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庙会或过年,村里就会唱戏,特殊的历史书写了村民对戏曲特殊而又淳朴的感情。
村里有自己的剧院和剧团,过七天年,唱七天戏。对于秦腔,老一辈人有着特殊的喜好。无论你懂或不懂,戏曲都成为了一种特殊的符号烙在流逝的童年里、尘封在昔日父亲母亲的微笑里、消失于村庄的变迁里。
戏曲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河中的一种特有的奇葩,更具有民族性,与国外的歌剧、舞剧、话剧相比,更富有中华民族特色。在国内,戏曲也因地域、民俗等多种原因而分出很多剧种。在西北地区,秦腔独树一帜,成为陕、甘、宁、青一带地区过年大餐。
戏曲——记忆里的文化盛宴台下观众围得水泄不通,台上演员群尽实力,其火爆场面一点也不亚于今天的明星演唱会。台上大唱台下哼唱,看戏的老戏迷哪个不是津津乐道。记忆最深的一次是大雨天的一出戏,打伞的、顶草帽的、披着衣服的,戏场的观众纹丝不动紧盯着戏台,仿佛眨一下眼睛就会错过了精彩。看戏看的入迷了,很多人便也会唱戏了,这或许就是戏曲长久以来扎根农村的原因之一了,加之戏曲有很多与民俗、民风相通相融的特点,其所表现出的风格与特点甚至是某个地域民俗民风的集体真实写照的缩影。
村里的剧团都是本地人,唱的都是秦腔,在村里唱的久了便不那么受欢迎了,直到从城里剧团请来人,村里的剧院又火爆了起来。而村里的剧团也不甘落寞,辗转在本乡和附近的乡村演出,还赚了不少钱,这样的情况有了开头便没了结尾。这是一个转型的年代,不单单是村民的观念随着经济的发展发生了变化,连戏曲在乡村的处境也发生了变化。老一代的戏迷看碟了,村里的剧团散伙了,年轻的姑娘和小伙子外出读书了、打工了……仿佛一夜之间,昨夜还听着的戏悄悄远去了。
观众少了,剧团也少了,回过神来才发现,村里的人也越来越少了。电视的普及、电视节目的出现、卫星电视直播等等变化都成为戏曲的挑战。村庄的变化似乎快了些,而戏曲的变化却没有赶上村庄的变化,这所有的变化都成为分流观众的挑战者,戏曲在村里繁华的盛况一去不复返,这也是西北地区变化的缩影。由西北地区看向全国,戏曲真的失去了太多的观众,或者说在那特殊的年代里,人们对戏曲的热爱在很大程度上受环境因素的左右。但时至今日,媒体如此发达,各种娱乐方式不断涌现出来,一方面使得戏曲失去了很多观众;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它也检验出了谁是戏曲真正的铁杆粉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