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五花马
今天读到郝铁川教授《<唐诗300首>中的法律意识 》 一文,耳熟能详的古风格律之中,郝铁川教授品味出民本与礼教,自由与勇气,笔走龙蛇之间,让自幼喜爱古诗词的我仿佛误入桃花源林,只见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苏力教授在《法律与文学》中说,法律与文学提供了一种可能,它可能使人们摆脱对绝大多数中国人一般说来不太熟悉也不大习惯的抽象思维,可以让人们借助具体故事来理解法律的一般问题。它还可能培养人们对真实世界的敏感,对事实的敏感,对人的敏感,熟悉生活中的法律是如何运作的。它通过具体的故事看到概念的不足,命题的不足,理论的不足,它可以使我们想事多一根弦,做事少一根筋。
当然,本人才疏学浅,尚不具备跨越学科界别,如打通任督二脉的学界大家一般纵论激扬穿梭自如,只是借着郝铁川教授这份抚今追昔的语境,聊一聊那些因为读诗而感受到的美好与纯粹。
“读诗不分明”
幼学开蒙,大概七八岁时得到一本彩图版的《千家诗》,一页页翻过去,如泉眼无声惜细流,从那时起,我就喜欢上这些长短有律的句子,但又从未细究,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 诗无达诂,读诗又何必分明?又如京剧,我不是因为懂才喜欢的,我是在完全没有了解准备的情况下,一霎时失神在那遥远铿锵的声腔里。我觉得每个人生来都是带有自己独特的密码,那些无端由的热爱,满心欢喜的追随,可能就是密码对上了。
多年以后,我慢慢觉悟到我们读诗、写诗并不是因为它们好玩,而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分子,而人类是充满激情的。没错,医学、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撑人的一生。但诗歌、艺术、爱情,这些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
所以,感谢那些矢志不渝的编纂者和吟诵者们吧,因为他们,我们今天依然能看到唐朝的伟大诗人们朝辞白帝、夜泊牛渚、暮投石壕、晓汲清湘;看诗人们记录下千里莺啼、万里云罗、百尺危楼、一春梦雨;看他们漫卷诗书、永忆江湖、哭呼昭王、笑问客来。这是何等的享受,又是何等的幸运。
吴经熊《唐诗四季》
关于吴经熊,我曾以“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光寒四十州”来描述这位超越东西方的法学家。
在他的唐诗四季里,王维是一支悦耳的小夜曲,李白是交响乐。唐诗之春在未消逝之前,还有一段雄伟的结尾,总括先前不同的景色。李白像王梵志那么快乐活跃,像杜审言那样夜郎自大,像陈子昂张若虚那样富于创造力和宇宙的感怀,像王昌龄等咏春诗人一样了解女人的心理,描写大自然之动人也不弱于王维、孟浩然。比如《友人会宿》:“涤荡千古愁,留连百壶饮。良宵宜清谈,皓月未能寝。醉来卧空山,天地即衾枕。”
李白不可一世的气概是尽人皆知的,为此他吃了很多苦,但他很有自知之明:时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
伟大的人物是一定要被误会的,李白也不例外。他被误会是因为他把人间当作梦幻泡影或过眼云烟,所以不免有些玩世不恭。
在诗人眼里,甚至宇宙也不是永不腐朽的,“月色不可扫,客愁不可道。玉露生秋衣,流萤飞百草。日月终销毁,天地同枯槁……”他自己是一只小虫,可是他用了一副天神的眼睛来看这世界。
唐朝最伟大的自然诗人当推王维。在他的笔下唐诗的春达到了中边皆甜的境界。他的自然主义是最纯粹的,不像孟浩然的自然主义还受生活失意的沾染,更不同白居易的自然主义参了多量理知主义的淡水。他是处于蠢蠢欲动的初春和飞扬跋扈的晚春中间,他的声音是像春天最快乐的日子那么的温柔抚慰,真有所谓“猗猗季月,穆穆和春”的气象。
