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金是美国获奖无数的畅销书作家。《写作这回事》是他的创作生涯回忆录。书中,斯蒂芬.金语言风格幽默、简约,通过对自己创作生涯的回忆,将他的写作方法和观点以及多年创作经验无声渗透期间,读起来引人入胜,像是一本借助故事讲授的小说课,却又完全让人感觉不到是在上课。他尤其善用比喻手法,既易于读者理解,又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作为一个初尝小说创作者,虽然只是读了本书的二分之一,却已觉得获益匪浅。
他的建议,我的学以致用:
多读多写
多读多写,想来是老生常谈,却也是写作唯一正确的打开模式。多读就是多输入,多写就是多输出,对于写作者来说,两者缺一不可。就像小宝宝丫丫学语,如果没有足够的输入——听的积累,又何来后来的输出——开口说话?所以,不管我们想要学哪一项技能,想一想当初我们是如何学会说话的,想一想我们是如何学会走路的,终归是有所启发的。学说话,多听,然后尝试着开始说。学走路,看别人怎么走,迈开步伐慢慢学。学写作,多读书,然后开始一个字一个字写下去。总有一天,量变会引起质变。
前几年,我的阅读量渐增。从原来的一年24本,到一年50本,再到76本,想来今年读个一百本也不是不可能。只是,从今年开始,在阅读上我已经不想刻意追求数量,而是更在乎学以致用。
输出方面,这几年我也有所改变。从原来单纯写日记,到后来开始写拆书笔记,到如今尝试小说创作。慢慢在摸索寻找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式。
总体上说是按照斯蒂芬.金分享的方法在持续积累。
每天匀速按时写作
每天匀速按时写作很重要,写作要保持节奏感。这点我深有感触。暑假有大段休息时间,本来我计划主要用来完成小说的创作,但是自己没有给自己规定按什么样的规律来写小说,导致暑假过半,小说创作进度没有到达预期的量。看来,在接下来二十天假期,我必须给自己定下小说写作计划。每两天至少写满2000字,第二天修改。第三天开启第二个2000字。
写作时间上,一直习惯安排在晚上,暑假在家也不例外。最近发现有时候到了晚上,偶尔会因一些计划外的小事占用时间,然后一看到时间不早了,就取消写作计划。其实,写不写得出来,很多时候是一个心理暗示。只要规定自己坐下来,不写满规定字数,不准离开书桌,很多时候写出来的字数是能超越期待的。
所以,接下来每天晚上雷打不动,不准随意取消写作计划。为了保险起见,从明天开始,尝试下午写作,这样时间上更充分。
多写熟悉的人事物
我的确是在写自己比较熟悉的领域。自己不懂的一些东西,光靠想象,就目前来说,是超出我的写作水平的。写熟悉的人事物,就像做自己拿手的事情,可以驾轻就熟,游刃有余。
为了积累写作素材,专门找一个笔记本,随时记录灵感。这些灵感要在出现的那一瞬间识别出来并记录下来,不然它们就会跑掉。
关门写作,开门修改
这道门,对我来说,有一道有形的门和一道无形的门。在我们家,除非房间开空调,一般没有关门写作的习惯。而且家人有时候会在房间走动,所以这道有形的门对我来说,是无法轻易关上的。不过,我习惯用音乐来屏蔽周遭的影响。这算是我为自己安上一道无形的门吧。
而我所理解的“关门写作,开门修改”是这样的:创作初期,不必在乎别人的看法,只管埋头写作,先把小说写出来。如果创作初期,在乎别人的看法,担心自己写得不够吸引人,有可能会变成创作的阻力。所以,尽管写先出来。等到作品完成之后,再听听别人的建议和意见。
建立自己的风格
我所理解的风格是浑然天成的,虽然有些东西可以模仿,但是有些东西是个人独特的。所以,如何建立自己的风格呢?就我自己目前的水平而言,还是先顺其自然。比如,对我来说,能写出自己的第一部小说就已经很了不错了。写小说可是我过去做梦都不敢想的事。
语言的运用上,我好像做不到老金所讲的简洁。在别人读来,或许过于刻意,但我觉得是一种随心所欲的写法。
斯蒂芬.金用这本回忆录梳理了写作对他的意义:是一种坚持信念的行为,是对绝望的挑衅和反抗。写作对我而言,又有什么意义呢?
写作是一种修行。
写作是一种旅行。
写作是一种生活方式。
写作是一种兴趣爱好。
这本书还没读完,笔记暂时写到这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