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庄子》-Day02•《逍遥游(上)》

《庄子》-Day02•《逍遥游(上)》

作者: 君子重威 | 来源:发表于2022-10-12 11:13 被阅读0次

    【原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解析】《庄子·逍遥游》一开篇便讲这北海里有一条大鱼,这个鱼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不知道要大到几千里,这么大一个鱼在水中游应该是自由地,不不不,庄子于是说这个鲲它变化成鸟,鸟的名字叫做鹏,鹏的脊背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所以庄子的文章里边想象是无边无际的。一开始给我们就讲了两个非常大的形象:一条大鱼,一只大鸟。

          然后说到这个鸟怒而飞,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张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其翼若垂天之云。海上涨潮了、起风了,它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扶摇直上九万里,飞到九万里的高空之后准备再往南飞翔。

          庄子的文章里边是自由的飞翔和飞翔的自由。大鹏要飞的时候需要条件,得有风,有大风。飞到九万里以上没有什么东西能阻碍它了,不需要什么条件了,这便是一种飞翔的自由,自由自在。

          说到庄子他讲话的方式古人概括为三种:一种就是寓言,有寄托;一种就是重言,借别人的话,比如说借黄帝、借尧、借孔子借这话让这个事显得非常郑重其事。本来是一件很荒唐的事情,想象的事情,但庄子往往把它说得一本正经、郑重其事;还有一种就是卮言,就是讲的话非常浪漫。在《逍遥游》后边这段讲的方式便是一个重言。

          就说齐国有一本书叫做《齐谐》,这本书里边专门记载怪异的事情,说在这书里就记载说这个鹏鸟迁移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而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水击三千里,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的高空,扶摇直上九万里。说这个大鹏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

          好了,该往下说大鹏怎么回事了,但他没有,这一段就出现了一段卮言,就是非常浪漫的想象力无限的和这本身的文章似乎也没那么多关联的。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这段话啥意思?说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的那个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气息吹拂所致。这段话和这文章本身关联并不密切,你把它去掉也不影响你对文章的理解。

          所以我们读庄子的文章有时候就感觉非常的有趣跑到旁边玩一会再回来接着说。说什么呢?说这个大鹏想要往高飞的时候它得需要条件。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假如这水面上风积累的不厚,大鹏也飞不起来,总而言之说大鹏这个一飞九万里需要海上涨潮这个条件。讲完了那个水击三千里,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大鹏,然后出现了两个小角色,当然这小角色是加引号的,因为在庄子的文章里没有什么小角色。就是蜩与学鸠、寒蝉与小灰雀。

          寒蝉与小灰雀看见了大鹏高飞的样子就嘲笑说,说你看我从地面起飞碰到这个榆树和檀树的树枝,有的时候还常常飞不到那个地方就落到地上,你为什么要到九万里的高空还要往南飞?

          所以这个时候就有一段议论,说到迷茫的郊野去带上三餐就可以往返,人肚子还是饱饱的,因为你去的地方近。到百里之外要用一整夜的时间准备干粮,那到千里之外呢?三个月以前就要准备粮食。寒蝉和灰雀这两个小虫懂得什么呢?这是一段议论,就说大鹏的志向这个寒蝉和小灰雀是没有办法去领悟的,所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小聪明赶不上大智慧,命短的比不上寿命长。

          怎么知道这样呢?下面这段话非常有名:“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清晨的菌类不会懂得什么是晦朔。晦朔,早晨到晚上或者是一个月底到月初,总之形容时间短。蟪蛄不知春秋,寒蝉也不懂得什么是春秋。因为它春生秋天之前就死掉了,这是它短寿。楚国的南边有个叫冥灵的大龟,它把五百年当作春、五百年当作秋。上古还有那个叫大椿的古树,它把八千年当作春,八千年当作秋,这是长寿。彭祖到如今还是以年寿长久而闻名于世,假如我们人和他比那不是可悲可叹?

          有的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没有办法理解他所想象的时间和空间之外的事情。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坐井观天、井底之蛙,只能了解那么大的一片天。在庄子的文章里边有的人是实有其人,但是话未必是他讲的话,比如说商汤和棘,这是两个实有其人。商朝的名臣叫做棘,所以商汤王就问他在那草木不生的北方有一个很深的大海,那就是天池。那里有一种鱼,它的脊背有好几千里,没有人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做鲲。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做鹏,脊背像座大山,展开双翅就像天边的云,鹏鸟奋起而飞,扶摇直上可以飞到九万里高空。穿过云气,背负青天,这才向南飞去,打算飞到南方的大海。

          然后这个斥鴳,也就是小鸟的称呼,就讥笑它,它打算飞到哪儿去?我奋力跳起来往上飞。不过也才几丈高。盘旋于蓬蒿丛中这也就是我飞翔的极限了。而它打算飞到什么地方去呢?这就是小与大的不同了。在中国哲学里有小大之辩小和大的这种辩论。所以后人也经常用这个形象来表达自己的一些志向。

          比如说李白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比如说毛泽东的“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比如说毛泽东的《念奴娇·鸟儿问答》:“鲲鹏展翅九万里...吓倒蓬间雀...怎么得了?”

          拿大鹏和蓬间雀相比来体现出小与大的不同,其实后人有时候对这问题也有看法,在庄子的文章里讲齐万物,大鹏有大鹏的志向,一飞九万里,蓬间雀有蓬间雀的志向,一飞几丈高,可是它起落很容易,不像大鹏还得那么大的条件才能够怒而飞。

          所以这里边的关键并不在于小和大,而在于什么呢?在于蓬间雀对大鹏的嘲笑。你飞你的我飞我的,大家各安其事,这也是道家的一种境界。燕雀不知鸿鹄之志,鸿鹄也不知燕雀之志,只要尽了力便好了。但是一个笑字暴露了它的浅陋、浅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庄子》-Day02•《逍遥游(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oyt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