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夏,因为“皮薄馅儿大”,剖腹产了老大。
2016年冬,没什么悬念,我还是剖腹产老二。
第一次生产时懵懵的,什么都不懂,带着几分无知者无畏的感觉,稀里糊涂就过了。
第二次生产,觉得很有必要记录一下过程,给自己纪念,给他人参考,故有此文。
在正式记录之前,先说说自己的感受:剖腹产和顺产怎么选?
(我们通常讲剖腹产,医学上应该称为剖宫产。不计较了,你懂这意思就行。)
待产包我生老大时胎儿过大、胎位不正、肚皮太薄(使不上劲),因此选择了剖腹产。二胎因担心子宫破裂,选择了提前一周剖腹产。
下面记录详细内容。
一、剖宫产入院准备
怀孕37周即可称为足月,根据主治医生的建议,我得提前剖,在她划定的时间范围内(37-39周),简单测算了一下八字,定下了迎接老二的日子。
一边祈祷宝贝淡定hold住(二胎多数会提前报到),一边开始准备入院包相关物品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提前两周就开始预备,零零散散装了四大包,以防万一发动,随时拎着就可以走。
二、入院当天准备
首先,彻彻底底舒舒服服地洗个头洗个澡,因为未来的一周乃至一个月,这会是梦寐以求而求之不得的事。
其次,手术前8小时不能饮食(预防麻醉后呕吐堵塞气管),而手术后在肠道未通气(fang pi)之前不能饮食。
第三,是心理准备。坦白说,以前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稀里糊涂地进去,稀里糊涂地出来,没觉得有什么。反倒是后来了解了各种环节的风险,生老二之前心情颇为忐忑,只能用对宝宝的憧憬来冲淡焦虑和恐惧。
三、入院及手术步骤
预约了23号下午剖宫产,依旧是生老大时的主刀医生(市妇幼专家,确实技术不错,刀口干净平整),于是早上7:30带好东西直奔医院。
第一步,找主治医生开入院通知单,凭单到住院部登记,然后办理入院手续+交押金、做基础检查(血检、尿检、B超、心电图、胎心监测等)。之后将检测结果交给住院部医生,并和家属一起签“生死状”——手术风险知情书、输血风险知情书、术后并发症知情书等等。我是个相当怕死的人,摁手印时紧张情绪飙到最高峰,虽然如今剖宫产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再成熟也不是万无一失啊。
第二步,回病房安顿家当,熟悉环境,更换病号服,略作休息。
第三步,术前30分钟,带上1套婴儿装+1张包被+1个纸尿裤,跟随护士到待产室做准备工作:抽预备血(以防术中小剂量输血需要)、插内置针管(便于术后几天多次输液)、备皮(刮去外阴所有毛发)、插导尿管(术后24小时靠导尿管排尿。这个体验真的相当相当相当不舒服,好在只需难受半小时,手术麻醉后就无感了,麻醉药效后过后你也基本习惯导尿管了)。只穿上衣,躺上移动床,挂上盐水吊瓶,出发前往手术室。
第四步,进入手术后,需要自己从移动床挪到窄窄的手术床(真的很窄很窄,翻身就会掉下去)。医生说说注意事项,比如中途有任何心慌胸闷要及时说、孩子取出来后会给妈妈看看男女,之后想睡就可以睡一会儿之类的。然后,男士居多的麻醉师登场(别难为情了,在妇产科觉得害羞时,你只需默默念叨“这就是个皮囊、这就是个皮囊”就好了),让产妇侧身弓成虾米状,摸索脊柱关节找到合适的位置,用非常非常冰的消毒液消毒背部,然后注射麻醉药。此时千万不能动,扎错位置可不是开玩笑的。扎完后平躺,助理护士会把你两只手臂绑在两侧的架子上,同时挂上另外一瓶不知道什么液体的吊瓶。
几分钟内双腿逐渐失去知觉,无法动弹,意识却还清醒,可以聊天放松一下心情。我当时聊的是做手术时得多少工作人员?答案是医生加护士6-8个;宝生每天剖宫产几个?答案是一般2-3个......如果此时感到气短胸闷,是因为平躺太久子宫压迫主动脉导致缺血缺氧,助理会略微将手术床倾斜一下做缓解。等到助理将一个架子横在你的脖子上方,搭上手术布(避免产妇看到医生护士拿刀动枪的画面紧张),主刀医生出场,手术正式开始。
(此处本想配个图,找了n张画面都太血腥,还是算了。)
生老大时我听到了刀子划破肚皮的声音,感觉到了羊水流出来哗哗的声音、用仪器吸羊水的声音(洗牙补牙的亲可以回忆一下吸嘴里血水时的感觉)。生老二时我听到了几个医生同时感慨“哇,幸好提前剖了,脐带绕颈三周”、用仪器吸羊水吸了好久好久(之前B超就显示羊水很多),然后就是孩子的哭声。
终于,医生抱着一个红红的浑身包裹着白色胎脂的小娃娃到我眼前,亮出青青的小丁丁问“男孩女孩”,我回答“男孩”,心里充满喜悦。又等了一小会儿医生缝合几层皮肉刀口,搞定!一对新鲜出炉的母子即将面市。
之后的记忆很模糊,只记得走廊明晃晃的灯光,几个人合力把我从移动床转移到病房的床上,月嫂推着行李走进病房,然后就睡着了。
再次醒来后,早期的记忆全部丢失,从大女儿放学来到医院才有一点点印象。看着他们俩,觉得作为一个母亲,我圆满了。
剖宫产术后8小时是危险观察期,迷迷糊糊地就度过了。最危险的阶段过去,最艰难的阶段来临。
四、产后五大难关
1. 产后第一难——刀口疼
这就不用详说了吧,从最里面的子宫到最外面的皮,像缝衣服一样总共缝了几层,能不疼吗?
