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基础》第135页136页。
三、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技术
首先,治疗强调的是技术的灵活性。
大多数治疗采取唔谈的方式。
1. 罗洛.梅写道:弗洛伊德的治疗实践是对的,但他解释实践的学说都错了。
以移情为例。并非病人把他对父母的情感转移到了配偶或治疗者身上,毋宁说,神经症病人的心理发育在某些方面从来也没有超出婴幼儿特征性体验所局限的诸形式。因此,后来他用看父母的那副歪曲的眼睛来看配偶或治疗者,也就不足为奇。
2.是什么使阻力这一现象成为可能呢?回答是,病人有把自己沉溺于人际关系世界的过分趋势,这就使他滑进无名者群中而成为“一般的人”,也就否定了个人的独特性和固有的潜能,而独特性和潜能就是某一特定个人的“亲在”。从众心理是生活中阻力的一般形式,甚至连病人接受治疗者的解释和说教,这本身也可以是阻力的一种形式。
3.存在主义把所有动力机制都放在个人亲在的基础上。把病人的存在看做一种独特的亲在,病人的各种行为方式都是可以理解的,也都有了解释。(注:是啥意思,什么叫也都有了解释?)
4.不能把参与跟治疗者对病人温情脉脉的态度混为一谈。参与取决于治疗者坚定地和一贯的把病人作为人对待的根本态度。“病人需要某种体验,而不是某种解释。”罗杰斯是拥有这种才能的一位卓越的治疗者。据说,他能一下子就跟病人的内心世界发生直接的接触,使病人有深受感动的体验。(注:李老师教的“把病人当人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