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了一节公开课,我准备的很充分,自公开课的任务安排下来之后,我虽未动手,却也一直在思考着《关雎》这节课。虽然也是在凌晨两点做成了课件,写好了实录,但是第二天上课的时候依然有很多漏洞,《诗三百》符合有问题,六“义”打成了“艺”。今后我要尝试着去做时间的主人,一定把事情提前两天安排好。
我选择的是诗经中的《关雎》,主要从三个板块突破学习:一、朗读,体会音韵之美;二、细读,感悟思想之美;三、比读,学习艺术之美。
还是因为准备不充分,上课出现了一些小插曲的。开始班里面的电脑反应太慢,上课铃已经响了,但是幻灯片还没有出来,我有点小紧张。
平时上课都是让学生们轮流回答问题,没有让他们举过手,所以在课堂上让他们举手回答问题,他们反而不习惯,一个个都呆坐着,课堂气氛不太活跃。可见,平时学习的氛围习惯也很重要。
第三,分明已经下课了,但我还是把艺术手法的那个“比兴”说完了才下课。
反思这节课,其实昨天我想到了要断舍离,要舍弃一些东西,比如双生叠韵,在形式上只需要突破一唱三叹就可以了,因为这是《诗经》最大的特点。在体悟思想之美的时候,简介故事之后就可以直接说翻译,让学生在翻译的基础上再去分析人物形象。第三,已经下课了,把思想说完就可以了,不需要再去说兴,否则,拖堂是最不好的!
但是正如李荣和陈组长所说,这节课确实显得死板了,学生们没有放开,我想到这是孩子们腼腆的结果,但是刚才周校长一说,我觉得腼腆不是根本原因,其根本原因在于我没有为学生创造出《关雎》的意境,学生没有入境,又没有经验,自然无话可说,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经验,无可想像,归根结底学生的问题就是老师引导不到位的问题。
周校长说的真的非常好,他说诗歌是讲究意境的,我们老师应该调动各种资源,引导学生进入到诗歌的情景中去,这样他们在情境中才会有话可说,我想要的答案才会水到渠成。
现在想想,诗歌确实如此,那我们该如何去造境呢?首先,自己要进入情境。抓住意象,意向出现的时间、空间、周围的氛围,在这种大环境之中,主人公的出场,就可以将学生带入到情境中去。
如何让学生进入到情境中去呢?首先要朗读。反复的读,比较读,比赛读,让学生闭上眼睛读。然后通过音乐的手段来渲染,在音乐中朗读,我想这样学生的朗读会进入到一个更高的水平。第三,运用借助多媒体,让学生看着直观画面,去想象去回到已经,第四,让学生成为境中人去感悟诗歌之美,思想之美!
例如《关雎》,可以从民歌导课开始,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气氛。然后老师范读,配着音乐读,小组比赛读,看着画面读,读着读着意境就出来了!再比如《小石潭记》,我之前没有用插图,今天看苗的课件里面有关于小石潭的插图这样学生比较直观就可以想象到周围的情景。今天上的是《蒹葭》学生不了解,那我们可以借助图片,让学生去感受这种意境的朦胧美。总之,我们应该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让课堂贴近生活源头,让学生先有感受的“米”,再谈想像的情境和发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