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怡安
本文写于2018年7月5日,首发于个人公众号
01
昨天上午,我爸给我打了一个电话,当时正在忙着修改公司的文案,我一看电话显示是我爸的号码时,我想也没想就挂掉了。
我本想着下班后就给他回复过去,没想到一有空闲时间,宁愿聊天、刷点微博也没有抽出时间给他回电话。
我突然想起了那句话:“我们对父母的电话是不回,父母对我们的电话是秒回”。
晚上10点左右,我爸又给我打了一通电话,这时我正在阅读文章,我有些不耐烦,电话一接通就问:“爸,你有什么事吗?”
我爸这个年过半百的人,在听到我声音的这一刻竟然开心得像一个孩子得到了糖果,他立马叫着我的小名,问我是不是还在忙?
我说:“嗯,还在忙。”
我爸起先沉默了几秒,后来突然有些不好意思地对我说:“过两天你要回来吗?我好去准备你最喜欢吃的排骨。”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愧疚感一下涌入了全身,迟迟散不去,过两天就是他的生日,我全然忘记,而短短的“我生日”三个字,他却不敢主动说出口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爸对我越来越小心翼翼了,从未想过,曾经他那么要强、那么严厉的一个人,如今却变得越来越顾虑。
长大除了快乐越来越少之外,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体现,那就是父母对我们越来越小心翼翼。
02
同事凌凌和我有着同样的体会。
凌凌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她所有的一切都由父母决定,该穿什么样的衣服,该选择哪所专业,该上哪所大学,人生大小事基本不由她做主。
这么多年来,凌凌基本习惯了父母的强势,因为即使和父母讲道理或者还是反抗,都会被父母果断拒绝或忽略。
凌凌不想一辈子生活在同一所城市,便不顾父母的反对到了另外一座城市上班,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主动做主。
上次端午节回家,凌凌和妈妈一起去商场买衣服,按照平日的习惯,凌凌只需要听从妈妈的意见去试衣服,好看与否全得她点头。
没想到这次凌凌妈妈竟然轻声细语询问她的意见,自己试穿衣服后还特意问凌凌好不好看,这转变让凌凌目瞪口呆。
不仅是这一件小事上,很多事情上他们都改变了态度,会主动征求凌凌的意见,就连每次说话都变得小心翼翼,生怕哪句话惹凌凌不开心了,只因为他们害怕凌凌讨厌自己,更害怕凌凌离他们这两个老人越来越远。
我们越长大,父母变得越小心翼翼,对我们说话的语气从最开始的命令,到现在的商量或者征求,更或者有些讨好。
不是我们厉害了,而是他们变老了,他们觉得自己已经没有能力保护我们了。
03
可总有些人,越长大,却越浪费父母的爱,很多子女,对别人有极大的耐心,对父母却没半点耐心。
表哥在北京打拼了好几年,职位坐得越来越高,薪资拿得越来越高,身边接触的都是有文化有素质的人,在所有人眼里他脾气很好,可他对自己农村的父母却越来越没有耐心。
每次表哥从北京回来后,舅妈就特别喜欢和他聊天,会主动问他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北京故宫是不是很繁华?天安门是不是很宏伟?长城是不是真的有那么长?”
舅妈用急切的眼光望着表哥,眼神里仿佛能够发出光来,有着自豪、满足以及满满的欣喜,满心欢喜等待表哥的答案。可表哥不是玩手机勉强敷衍一两句,就是嘲笑舅妈是个乡下妇人什么都不懂,问了也白问。
舅妈问过几次后都是得到同样的答案,便再也不敢问了。从那以后,舅妈对表哥表现得异常小心,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生怕表哥看到了心烦。
以前家里大事都是舅舅说了算,现在但凡遇见点事情就会询问表哥的意见,表哥觉得他们总是用这些小事来打扰他,拒绝了三次五次后,舅舅连给他打电话也得考虑一番。
父母会为你的进步而骄傲,为你的快乐而快乐,为你的伤心而失落,为你的成长而欣慰,为你的沮丧而担忧。
请收起你的那些不耐烦,别让父母在你面前变的小心翼翼。
04
作家张洁有一部长篇散文《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我第一次接触这几本还是在高一,那时候并读不懂书中的感情,大学毕业后再读,屡屡落泪。
诃是一名成功的女作家,母亲年迈多病,为了减少给女儿带来经济上的负担,她省吃俭用。她为女儿的成功和能常在自己身边而高兴,平日里在家的一举一动都十分的小心谨慎,就连病重麻烦女儿都会隐隐觉得愧疚。
女儿在哈尔滨给她打长途电话,问她各方面情况如何的时候,她老是说,“没事,挺好的。”
她从不要求女儿的关照,从不抱怨女儿常常把她扔给小阿姨照顾,只要女儿快乐幸福,她就足够了。
现在很多父母宁愿自己忍着病痛,熬着想念,也不愿意给子女增添麻烦,因为当他们意识到自己逐渐变老,越来越没有能力保护子女这个问题时,他们能给子女最大的帮助就是,少添麻烦。
小时候,我们听父母的话,不知不觉起,我们的父母变得很听我们的话了,其实只是因为他们害怕失去我们对他们的依赖,从而转身依赖我们。
他们用耐心和爱养我们长大,作为子女,我们同样也该用爱和耐心陪他们变老,别因为自己的不轻意,而让父母对我们变得越来越小心翼翼。
那种隐隐相隔在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距离,我们易跨,他们却要用全部的力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