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记不清村里到底是从何时开始发生了变化,只知道家分了马,有了自己的地,我爹和我娘每天就不用再去集体上工了,而是到我们自家地里去干活,大队部的那个玲也不响了,生产队干部也不在给人们记工分了。我们的邻居们也和我们家的情况一样。
另一个变化也很明显,就是人们比以前起的更早,收工更晚,干劲更大了。有的人家,起早贪黑,有时还带上干粮和水,早晨天还不亮就来到自家地里,锄地、铲草,打点自家地里的庄稼,为了赶活,中午就在地里吃带的干粮,吃完接着干。
地里的庄稼品种多起来。因为我们村是豫北的,秋冬一般播种小麦,来年6月份收割;麦收后,播种秋作物就丰富多了,有种豆子的,有种高粱的,有种谷子的,还有种绿豆和玉米的,不再像以前的大集体,种什么都由人民公社安排,生产队统一布置,统一播种。
地里庄家收获时,也不在统一收了,不用拉到同一个打麦场碾压了。代替的是自家,或几家联和平整出一块场地,把自己地里收获的庄稼拉到场里碾压。收获的粮食也是自家归仓。但与过去相比,每年收获的粮食明显多多了。
收了庄稼后,地里都播种完了,大队会组织放映一场电影。这时候是村里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吃过晚饭,老早就搬着凳子占位子去了。不管放映什么片子,孩子们都很爱看,因为当时没有电和电视,这样的放影也不是经常有的,是有村里有大事要安排时才会放电影。那时电影放映员是公社派来的,全公社二十几个村,只有一、两个电影放映员,一个村一年下来也就轮到两三次,能看电影的机会不多。
夏秋两季收获和播种后的这场电影是必放映的。因为公社让大队安排交公粮的事,通过放映电影把各家各户召集来,讲讲交公粮的重要性和每户按人头交多少,以及什么时间交齐。
支书讲话之前,先放个加影片,一般很短,怕有人家里有事提前回家了。支书讲不讲话,讲什么内容,对孩子们而言,没有关系,我们也不关心,听也听不懂。印象中,支书每次都讲,“种地纳粮,是自古都有的,也是国家政策要求的,是我们农民的责任和义务。公社干部、村里孩子上学、国家建设,都得需要我们农民纳粮提留”等等,中间还提到联产承包责任制,反正我当时也听不懂,只顾和小伙伴们疯一样的跑来跑去。
村里还允许村民利用闲暇时间搞富业了,鼓励大家养猪、养羊,村里还时不时来个走村串巷的小贩,有收粮食的,有卖针线包的,有理发的,有修理盆碗的,比以前热闹多了。
我们家也一样,养了五六只羊,我和妹妹成了小羊倌,每天放学回家,就到地里薅草、放羊,秋天还要用竹签串杨树叶,以便冬天给羊吃。
我爹也学别人,去外地收小羊羔和大点的羊,然后宰杀后卖羊肉、羊皮。当时,我们邻村有收羊羔皮的,也不知有何用,很多人都给他送货,包括我爹。后来,他又干起了收豆子生意,走街串巷收一袋子,然后到集市上或不产豆子的村去卖。
总之,当时的农村真是与过去不一样了,人们像一下子打了兴奋剂似的,突然就活跃起来,充满着干劲,对过好日子有了新盼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