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的热度未散,电影《我不是药神》席卷了朋友圈,豆瓣9分推荐,虽然我还没看,但是看朋友圈和群信息,好评如潮,隔着屏幕都是满满的感动和无法阻止的泪水,而我却还在世界杯的泥潭中纠结着(好像我在踢球一样),看到如此热情奔放的足球比赛,也迎合了我好强的性格特征,做什么佛性青年,把你的兽性释放出来吧,这样才能让别人看到你的光芒(我是比较热血,同时也在被现实不断消磨我的热情),今天我是想谈另外一种生活的方式,不做“佛系”青年,做一个“兽系”青年。
做什么佛系青年,做一个兽性青年其实“佛系”和与真正的佛教文化没有太大关系。最早这个词的提出是在2014年,日本的一个杂志中使用了“佛系男子”一词。这个词的出现与已经进入“低欲望社会”的日本现状有很大的关系。有学者认为,中国也在提前进入一种类似的低欲望阶段。但也有观点指出,由于中国与日本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我们表现出的“低欲望”不一定是真实的。
在网络上对“佛系”的描述中,理想的佛系状态大概是:无欲无求,不争不抢,从容淡定,顺其自然。仿佛是一种已经经历了人生高高低低,大悲大喜之后的“超脱”境界。但扪心自问,声称自己“佛”的青年们,是真的不焦虑、无欲望,“随便怎样都可以”了么?现实往往都是残酷的和虚伪的,存在着太多的伪佛系青年了,因为你要么会介意别人对你的看法,要么是在行动上拼命努力虽然嘴上说说无所谓,,或者是你看到他人的成功和奋斗内心也会有所波澜,所以做什么佛性青年,喜欢就去争取,爱就要大声说出来,与更偏向于虚无主义的佛系青年相反,兽系青年始终对未来怀抱期望。希望感是一种信念:“相信未来会比现在更好,同时相信自己有一定的力量去实现这一点” 。我们相信自己的行为是有意义的、有价值,且能带来一些反馈和改变的。我们会有很强对自己人生的掌控感,和自己“终将找到路径解决问题”的信念。如果说,是“希望感”让人们坚持下去(“Hang in there”),那么“野心”则是“推动着人们不断向上走”的东西(“I can get more”)。
野心象征着是一种“不安分”的感觉,它是一种对认可、成就或荣誉的渴望。我们想要的不仅仅是成就感本身,更是努力后的“结果”和“奖励”,是一群结果导向的人。野心被认为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格特质,一个野心强的人可能会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对“自己所拥有的”普遍具有更高的要求,无论是生活、工作还是感情。
在中文的语境中,“野心”似乎是一个带着负面色彩的词——它常常与自私、攻击性、冷酷等印象联系在一起,甚至还有人会认为有野心的人是“道德有失”的,觉得他们会不择手段地谋取利益。但在英文里,野心(ambition)不仅不是一个不好的词,甚至在很多时候都是一种被鼓励的特质。
我们没有办法选择人生的起点,所以我们无法随心所欲地过上自己想要的日子。但我们可以选择“用什么样的姿态生长”。这是我们生而为人珍贵的权利。为了让你自己的人生变得尽可能的更好,也为了整个社会的不断上升,让我们一起做个兽系青年吧!
做什么佛系青年,做一个兽性青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