王维的人格是难于描摹的,他既不怪僻,又不狂热;既不是一个浸淫在烦忧悲痛中的灵魂,也不是麻木不仁的道学先生;既非放荡不羁,又非墨守成规;既非野马,又非训骡,更非无声无臭模棱两可的黯淡灵魂。他的灵魂是天蓝色的,同一切自然之美,结不解之缘。
其实,在法学的四季里,满堂花醉的吴经熊,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李敬一《壮哉!唐诗》
这本书是李敬一先生2008年录制电视节目的文稿,所以行文比较口语化,生动活泼。他既从宏观上点评唐诗之盛美,又从某些有特性的诗人具体说开去。
他讲《春江花月夜》《将进酒》时真个是神韵飘逸,情怀迸发,仿佛身临其境。他讲“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宛若电影场景推、拉、摇、移镜头感十足。他讲“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原来和爱情半毛钱关系没有,纯系政治讽喻。他讲“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原因在于作者宋之问系偷跑回家的犯官,当然不敢大摇大摆回乡。类似的诗人八卦光怪陆离花絮十足,这本书带给我许多的欢乐。
蒋勋《蒋勋说唐诗》
某一日在长途火车上,不经意听到蒋勋讲王维的《酬张少府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群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这首诗深深的打动了旅途中的漂泊思绪,那个世事是怎样伤了王维的心?万事不关心,好幻灭的伤感。
又有一年独在异乡为异客,中秋之夜听蒋勋谈《富春山居图》。是夜,皓月当空,清风徐来。蒋勋的声音与解读,一副名画的前世今生,如行云流水,有无相生,虚实互动。让人不由的想起苏轼的几句词的意境:“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神为之往。是诗,是画,是穿越时空的哲学,是余音袅袅的沧海潮声。
冉云飞《像唐诗一样生活》
好的诗歌永远是开放的,永远是微言大义的。诗人的书写往往只是瞬间的感受,而这种瞬间的感受一般不为外人所知。
在序言里,冉云飞说起写作的缘由:诵《诗经》,愿替胆小者猛翻女墙;看《庄子》,乐观庄惠濠梁之辩;读《史记》,独恨未能去汉武大势;习《古诗十九首》,始知无名者亦能创造不朽;能与陶潜赏菊小饮,有否猛志,无甚要紧;能踵武步随,听苏东坡一肚皮不合时宜,真是福气;与金圣叹同点水浒,不亦快哉;和张岱湖心亭看雪,就是骎骎然披发如山,亦是幸福;给顾炎武当背包客,何惮于与卖主老仆一斗;向钱大昕请益,大乐事不过看与妻兄王鸣盛补罅。
他故意遗漏有唐一代,其实乃是为那些熠熠闪光的唐诗明星们留下了雅座,精雕细刻打磨他们的诗歌技艺与风流韵事。与那些讲究学术的笺注与通论相比,《像唐诗一样生活》胜在好玩有趣,把唐诗从云端上拉下来,回归日常的生活记忆。
譬如首篇谈王绩的《野望》,乃是秋天足够用来出气;谈杨炯的《从军行》,乃是纸上杀敌逞豪语;谈骆宾王的《在狱咏蝉》,乃是才高命乖的问题诗人;谈陈子昂的《登幽州台》,乃是一个小土台的宇宙表演;谈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乃是如水的安慰:以月光为例;谈王翰的《凉州词》,乃是是时候了,送命的时刻;谈王湾的《江南意》,乃是用一首诗来永垂不朽;谈王昌龄的《出塞》,乃是超迈千古的慷慨悲凉;谈李白的《长干行》,乃是勇敢的深情如花袭春。
《像唐诗一样生活》古今杂糅。既说诗艺,又兼借诗说事。他说:“判断一个大诗人的标准,可能有很多种,但我说一点自己的简便办法。一是他的诗句被他人记住并吟诵的多寡,二是他的诗作可以超越时代而存在的。从这两点来判断,李白无疑是天才的大诗人。”杜甫以家国为念,以庙堂为理想寄托,李太白无非饮酒、美女、游仙诸题。但作为题材的永恒性,饮酒、美女乃至长生不老,才是人类历久弥新的话题。文人爱载道,道也不是那么好载的是不是?
