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跨越二十载时光的纯真友谊的故事,这是一个连接美国与澳大利亚日常生活的故事,这是一个困惑的小女孩与一个奇怪的中年大叔的故事,这是关于爱情、友情、亲情,关于生活与生命,关于认识与探索自我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陌生人,关于你,关于我的故事......
《玛丽和马克思》是2009年出自澳大利亚的一部黏土动画片,讲述了一位住在澳大利亚的8岁的小女孩一时兴起,写了一封信给住在美国的44岁的马克思,从而开启了两位笔友长达二十年的书信交流往来的奇妙故事。今天重新看了这部电影,暂时记下一些想法。
【1】孤独是生活的常态,热闹是孤独的常态。玛丽天天上学,没有一个朋友;马克思天天上班,也没有一个朋友。两颗孤独的灵魂一经碰撞,迸发出无尽闪亮的火花,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玛丽是孤独的,被父母忽视,被同学嘲笑,被老师讨厌;马克思是孤独的,被父亲抛弃,母亲自杀,童年常常被人被动物捉弄伤害,对于正在发生的人与事,有一种既渴望又抗拒,既欣赏又畏惧的矛盾心理;邻居也是孤独的,只身一人生活,一个行动不便,一个视力受损,偶尔来和玛丽或马克思交流来缓解寂寞;玛丽的父母也是孤独的,一个抽烟酗酒偷窃,自我沉溺虚幻之中;另一个除了工作,就是制作鸟的模型,甚少时间陪伴家人;就连坐在马克思公寓门前的乞讨者也是孤零零的一个人一只碗,生活着。
【2】生活的理想是能理想地生活,生活的动力是有动力地活着。马克思一生的目标有三个:有一个真实的好朋友;收集全所有喜爱的动画玩偶;拥有吃不完的巧克力。玛丽的人生目标就是成为邻居戴米恩的女朋友。人生总要有一些大大小小的目标,才能每天活得有朝气有活力有激情。马克思48岁时中了多年买同一个号码的彩票,从而实现了人生的两个目标,而玛丽的出现也让他拥有了真正的朋友。玛丽大学时,父母双亡,在同一所大学读书的戴米恩在此刻牵起了她的手走进了婚姻殿堂。
【3】好朋友,是我们寻求和创造的另一个自己。每个人生下来都渴望有一个和自己很相似的好朋友陪伴着自己一起成长。玛丽和马克思都喜欢同一部动画片,喜欢巧克力,喜欢小宠物,都渴望拥有一个真正的好朋友,故而纵然跨越千山万水,尽管两人有着三十多岁的年龄差距,但依然能成为好朋友。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就是如此。我们总在寻找相似的人组成朋友圈。
【4】爱与被爱,给与被给,就是爱情的日常。爱情不过是登峰造极的友情,是一种彻底的身心交流与交换。给予与得到,从来都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孪生姐妹,在与爱人交往中,我们常常既是得到的一方,又是付出的一方。戴米恩与玛丽的婚姻,从开始时的幸福美满,到最后戴米恩因为玛丽自我堕落沉迷不醒而决然离去;戴米恩与他的同性笔友开启了婚姻生活,而玛丽最后也牵起了马克思的手。
【5】世界美妙,爱我,请先爱你自己。人们都喜爱美好的事物,但是在喜爱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好好爱自己。两朵云在同一个高度相遇,才会成雨。如果想要你喜爱的人也喜爱你,就要好好地爱自己,活出更自信更漂亮的姿态。一位陌生的小孩子在公交车站给了马克思一颗心形小饼干,上面刻着“Love yourself first”,马克思把这一颗饼干寄给了失去双亲的玛丽,希望帮助她找回生活的希望与自信,而玛丽一边看着父母的墓碑,一边看着手中的饼干,勇敢地告别过往,牵起了戴米恩的手,走向了新的生活。
【6】人总会犯错,总有跌倒,总有第一次;每个人都需要被给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原谅别人的缺点过错,也是包容自己的不完美。当玛丽以马克思为案例研究精神疾病,并发表成书,她寄了一本书给马克思希望和他一起分享喜悦和开心的心情,马克思生气了,觉得这段友谊遭到了背叛;生气至极的马克思拔下了打印机的“M”键寄给玛丽。马克思一直都痛恨乱让垃圾烟头的人,这一天他买墨水回来,正巧看到公寓门前的乞讨者正好把抽完的烟头随手扔到地上,顿时发火了,双手拎着乞丐的脖子不放,直到乞丐突然很真诚地说了声“Sorry!”马克思一下子松开了手,原谅了他的错误。“我原谅你是因为你不是完美的,我也不是,就连外面乱扔垃圾的那些人也不是,人们都不是完美的。”马克思终于又开始给玛丽写信,他们的友谊又恢复到从前模样。生活需要多一些原谅与宽容,才会保持动态的和谐与平衡。
【7】童心与真心,所承载的不是回忆,而是分享与交流。一个人可以长大,可以慢慢变得成熟,但是童心与真心却不应当随着年轻而逐渐褪色。玛丽和马克思之间的友谊之所以纯真又长久,就是因为他们在用心交流,用心感悟着对方的生活,纵然生活困惑难解,他们始终保持着一颗童心与真心。一段亲密的情感,始于信任,会终于背叛。没有任何情感承受得起背叛的重量,越是亲密越是珍重,越是脆弱。故而一定要真诚地对待每一份饱含着深深情谊的感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