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去711买东西,结账的时候和店长聊了几句。店长说:房租涨了,不挣钱了;房租由原来的8万每月涨到了12万每月;接手的下家商户是便利蜂。
先前观察的711的单店人员配置基本维持在3-4个人;每天的早中晚餐时间人很多。购买流程是绕圈排队,服务人员扫描结账,购买流程效率很高。从711的sku上来看基本都属于快消品。从和店长的讨论中得知营业利润中等。
便利蜂这种商业变体我也观察了好久,每个店的人员配比3人左右,顾客自动结账;商品基本也是快消品,晚上8点之后有商品折扣;同时配货时间是在晚上9:30之后。
从商业模式上看,便利蜂和711是一致的。但便利蜂却能接受贵4万的房租成本。便利蜂的自助结账功能确实使雇员数量减少了一个,足以弥补多处来的4万成本。但最后的主要关键点是快消类的供应链、商品的摆放、在同等的时间内卖出更多的东西;即提高单店每天的营业额。
但是我还是有一个怀疑:便利蜂会提高商品的单价来抵消成本的增加。如果不提高商品单价的话,只能说便利蜂的销控做的太好了。
做这种小超市真的要比十年前复杂的多。
便利蜂开张了
2022年12月31日,便利蜂终于重新装修了。22年1月4日,进店看了下商品的价格。以普通的可乐价格为例售价为4.2元,但所住附近小区以及公司所在的便利蜂自提柜的可乐显示为3.8元;价格相差0.4元。
看来房租的成本,该便利蜂通过变相的商品调价来实现。不看好这种恶意竞争,将成本转嫁到消费者的商业模式上。
便利蜂这种不是通过商业模式或者技术革新的方式来实现盈利,这种通过恶意竞争快速扩张的方式必将反噬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