冉云飞还写到了王梵志。“外示惊俗之貌,内藏达人之度”,于嘻笑怒骂、俚词俗谚里,尽情揭示了人情世态和社会的不公,哲理频出。
像唐诗一样生活,像冉云飞一样读诗,写下特立独行的锦绣文章。
王曙《唐诗的故事》
从一位研究地质学的学者角度入眼,将唐代历史大事、文化艺术、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用唐诗串接起来,这样的诗读起来才真的比较好知其醇厚了。或者,若喜欢哪位诗人,索性编年似地连起来看,理解上也会全面些。就如看小说作品一样,能看出作者整体创作的脉络与风格的一致性。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某一作家,或崇儒,或尚道,或信佛,他把他的学问和性情,真实融入人生,然后在他作品里,把他全部人生琐细详尽地写出来。并不是一字一字积成句,一句一句积成诗。是心中之所欲言,你的整个人格,你的内心修养,你的意志境界。有了人,然后才能有所谓诗。我们不必要想自己成个文学家,只要能在文学里接触到一个较高的人生,接触到一个合乎我自己的更高的人生。读诗是我们人生中一种无穷的安慰。
职业不自由,在职业之外,我们定要能把心放到另一处,那么可以减少很多不愉快。不愉快的心情减掉,事情就简单了。对事不发生兴趣,越痛苦,那么越搞越坏。如果能把我们的心放到别处去,反而连这件事也做好了,这是因为你的精神是愉快了。我们每个人先要有个安身立命的所在。有了精神力量,才能担负重大的使命。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什么意思?孔子说“穿着破旧的丝棉袍子,与穿着狐貉皮袍的人在一起站着,而不觉得自己耻辱的人,大概只有仲由吧?‘不嫉妒,不贪求,什么行为能不好呢?’”子路听后,终身反复背诵这句诗。孔子又说:“做到这样固然是道之存在,但又怎么能算得上十足的好呢?”这是孔子的先扬后抑,他希望子路不要满足于目前已经达到的水平。
因为仅仅不贪求、不嫉妒是不够的,抵消生命的颓唐,还需要更阔远境界的滋养引领。你看,我们不曾见的人,可以在诗中见,没有处过的境,可以在诗中想象到。语言是乐器和武器,胜过纯银和刀枪。将“情感和理智”结合起来,驱除因熟知某些永远正确的大词而产生的“傲慢与偏见”。所以,我们读诗是为了拥有自由的审美伦理,进而抵制被奴役的诱惑,让自由获得更多的可能。
英国诗人雪莱说,诗人是文明社会的缔造者,是新世界的立法者。诗人并不是在无病呻吟,也不是孤芳自怜,更不是躲进山林成一统,不管冬夏与春秋。他是为惋惜社会的堕落和颓唐而孤高,是为人类的前途和命运而忧思,是在孤独中追寻真理。事实上广义的文学总是具有某种塑造人们行为和思想的作用。在一个伟大民族觉醒起来为实现思想或制度的有益改革的斗争中,诗人就是一个最可靠的先驱、伙伴和追随者。
任何时代,都需要伟大的诗人来进行精神引领。
最后,分享二十世纪俄罗斯最伟大诗人茨维塔耶娃的一首诗歌《像这样细细地听》,愿我们单纯而平静,就像溪流和树木。
像这样细细地听 (茨维塔耶娃)
像这样细细地听,如河口
凝神倾听自己的源头。
像这样深深地嗅,嗅一朵
小花,直到知觉化为乌有。
像这样,在蔚蓝的空气里
溶进了无底的渴望。
像这样,在床单的蔚蓝里
孩子遥望记忆的远方。
像这样,莲花般的少年
默默体验血的温泉。
……就像这样,与爱情相恋
就像这样,落入深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