,我(叶嘉莹先生)没有特意去安排这个引子,是某种感情早就存在于我的心中,然后在散步的时候偶然看到了长空过雁,所以自然而然地引发了这种感情,是由前两句引出的第三句。

我们再看下半首:“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犹待发华滋。”如果说莲子就是莲实,它有一个种子就不会死。我为什么突然这样说?天下的因缘不知道在哪里。很多年前,有次报纸上登了一则消息,说某地方挖掘古墓时挖出了一个千年的莲子来。挖出来之后,有人把它培养种植,后来居然长叶开花了。我说:“莲实有心应不死”,可我毕竟已是80岁的人了。人生苦短,但我对诗词的感情不变,我真是不忍心看着这么美好的诗词艺术从我们这个时代凋零、消逝掉。有人说:你这么大年岁还在讲课,南开大学给你很多报酬吧!其实南开大学没有给过我任何特殊报酬,连我来往二十多年的飞机票都是我自己支付的(自1990年代后期开始,以由南开支付了),因此我不是为了某种物质利益,我是为了诗词本身,所以是“人生易老梦偏痴”。最后一句“千春犹待发华滋”,尽管千年之后的景象我不能看见了,但是,你如果撒下了种子,也许它埋藏在地下有千年之久,说不定哪一天就会被挖掘出来,照样发芽长叶开花了。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他“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难道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将来真的会断绝?如果不断绝,将来毕竟有人能够发现和体会我们这个传统诗词的好处。“千春犹待发华滋”,《古诗十九首》中说:“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有这么美好的东西留在那里,总会有人认识,也总会有人欣赏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生易老梦偏痴”~论一位诗词老师的自我修养——读叶嘉莹《南宋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mbt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