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经常有痛苦感吗?你痛苦的原因是什么?
想起年底自己刚着手装修的时候,每天都会抽一段时间在网上看大家的装修经验,比如怎么选装修公司,清包半包还是全包,装修合同有哪些坑;改水电位是一大笔花销,怎么定水电位实用又省钱等等。
总之,看了一堆文章之后,脑子里面信息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杂。手托着下巴,看着杂乱的笔记,那种似懂非懂的感觉越发强烈,同时心里也倍感焦躁、痛苦。
当时,脑袋里的念头就只有,我怎么这么笨,消化不掉这么多信息,又没有朋友做装修,我的房子肯定要被装的乱七八糟了,肯定要被人坑,别人说啥是啥了。就仿佛坠入了痛苦的黑洞,难受的感觉被无限放大。

可是,回过神来,我照样要去梳理那些信息,饭照吃,觉照睡。最后预算也就超了一些,过程虽曲折,但是结果还是满意的。
通过总结每次的痛苦感,我发现,让我痛苦的其实是我自己,每当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会不自主把希望缩小,把绝望放大。
一、世界上本没有快乐和痛苦,只有一种状态与另一种状态的比较
小时候,羡慕一些家境优渥的同学,穿着漂亮的衣服,用着高级的文具,自己怎么哭求父母也得不到,心里很难过。但是和家境不好的同学比,自己衣食无忧,不用担心下个学期的学费,就又有满足的快乐感。
参加工作之后,年终奖拿到2万块,开心到飞起,还给男朋友买了礼物。第二年同样是2万,却无意间得知另一位同事有3万,揣着2万块奖金的幸福感全然消失不见,脑子里全是“凭什么她比我拿得多”。
没有绝对的痛苦,也有永恒不变的幸福,全看你对事情本身的理解,对事态的一种比较。想法越偏执,越“作”,就越会深陷其中,长此以往只有精神上的折磨和身体上的疲惫感,负能量爆棚,变成一个没有格局的loser。

二、好事坏事,过后谈起来都很罗曼蒂克
在一次跨部门学习中,有一位同事跟我们分享了她的成长故事。
毕业之后,她不清楚到底想做什么工作,因为觉得自己英语还可以,误打误撞进入了教育行业做起了讲师。但她本身又是那种不善言辞,遇事特别容易紧张的人。按照她的说法就是,在入行的很长一段时间,每天就是被痛苦包围起来的感觉,让她喘不过气来。在培训期,亲眼看见过家长掀翻了老师的办公桌,这给她这个刚踏入社会的新手留下了很大的阴影。遇到不好带的学生会惶惶不安,遇到不好沟通的家长会惶惶不安,每天最害怕的就是接到学生家长的电话。
几个月后,她开始思考自己是不是不适合这个职业,但要现在就放弃的话又对不起自己这么长时间坚持。于是,她开始反思,自己托福考到了110分,专业水平是没问题的,最大的问题是自己对突发状况的态度,那些在不断进步的同事都在想办法去应对,而自己只会逃避,越逃避就越痛苦。后来,她试着积极去解决每一个问题,不断的暗示自己“即便我失去了这份工作我会死吗?不会死还有什么可怕的”。

她遇到的最难带的一个学生,是从外地过来的,平时住酒店,这个小男生正处在叛逆期,各种不配合,她就让自己变的比学生更难缠,学生在房间里打游戏,她就带着教材在房间门口讲课,每天都去,直到把学生讲服,自己主动去上课。
她最后说道,即便是最平凡的人生也会遇到一些看似无法逾越的苦难和黑暗,能够让我们度过这些痛苦的,只有自己亲手点亮的光芒,只有自己不负此生下定的决心。
我想,会不会感受到痛苦不取决于经历了什么,而是我们对待这些经历的态度,少“作”就少些痛苦。
生活像打怪升级,需要时间收集金币,遇到大BOSS,生活所赋予的经验值和金币也更多。艰难困苦只是自己给自己懦弱和懒惰的开脱词,当你有勇气去面对和经历过它们之后,回首再去看,就会感觉自己当初是多么厉害,这些经历是生活赋予的最浪漫的诗。

最后,想和大家共读一首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我曾经很多个晚上念着这首诗度过。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