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地域特点: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鄂、湘、渝三省(市)交汇处,位于东经108°23′12″-110°38′08″、北纬29°07′10″-31°24′13″。恩施州森林覆盖率近70%,享有“鄂西林海”、 “华中药库”、 “烟草王国”、“世界硒都”之称号。恩施州境内年均气温16.2℃,年平均降水量1600毫米。地处武汉和重庆两大“火炉”之间,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
![](https://img.haomeiwen.com/i16249865/c827e0457c5c1d6a.jpg)
文化背景:之前说过,恩施的冬季,是真的有味道;大山里面,农民整年整年的辛苦耕作,到了冬季,大家都会制作各种好吃的,一是过年,二是来年辛苦的时候也有美味的下饭菜。豆鼓,在恩施本地叫做“酱豆儿”、“霉豆鼓”。 酱豆儿,是恩施人民的一道地道家常菜,绝对称得上色、香、味俱全。
![](https://img.haomeiwen.com/i16249865/d1f1708b4be79058.jpg)
制作工艺:
1、选料。恩施酱豆儿,选取的是自家种植的优质“小黄豆”、“泥巴姜”、“七籽米辣椒”。
2、浸泡。用清凉、新鲜的山泉水浸泡一至两天时间,使黄豆涨得粒饱皮薄。
3、烹煮。将泡涨的黄豆放入大铁锅中,掺入清水(以淹没黄豆上一寸左右为宜)。先用大火烧开,再用文火煮至八分熟。
4、发霉。将冷却后的豆子装进铺有干净“豆豉叶”(一种野生植物的叶子)的箩筐中,并用“豆豉叶”封包后放在阴暗、湿热的环境中“发霉”。大概是半个月左右,时间过长,黄豆表面长出的霉菌会发黑。
5、拌料。将霉好的豆子拌上混有盐、味精、辣椒粉、花椒粉、姜末、蒜泥、桔皮、木浆籽粉等的佐料。
![](https://img.haomeiwen.com/i16249865/a47e2f95789ea6a9.gif)
产品特点:
1、 用的材料都是自家产的。小黄豆一般是在6、7月份收获,而大黄豆的收获季节是10、11月份。小黄豆比大黄豆要贵一些,但是更香、更有味道。这也是恩施酱豆儿好吃的原因之一。自家农田种植的“泥巴姜”,这种姜个小,味辣,是酱豆儿的重要辅料之一。
2、 农家自己种传统品种的小黄豆,是非转基因大豆,而且酱豆儿也不添加任何添加剂、防腐剂。
食用方法:
1、 恩施的酱豆儿,一定要放置20天以上再吃,这样各种料才入味儿。
2、 在平常食用的时候应该用清洁干净的筷子夹取后食用,否则里面沾了油不易保存。建议冷藏保存,一般一年是不会坏的。
3、 酱豆儿,可以直接装盘当作小菜下饭,是开胃极品。
4、 除了直接使用,还可以当作调料,恩施人民最喜欢吃的一道菜叫做“酱豆儿炒腊肉”。大家注意,在炒的时候不要放盐,腊肉跟酱豆儿里面都有足够的盐分。
如果您喜欢酱豆儿,一定要选恩施的,农家自产的,您品尝了,一定会爱上它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