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开启六月共读《什么是教育》

开启六月共读《什么是教育》

作者: 煮雪烹茶惠 | 来源:发表于2024-05-30 22:52 被阅读0次

       今天,是五月的最后一天。这个月共读的《智能的结构》读得有些勉强,这个月实在太忙了!各所学校应该都是一样的忙碌,但是即便这样,工作室的老师们也还是有坚持阅读打卡的。尤其是侯宇欣老师——一位美丽的孕妈妈,优秀的语文教师,学校里最忙碌的中层,她一直坚持阅读写作打卡,前两天还在微信问我,了解这个月共读内容,甚至打算自己购买共读的书。可爱、可敬的候老师!

       还有工作室惟三的男老师——许伟老师,同样在坚持阅读写作打卡,每天晚上,每当看到他发出的打卡作业,都会被他认真严谨专业的写作和思考所感动。他也是一位奋战在教学一线的最为忙碌的学校中层。

        感谢亲爱的老师们!感谢你们的坚持,感谢你们的陪伴。不论坚持多久?我都会深深地向你们致敬,你们是工作室团队中最闪亮美丽的那道风景。

        我也在暗暗地告诉自己,即使是只剩下我一个人,我也会一直坚持下去的。在没有找到更好的成长路径和方式的时候,也只能以这样的笨拙的方式,兑现自己的承诺与对于阅读的理解了。

        六月共读的书目是雅思贝尔斯的教育著作《什么是教育》。

       什么是教育?您是否也曾经问过这个问题?还是从来没有过?如果现在让您思考这个问题,你又会怎样回答呢?

      到底什么是教育?教育的本质又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从普通大众到鼎鼎大名的专家学者,其实都会被这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又复杂得不能再复杂的问题所难倒。从古至今,世界各国都有人在研究这个问题,并探索教育的意义。

       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1883~1969)就是其中的代表。提到雅思贝尔斯,最为熟悉的大概就是他的那句名言: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雅思贝尔斯,是何人?他为什么会写这样一本书,这本书为什么会在一百多年之后出现在你我面前,在当今教育转型的关键时期,它还有值得阅读的价值吗?

      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存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大学的观念》(1946)和《什么是教育》,集中反映了他的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新问题出现了,什么是存在主义?

       百度中如是说: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又称生存主义,当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之一。其根本的特征是把孤立的个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当作最真实的存在,并作为其全部哲学的出发点。它自称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的哲学。是一个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思潮,以强调个人、独立自主和主观经验。

         最先提出的是索伦·奥贝·克尔凯郭尔。卡尔·雅斯贝尔斯和马丁·海德格尔可被看作其先驱。在20世纪中它流传非常广泛。法国哲学家让-保罗·萨特和作家阿尔贝·加缪是其代表人物。存在主义的产生与它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是密不可分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资产阶级文明终结的开端。现代时期的到来,人进入了它的历史中的非宗教阶段。此时,虽然他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权利、科技、文明,他也同时发现自己的无家可归。随着宗教这一包容一切的框架的丧失,人不但变得一无所有,而且变成一个支离破碎的存在物。他没有了归宿感,认为自己是这个人类社会中的“外人”,自己将自己异化。在他迫切的需要一种理论来化解自己的异化感觉时,存在主义就应运而生了。 早在古希腊时代,其著名的悲剧《美狄亚》就表现了对荒谬的命运的不满与反抗,可以说,存在主义的悲剧精神几乎是伴随文明的发展与日俱增的。

        树扎根于地下,彼此看到,但是如何撼动?云朵飘游于天空,彼此之间又如何推动?灵魂之间彼此独立而不同,又如何唤醒?这里是否在暗指,灵魂唤醒灵魂就犹如树之间的撼动和云之间的推动,那么艰难吗?

       导读中介绍,雅思贝尔斯在他的著作《什么是教育》从“生存、大全、自由、交往、历史、超越”的存在哲学概念出发,指出教育就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教育活动的本质是文化的传承与精神的自由交往。教育的目的是达成人的自我生成。

        为实现这一目的,雅斯贝尔斯提倡进行文化教育,提出自己偏重传统但又结合现代的课程思想,并表达了对教师的主要看法等,为我们认识和理解教育的问题展现了一个极为宽阔的视野,引导我们去追溯教育的本真意义。

        在接下来的 60天共读时光里,我们将用整整两个月的时间去深度阅读这本书!期待在啃读中、在思考中、在完成每天的打卡作业中,继续不断提升我们的专业阅读和思考能力! 

相关文章

  • 自卑与超越

    16/30笔墨里的时光 这学期,因为我的推荐,学校开启了《儿童人格教育》的共读。同时,我们建立了共读群...

  • 琐事盒子(3)

    9.开启共读第二本书 2019年2月17日,我的共读群开始共读第二本书——郑毓信先生的《小学数学教育的理论与...

  • 「RIA学习力」《系统之美》No.1 央央

    今天,我们开启第12期共读今天,我们开启第12期共读输出便签活动,这一期的书籍是《系统之美》 一起共读的伙伴,你们...

  • 近距离接触范锦

    鸦岭镇新教育“师生共读共写”培训会---听“相遇写作 相知新教育”有感 共读共写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

  • 六月啃读《什么是教育》

    6.1选择在“六一”这天开启啃读经典《什么是教育》本身就是一件很有仪式感的事情了,新网师线上经典啃读群还又特意邀请...

  • 开启共读

    新教育认为:生活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就是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上;共读一本书,就是创造并拥有共同的语言和密码。共读,就是...

  • 《什么是教育》?同启《骆驼祥子》

    【007】《什么是教育》,P26-83:参加共读群共读活动,启老舍《骆驼祥子》,P1-41。共用时163分。 第四...

  • 「RIA学习力」《系统之美》No.1,潇潇荷

    今天,我们开启第12期共读输出便签活动,这一期的书籍是《系统之美》 一起共读的伙伴,你们要做什么 每天输出便签 每...

  • 「RIA学习力」《系统之美》NO.1─范丹燕

    今天,我们开启第12期共读输出便签活动,这一期的书籍是《系统之美》 一起共读的伙伴,你们要做什么 每天输出便签 每...

  • 《思考,快与慢》第1天──「RIA学习力」便签输出第8期 央央

    今天,我们开启第8期共读输出便签活动,这一期的书籍是《思考,快与慢》 一起共读的伙伴,你们要做什么 每天输出便签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开启六月共读《什么是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ppr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