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书斋(三)——在上海

作者: 乐道也 | 来源:发表于2019-08-18 05:34 被阅读18次

鲁迅1927年10月从广州来到上海,到1936年10月19日逝世,在上海整整生活了九年。他先后住过虬江路景云里和山阴路大陆新村9号两处地方。位于山阴路132弄9号的鲁迅故居,是一幢红砖红瓦的3层楼房。屋外有围墙,黑铁皮大门,进大门有一小花圃。鲁迅的书斋在二楼的南间,因住房系地处洋人租界之外的越界建筑,故鲁迅将租界两字各去掉半边,将书斋称为且介亭。在这著名的且介亭书斋里,鲁迅从事了大量创作,翻译、编辑工作、还组织了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和左联活动。现在故居内的书斋中,陈列着主人生前用过的珍贵物品和写作用具。

在上海期间他陆续出版了9本杂文集和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先后编辑《语丝》、《奔流》、《朝花》、《萌芽》、《前哨》、《十字街头》、《译文》等文学刊物,翻译了许多外国文学作品,1929年主编《科学的艺术论丛书》。

1936年,鲁迅在上海逝世,许广平独自担负起保存七、八千册藏书、大批手稿用具等遗物的责任,尽管环境危险恶劣,但是她仍“毅然不敢自馁,负起看守的责任。”鲁迅留在北京的另一部分遗物一直由其母亲鲁老夫人和朱安照管。1943年鲁老夫人去世后,朱安因生活极度困窘,曾有意卖掉部分藏书。 当周作人委托来薰阁将3册鲁迅藏书书目带到南方寻觅买主,书目从南京到达上海时,许广平和众多鲁迅的好友、学生都深感震惊和担忧。他们紧急动员,全力抢救鲁迅藏书。后来深明大义的朱安终于打消了卖书之议,使鲁迅存于北京的藏书免遭散失之险。就这样,鲁迅书斋中历年积累的万余册藏书历经风雨,由许广平、朱安及许多友人千方百计保存下来,现都完好保存于北京西三条鲁迅博物馆中。

解放后,许广平将故居、藏书、手稿全部无偿捐给国家。同时,大藏书家赵万里也将四十年代购得的几十种散失到旧书摊上的鲁迅藏书全部捐出,至此,鲁迅藏书完璧如初。许广平捐出北京西三条的故居以后,成立了现在的鲁迅博物馆。各种遗物妥善保存于馆内。其中就有这批历尽劫难的藏书。

相关文章

  • 鲁迅的书斋(三)——在上海

    鲁迅1927年10月从广州来到上海,到1936年10月19日逝世,在上海整整生活了九年。他先后住过虬江路景云里和山...

  • 鲁迅的书斋(一)——在故乡

    鲁迅的一生,有过多处的书斋,其中最著名的有位于故乡的三味书屋,北京的补树书屋、绿林书屋(即“老虎尾巴”),上海的且...

  • 鲁迅的书斋(二)——在北京

    鲁迅在北京先后住过四处地方,因而也有过四个书斋。 1、绍兴会馆的补树书屋 第一个书斋是在绍兴会馆的鲁迅故居,它位于...

  • [无诫学堂]决裂|不爱,那就永远的分开

    (一) 来到上海后,在鲁迅先生的鼓励和帮助下我和三...

  • 从来没有如此牵挂

    “上海到了!这是鲁迅先生的上海!”这是萧红夫妇当初投奔鲁迅时激动的话语,充满着期待。 因为鲁迅,上海这座城市变得独...

  • 上海鲁迅公园

    去鲁迅公园时 路过兰州路平凉路 然后到大连西路 空调车很凉爽 尽管车外很热 公园的石拱桥湿漉漉的 像是在出汗 夹竹...

  • 奖金一万元 | 2019第十一届鲁迅青少年文学奖征稿启事

    本项活动由鲁迅先生的独子周海婴先生倡议发起,上海鲁迅文化发展中心、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主办。“鲁迅青少年文学奖”的宗旨...

  • 三舅的书斋

    三舅的书房是在客厅的北窗那边,找木工做了面对面的两排柜子,里间算是书房。书房这边是一面墙的书柜,客厅那边是另一种多...

  • 朝花夕拾

    @鲁迅公园 鲁迅公园,原名虹口公园,位于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甜爱支路。公园原建于1922年,鲁迅在上海就居住在公园...

  • 孙中山的书斋(二)——在上海

    孙中山在上海故居的书斋,位于复兴公园西侧香山路7号(原莫里哀路29号),这里是孙中山生前最后居住的寓所。这是一座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鲁迅的书斋(三)——在上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nwk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