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感

作者: 君子寡言 | 来源:发表于2022-09-13 22:07 被阅读0次

今天学校王老师上了一节《读本》课,听后感受颇深,也引发了我几点的思考。

1.导入一定要简单明了,一针见血,不能拖沓冗长,导入是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激发学生兴趣的地方。就像我们看人的第一印象,根据首因效应,第一印象尤其重要。

2.教学目标以前是三维目标,王老师是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在新课标下,教学目标到底该怎么写?能不能这样写呢?上课时要不是展示给学生呢?我认为教学目标是写给教师看的,教师自己要做到心中有数,给学生看的,应该叫学习目标。核心素养不应该是灌输,应该是润物细无声地入学生心里。上课时目标一定要明确,上课是打靶而不是打猎,目标要准确,到底让学生学会什么?怎么学会?

3.读本课不能上成思政课,读本读本一定要读,我觉得上课活动可以开展听一听,听习主席的原话;读一读,读习主席的原著;悟一悟,悟习主席的原理;做一做,承担起青年的担当。当然读本课没有固定的上课模版,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种哈姆雷特。

4.关注学情,眼里一定要有学生。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性相统一,教师上课的对象是学生,学生如果没有收获,教师就是做无用功。了解学情,然后设置的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容易,要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设置有价值的问题。课后,我问了几个同学,上完课后的感受,学生用了“索然无味,不知所云”这样的评价语,我想这节课的效果肯定不理想,一节课好坏,学生最有评价权。不要小看学生,一位老师课上的好不好,他们也有能力辨别。

5.王老师用的是议题式教学,我眼前一亮,但是听到最后发现还是篇章教学,那篇章教学和议题式教学到底有何区别?值得研究。

6.上课教师一定要有激情,教师的情绪可以感染学生,影响学生。有时候教师要向演员学习,当然要有真情实感,这样有带入感,让学生跟着你的感觉走。

7.坚持灌输式与启发式相结合,读本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样的理论有的地方是需要灌输,有的地方需要启发,怎么取舍,这需要教师从整体的把握。

8.上课时一些低级错误不能错,比如把英雄的姓名弄错了,这是大忌讳。公开课上的每一句话都要细细推敲,能不能说,这样的表达妥不妥,治学要严谨。

每一节课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都有不完美的地方,很多人更多提的问题,如果能给出解决方案供上课教师选择,这样的意见更有建设性。王老师是辛苦的,每一个上课教师的磨课历程都是煎熬的,但是每次课后都会成长更快。

我想克服懒惰的一种方式也可以是参加各种比赛。

相关文章

  • 观课感

    英语是一门比较难的学科,因为我们没有处在那个语言环境下,学过之后很快就会忘记,所以对于很多初学着来说真的很...

  • 观课感

    今天学校王老师上了一节《读本》课,听后感受颇深,也引发了我几点的思考。 1.导入一定要简单明了,一针见血,不能拖沓...

  • 观课小感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爱,如一股清泉源源不断地流进我们心田,需要我们真诚的赞美、深情的歌颂。 11月29日上午...

  • 观课小感

    今天参与了某区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感触很多。 第一位老师上的是七年级上册《动物笑谈》一课。导学案设计十分巧妙,抓住题...

  • 观课感(thedaywithoutthemorningcall)

    聆听了顾老师的阅读课,这是一堂很成功很有趣的阅读课。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1.教师基本功扎实,个人专业素养也很强...

  • 我的校长散记(5)

    (一) 向学校课题组交了我的读书心得《让观课议课回“家”》。这不是仅仅是说说,“感感”“...

  • 观课议课48—72读后感

    观课议课48—72读后感 一、相互滋养的生态观 生态取向教师发展理论重点不是学科知识和专业知识而是构建一种和谐的合...

  • 观课品课注意事项

    观课、品课(听课、评课)的视角、维度与标准,折射出的是教师的教育哲学,教师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学习观...

  • 什么是好课?

    观课或听课(现场学习力);写课,能不能写出好的案例,课例,随笔,论文。 公开课练心态 《钝感力》的启示是人们所有关...

  • 《观课议课实践篇》听后感

    今天晚上七点半,我准时守在手机旁听了项城课堂网络共同体课例团队所进行的观课议课实践篇的分享。每位分享者所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观课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muo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