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德国发明家雪毕伍斯(Arthur Scherbius)和里特(Richard Ritter)创办了一家新技术应用公司,曾经学习过电气应用的雪毕伍斯,想利用现代化的电气技术,来取代手工编码加密方法,发明一种能够自动编码的机器。
最终他们成功了,他们为这个机器起名为Enigma(隐谜机),也就是我们上一篇文章中说到的第一代恩尼格玛机。
作为集安全与效率的新一代加密神器,恩尼格玛机理应大受欢迎,然而最初它的推广却非常不顺利。
雪毕伍斯对产品做了一个高低端的区分。高端型号的售价折算到今天,相当于人民币18万元一台,重量大约100斤。最初推广给商业公司,宣传的理由是商业机密泄露会是巨大的损失。可是老板普遍却认为,买这台昂贵又不实用的机器造成的损失更大。
雪毕伍斯又试过找德国外交部门和军方,但1918年的德国还没认识到自己的密码学远远落后于西欧大部分国家,所以也完全不用。
雪毕伍斯并不是那个时代唯一做出这项发明的人,当时荷兰人、瑞典人、美国人都注册过类似的专利,但没有人卖得出去。
有的人破产,有的人因欠款坐了牢。只有雪毕伍斯坚持到了最后。这倒不是因为他的机器有多好,而是因为他的家底厚。他原来的工厂什么都生产,恩尼格玛机卖不出去,那就卖涡轮机,卖枕头,这些都可以赚钱,所以就靠这些东西强撑着。
到了1923年,事情终于出现了转机。
英国报纸刊登的两则消息,突然唤醒了德国情报部门。
其中一条是英国首相丘吉尔写的,他讲了1914年英国和俄国是怎么搞定德军密码的传奇故事;另一条是英国军方解密的关于一战的历史数据,尤其夸耀了自己在密码学上的优势。
结果德军看了之后感觉像被打了脸,同时也吓得不轻。从前他们以为自己在密码学领域,和欧洲其他国家水平同齐。现在突然发现,第一次世界大战那几年,自己的军事机密一直在被泄露,现状太可怕了。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经过仔细评估,评估的基本原则就是“假设敌人也有一模一样的机器,还是不能破解”,德军最终找来了几年前向他们推销过恩尼格玛机的雪毕伍斯,开始大量订货。不但如此,后来德国的国企也开始大量订购。
靠着恩尼格玛机,德军在二战中能够迅速而隐密的布署作战计划,使“闪电战”思路得以贯彻,在二战前期取得巨大的战果。
直到二战结束,雪毕伍斯一共卖掉10万多台恩尼格玛机。这些机器在后来20多年里一直保障着德国的通讯安全,但没想到“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后来德国在二战中的败局,也正是因为对恩尼格玛机太过于依赖。
但是恩尼格玛机的这些精彩,雪毕伍斯自己根本不可能知道了,因为他在机器刚刚大卖第5年的时候,就因为一次马车失控,撞墙身亡。
往期文章:
本人是官方授权简书会员推广专员,点击会员专属通道成为简书会员,您将会获得简书钻奖励及诸多权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