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在明明徳,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四年,对于许多刚入大学的人来说,是不平凡的四年,是自我人格发展与完善的四年,更是一个人从上学时期向社会转型的关键四年。在我看来大学生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不仅关乎个人成长,更是关于整个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时代进步的重要因素。
古往今来,民众的心理往往反映了一个社会的风节,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无论是魏晋南北朝各界人士的隐逸心理加重了官场的腐败,是整个社会产生浇浮放纵的风气;还是五四运动时期广大先进青年凭借着坚定的信念让五四精神放射出夺目的时代光芒,那时创造的五四诗风一直影响到今日;亦或是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1.2万90后、00后加入援鄂医疗队驰援湖北一线,都深刻地体现了个体心理对社会乃至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心理从小方面塑造了我们的个人和行为,而这些行为的点点滴滴则参与了社会的构成。可见其重要性。
可是近几年来,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18.5%有抑郁倾向,4.2%有抑郁高风险倾向。个体心理疾病正在像低龄化、疾病化、隐秘化发展。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报道:谁谁谁因为抑郁症自杀,什么学生因心理疾病而伤害他人……抑郁症、焦虑等心理词汇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一方面,这种现象的形成必不可少的与互联网的普及导致的网络与现实的反差与孤立,独生子政策导致的孩子的心理缺陷,原生家庭背景复杂等因素有关,我们需要增加对这方面的关注;另一方面,作为大学生(或中学生),我们应多读中华民族的经典,如先秦诸子之类,许多现实问题在其中都可以得到解释和解决,并积极地从经典和党史中汲取力量,做到学以致用。心理虽然作为一门学科,可我们也希望它只作为一门学科,而不是让心理问题成为一众青少年的普遍问题,需要进行广泛的疏导和教育。
诚然,《心理健康与自我成长》作为某些大学的公共必修课程,录入学分系统,有其可行和必行之处;但不可否认,心理健康教育放到大学这样一个学生思想接近定型(或者说可塑性不是那么强)的这样一个阶段进行,反映了我国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的缺失。难道心理学中的许多问题至我们步入社会才会接触吗?难道一个合格公民的心理发展和成长、人格的健全不应该从我们小时候抓起吗?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某些大学语文以及国粹教育的缺失,不仅使学生失去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更不利于大学生健全心理的养成与自我人格的完善。个人认为应将心理教育融入到语文乃至国学的教育当中,增强其故事性,趣味性以及实用性,而不是单纯地唤醒大学生对心理课这种“水课”的重视。这并不是说要取消心理这门课程,而是内容和方向应该做出改变。这是我的一点粗浅的看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希望在青年”在青年的成长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碰上各种难以处理的人际关系。对于这些,我们都应该积极地处理,乐观地面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方能不负党和时代的期望,成为堪当大任的中国青年。
一位老师说过,心理学的初衷是助人自助。而要做到助人,首先需要自助。因此要成为一名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大学生,必先要认识和了解自己,并且做到悦纳自己,这是一个人做事和与人相处的根本。我们应该明白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清楚自己喜欢什么,讨厌什么,能力范围有多大……唯有如此,我们才不会过分地高估或低估自己,不会因事情过于简单而骄傲自满,不会因目标过于遥远触之不及而妄自菲薄。只有做到真正的平视自己,才不容易受到环境或他人的影响,做真正的自己,建立健康的心理屏障。
对于处事和爱人,其实也是一样,先“为己”后“为人”。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人不亲,反其人;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果你连自己都不爱又怎么指望你去爱别人呢?这就是先为己,后齐家,再平天下。
我们当代大学生在这一点上应继承古人思想的精髓,健全个人心理,树立正确理想,坚定心中信念,成就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精彩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