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一个问题:如何定位我们在世界上的位置?用GPS啊!(哈哈,这个笑话真不好笑...)
我想表达的是:如何在社会中,确定自己的等级、阶层和状态?
最近看过的一本书,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既精准又毒辣,既鞭辟入里,又机智幽默。
这本书就是《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
全书共有十篇,是一部研究美国等级问题的书,“一部精确而刺痛人的社会等级指南,畅销三十年的品味评判毒舌之作”。
《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作者:保罗·福塞尔
译者:梁丽真、乐涛、石涛
出版:后浪出版社
现将书中#主要观点#梳理汇总如下:
1.在美国,存在社会等级的区分,这不只是一个敏感话题,而是一个严酷的无法否认的事实。
2.美国的社会等级并非人们普遍认为的富人和穷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
而是随着社会经济和生活水准的提高,划分为看不见的顶层、上层、中上层、中产阶级、上层贫民、中层贫民、下层贫民、赤贫阶层、看不见的底层这几个等级。
3.相貌、身高、胖瘦、衣着都是人们社会等级的特征。通过一个人的外在形象,基本上可以判断出他所处的等级。
4.住房直接指示了社会等级。住房让大家的等级区分一目了然。
5.消费选择、休闲方式和室内摆设也是等级的陷阱,暴露了人们所处的等级。
6.大学教育,影响了不同等级人们的精神生活。不同的等级,精神生活存在着丰富与匮乏的巨大差异。
7.阅读与人的品味、等级密切相关。
由于不同的教育、不同的期望和不同的心理环境,各个阶层不仅阅读不同的东西,而且,作为这种阅读的后果,在很大程度上相信不同的东西。
8.说话方式也体现了等级和品味。一个人说什么话、怎么说话、有什么习惯性的表达方式,可以显示出其等级。
9.社会等级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有升有降。整个美国社会已经趋向于贫民化和大众化。
10.有些人冲破了社会等级,他们是有知识有创造力追求自由的另类。
图片来自网络以下,是我的#读书感想#:
1.这本书很有趣。
本书讨论的话题是敏感的等级阶层,但是它所抨击的现象是普遍和突出的,它揭示的道理是深刻的,可是读起来有趣的很。厚重的等级话题并没有让我们神经紧张,而是会心一笑。
2.显而易见,社会等级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作者对此问题的处理值得借鉴。
他并没有进行学术式的社会研究,而是将人们的衣、食、住、行,言行举止中的特征呈现出来,让我们来判断人的社会阶层。
可以说,一个人外在的形象,不自觉中表现的思想和行为特征,各种细微之处的综合,就成了他在这个世界上的等级定位。
3.这本书俨然三十年前美国浮世绘。
作者通过论述各个阶层相关的工作生活、衣食住行、形象谈吐,让各个阶层形象跃然纸上。
作者没有贬低讽刺哪个阶层,而是对人们在阶层问题上的浅薄、虚荣、无知进行了批判。
4.作者认为,正是人的生活品味和格调决定了人们所属的社会阶层,而这些品味格调只能从人的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
但是,我个人以为,不可否认,阶层会影响人的品味和格调,但是品味和格调并不就必然决定其所属阶层。这方面,略存疑。
5.关于等级问题,作者的视角独特,观察敏锐,分析鞭辟入里,文风机智幽默。书中不乏辛辣嘲讽和花式吐槽,散落着各种金句。比如:
图片来自网络“经常花掉本可以不花的钱,无可置疑地是社会地位的象征。”
“无论喝什么酒,喝多少,都能体现出一个人的社会地位。”
“一个地方没有学习精神有什么关系?人们不知道求知欲和钻研有什么关系?如果知识分子的严肃精神和高深思想只能引起别人的紧张不安,要它们有什么用呢?”
6.社会阶层如何区分呢?就是以各种各样的符号标签来划分的,比如衣着、住房、消费等。
富豪们和富几代们的炫耀仅仅是壕气使然吗?不是。潜台词是:我跟你不是一个等级/阶层。
7.无论等级高低,人们都注重生活品味和自己的形象。这是人之常情。当然,不同的等级阶层,有不同的导向。
8.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古往今来,总是如此。但同时,总会有一些人是例外。
正如作者所说,“每个阶层里都有这样一些人,他们觉得自己并不属于这个阶层,想从里面出来。”
9.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社会中不同等级人们的粗鄙、不堪甚至丑陋,启示我们要注意培养提升自己的生活品味和格调。
我们要认真经营自己的形象,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注重自己的形象管理,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状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0.阶层分化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问一问自己,我是属于哪个等级阶层?自己的未来在哪里?自己真正想过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或许,我们向上面的阶层跃升并不容易,但是,我们可以变成更好的自己。与你共勉!
以上,是今天的读书分享,谢谢你看到这里。比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