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佛、儒、道专题传统文化爱好者
304、一年、三年、百年、三十年(《论语》子路

304、一年、三年、百年、三十年(《论语》子路

作者: 白痴老猫 | 来源:发表于2021-03-25 19:28 被阅读0次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论语》子路10、11、12三节。孔老夫子分别用圣人、善人、王者来治政,分三段,历时一百三十三年,终于达到了天下归仁。

一年温饱,三年致富普礼,再百年去恶,再三十年天下归仁。

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假如有人用我(孔圣人)治理政事,一年差不多见成效,三年便会有成就。

一年见效,解决温饱;三年有成,基本完成推行普礼教育。

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善人治理国家一百年,便可以去掉残暴,免除刑戮。靠什么去恶,去消除社会民众的戾气?靠礼乐!

靠教育,靠礼乐。刑罚只能治病,不能治未病。唯有礼乐,才会让社会民众消除戾气,做到胜残去杀。但这个过程很长,一个完美的长官来治政,而且是在前面三年有成的基础上,尚需百年。

通过治未病,到最后到拥有完美健康的体魄,还需多久?三十年,三十年后天下归仁,前提还需有王霸之气的王者来治政。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从一开始的干了再说:"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到最后完成天下归仁:"必世而后仁"。历时一百三十三年。

一年、三年、百年、三十年,这只是个大概的时间推测。其根本是礼乐,其基础是上位者克己与全民复礼,其核心是教育,是对礼乐的推行推广。

同时在孔老夫子看来,整个过程,起主导作用的是上位者,是治政的君子。就如子路篇首节讲的"先之劳之",其核心源动力是上位者的表率和操劳。

好了,终于天下归仁了,咱终于可以功成名就,可松口气,歇一歇了。真的吗?假的,歇不得!

在子路篇首节,最后还有两字:无倦!不能倦怠。所以天下归仁之后,这讲克己复礼治政实操手册的子路篇,还有长长的后半篇。

俗话说打江山易,保江山难,对于仁德,天下归仁难,保持天下仁德更难!

相关文章

  • 304、一年、三年、百年、三十年(《论语》子路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子曰:...

  • 论语·子路13.11

    分享《论语.子路13.11》: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译文】 孔子说:“‘...

  • 2022-03-09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本章为《论语》:子路篇 【原文】 13.11 子曰:“...

  • 《论语·子路》子路问政

    13.1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作为领导,首先自己要起到表率的作用。希望别人...

  • 《论语》子路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叶公问孔子怎么治理政事。孔子说:“使您近处的人感到高兴愉快,使离您远的人都来...

  • 向雄读《论语》之:子路其人

    有了勇武的子路,《论语》中就有了更多关于“勇”的表述,有了子路,孔子才少犯错误,《论语》才显得那么可爱。 子路,字...

  • (96)最和气:名正言顺

    最和气每天写一篇,第一年第96篇。 《论语.子路篇》中,子路问孔子,您从政的话,第一件事是做什么?孔子对子路说:“...

  • ^-^281(6.12)论语12

    《论语·子路》 13.1:原文: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译文:子路问为政之道。孔子说:“...

  • 胜残去杀

    《太地如征》第九则《论语 · 子路》:「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 西洋联邦,新加郡,圣藩城。 早上九点,...

  • 《侍坐》中体现的治国理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读后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先进》,是《论语》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04、一年、三年、百年、三十年(《论语》子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oprh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