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改变状态,解决问题
转眼,本学期也就一个月左右结束。一周前,有个初一学生说,我多想不用期末考试啊,又不像期中考试,要考不好,暑假可咋过?有没有办法啊?
初二的一个学生说,地生中考,你不会来晚点,不到一个月就要考,还要准备期末考试,怎么好?
初三一个学生说,疫情在家期间根本没怎么认真,想着还早,现在突然马上要中考,怎么办?
在老师告诉大家解决办法前,先插一个大家可能都不知道的生活中的现象:
找一瓶蒸馏水或纯净水(注意,不是矿泉水,含有矿物质的都不行);然后放在冰箱极冻层(零下40°)冰冻一晚上,第二天醒来,你会发现,拿出来的还是水,没有结成冰块。
但是当你使劲摇晃几下,它就会立刻结冰。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因为水要结冰凝固,需要凝结核,放在冰柜里的由于是纯净水,即使是0°以下,也不能达到凝结核的条件,所以即使冰一晚上拿出来还是水;
但是使劲摇晃几下后,就会使周围的空气流速增大,刚从冰柜拿出来的水遇到外界热气,会产生液化现象,使瓶外侧壁有小水珠;
空气流速加大,使得加速了瓶外小水珠的蒸发,蒸发需要吸热,进一步降低水温。导致瓶子里的水有产生凝结核的温度,继续摇晃继续降温;
所以就满足了水结成冰的两个条件:1水温下降。2产生凝结核。
这个现象可不是实验室的物理学家、科学家发现的,而是一个美国的少年,在没有冰水喝时,拿热水到冰箱里冻,发现热水冰冻比冷水快,而得出的一个结论。
说这个,不是想跟大家普及物理知识,而是通过这个现象,跟大家一起寻找解决我们最待解决问题的办法。
回来刚开始不同年级三个孩子的问题,该怎么破?
打破现有状态,其实就像瓶子里的冰水,摇晃使平静的状态改变,就能自然结成冰。
具体怎么做?
拿出几张白纸,在上面分别写出你目前各科你都掌握的知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到哪就写到哪,直到纸上把你会的都写完。
再拿出考试范围要考的内容,找出你会的和需要会的之间的距离。
对照这个距离,看看剩余的时间,把任务分配到这些时间内。分配的时候越细越具体越好,最好分配到每一天要掌握什么,每一节课需要掌握什么,每选做的题需要达到什么目标。
以此类推到每一科,分配好任务。然后根据这个任务,朝着目标,稳扎稳打地一分️分往回拼!
同学们,同样的道理,如果你现在最大的困扰是不想学,也听不懂,该怎么破这个困局?
仍旧是改变状态,找到不那么讨厌或者还能听一点的那一科,把自己当成是学霸一样去使劲钻研,努力学。每一节课就只定一个小目标,完成一个小任务。慢慢的,你一定会发现其实你可以做的更好。
再比如,你现在最大的困扰是静不下来。改变状态——找到让你静不下来的原因, 就针对它,拿掉它,或者找个能让你静下来的因素,扩大它,直到它让你彻底静下心来。
孩子们,对于你们来说,人生路还很长很长,不妨转换一种更加积极主动的心态,来看待遇到的每一次考验和每一次挑战。
直面它,解决它。
而当你们解决了这一个又一个困难,站在更高点,再回头看这走过的一个一个关口时,你会发现:一切努力都值得,一切付出值得!加油孩子们,你们一定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