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共享‖威尔·鲍温:不抱怨的世界
文‖张爱敏
作者简介:威尔·鲍温
威尔·鲍温,美国最伟大、受尊崇的心灵导师之一。
作品简介:
威尔·鲍温介绍了“不抱怨”运动的缘起,介绍了许多平易近人的生活故事,以及温暖恳切的心灵建议,从而引导我们一步步探索我们为什么会抱怨,抱怨如何破坏我们的生活,我们又该如何停止抱怨这种杀伤力十足的表达形式。
本书的核心理念就是任何人和团队要想成功,就永远不要抱怨,因为抱怨不如改变,要有接纳批评的包容心,以及解决问题的行动力。
请对照以下内容,对照一下自己处在哪个阶段。
01无意识的无能。即你对自己的抱怨(无能)毫无所觉(无意识)的。此阶段抱怨就好比口臭,当它从别人的嘴里吐露时,我们会注意到,但从自己的口中发出时,我们却充耳不闻。
——我怨故我在
有意识的无能。即对自己的抱怨(无能)已有所察觉(有意识)。你能察觉到周遭及自己的抱怨。
——觉醒时刻
有意识的有能。即沉默将更经常出现。而沉默比抱怨更有建设性,沉默能让你自省反思,慎选措辞,让你说出你希望能传送创造性能量的言论,而不是任由不安使你发出又臭又长的抱怨。
——沉默与怨言
无意识的有能。即你已经重塑了自己的思考模式,你已经可以“无意识”(毫无所觉)地达到“有能”(不抱怨)状态,你会开始为了最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感恩,就连以前觉得理所当然事也不例外。
——挑战21天不抱怨
我们为什么要抱怨?
其主要原因就是要证明自己更优秀,至少不像某某某那么糟。你在某些方面的缺点与不足,正是我的优点。
我们必须认清一个事实,同类相吸,无论是同样在抱怨,或者同样感恩的人,都会彼此相吸。当你注意到另一个人有某些缺点亦或优点时,是因为自己也有,只是有时未觉察,还处在无意识的无能阶段。即吸引力法则,创造“抱怨的现实”。这就需要我们能做到观照自己,即“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并心怀感恩,善于察觉并进行自我疗愈。
我们抱怨,无非是为了获取同情心和注意力,以及避免去做我们不敢做的事情。就像小时候,遇到感冒或者有其他身体疾病时,我们就可以逃避值日,或者请假回家,窝在沙发上看电视。
但抱怨只能带来暂时的满足,最终将我们的人生拖入绝望和混乱。抱怨解决不了问题,也不会减轻内心苦痛。抱怨只能会让自己的人际关系更糟糕,更招人怨,甚至成为环境的污染者。
请记住,我们抱怨不公平的一切,就是企图在用汽油来灭火,这个世界听到了这些抱怨,反而会带来更多的灾难与厄运。
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运动。有时候,我们的抱怨不仅会针对人,也会针对不同的生活情境,表示我们的不满。而且如果找不到人倾听我们的抱怨,我们会在脑海里抱怨给自己听。因此,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停止抱怨。
天下只有三种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抱怨自己的人,应该试着学习接纳自己;抱怨他人的人,应该试着把抱怨转化成请求;抱怨老天的人,请试着用祈祷的方式来诉求你的愿望。这样一来,你的生活会有想象不到的大转变。你的人生也会更加地美好、圆满。
无论何时何地,不抱怨,学会接纳一切,坚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无论何时何地,要感恩,要善于迎接挑战,勇于挑战。
永不抱怨的人生态度才是第一位的。把坏事当好事办,人生只有快乐,没有抱怨。
唯有好好爱自己,才能成就自己,成就他人,成就社会。
这是一部积极心理学,这是一部幸福心理学。
当我们善于换位思考,把自己当自己把别人当别人,把别人当自己,把自己当别人。于是,就会不断觉察,就会乐于共情、同理,就会慢慢拥抱抱怨。因此,停止抱怨,保持沉默,关注美好,学会感恩,就学会了拥有幸福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