2. 产后第二难——宫缩疼
孕前子宫如鸭梨,经过280天长到西瓜般大小,产后又要在短短几天内从西瓜收缩成鸭梨,可想而知真是“鸭梨山大”。腹部压着沙袋;每隔几小时护士过来用手压,每次压时都感觉大量血从下面流出来;整瓶整瓶的缩宫素吊瓶挂着打。
术后第一天有镇痛泵麻醉(一个小瓶子装着麻醉药品,连接在手腕针管上,每隔十几分钟自动注射一点麻醉药),还能hold住。第二天起镇痛泵渐渐失效,就全靠意志力了。那种痛和分娩阵痛是一样一样的,就像用根棍子把肚子盆骨慢慢撬开,整个腹腔连带臀部大腿都有痛感,男同胞或未生育的姐妹可以想象一下绞肠痧的感觉,有一点点类似。
3. 产后第三难——泌尿系统不适
24小时后拔掉导尿管,第一次自己排尿的感觉和插导尿管一样不舒服。尿不出来的时候得听听水龙头流水声,即使尿出来也容易有尿不尽之感,处理不慎就容易发展为尿道炎、尿潴留。虽然不怎么痛,难受程度却一点不比前两者轻。
4. 产后第四难——肠道问题
手术会影响肠道活性,所以必须在排气(放屁)后才可以进食。排气时间因人而异,生老大时非常快,6小时排气;生老二时非常慢,3天排气。期间一方面腹胀,担心肠粘连,另一方面只能喝少量汤水,饿得够呛。我妹当年生孩子时用了4天排气,虚弱得手都发抖。
排气后第二关,便秘。通常术后3-4天排便,我二胎足足拖到第6天,对一个产前完全没有此类烦恼的人,这个体验也相当不爽。(要加快进度,一是忍住刀口疼痛多下床活动,二是吃多吃蔬菜水果,三是自己揉肚子,四是用开塞露,五是看运气。)
第三关是让人难以启齿的痔疮。你懂的。
总之,作为一个从来不便秘、几乎没有痔疮之忧的人,在短短几天内一一经历,那酸爽,不提了。
5. 产后第五难——涨奶
生老大前我特意提前半年开了胸部保健套餐做疏通,而且下奶慢一点,前一周都不够吃,基本没有遇到涨奶问题。原本以为二胎也是如此。岂料产后第三天中午喝了半碗丝瓜鲫鱼汤,当晚就奶量爆棚,又因为乳腺不通,打结成块,于是终于体会到了传说中比生孩子更痛苦的涨奶疏通经历。
月嫂按摩,我嚎叫;医院机器通乳,没效果;医院人工通乳,我再嚎叫;月嫂再按摩,我再嚎叫;最后不得不请了专业催乳师上门,才勉强挺过去。我算是比较能忍痛的人,刀口痛宫缩痛都没哼几声,唯独这个通乳按摩,嚎得自己都不好意思了。
此外还有各种小痛苦,比如针管内置几天,手臂都青了肿了;比如每次翻身/起床都跟上刑一样,得先深呼吸几口做好心理准备;比如奶头被娃吸破了,连血带奶接着喂;比如咳嗽打喷嚏或者笑得厉害了必须捂着刀口怕崩开;比如睡觉保持2-3小时一醒喂奶的频率;比如久卧在床,睡得浑身骨头疼;比如看一会儿电视手机就眼疼,不看又实在无聊得很;比如想念老大......
我和小二哥两次的经历让我总结出三点:
1、女人生孩子真不容易。
2、剖宫产比顺产更可怕。长痛比短痛更遭罪。
3、不要用一胎的经验去猜测二胎!比如我第一胎轻松绕过了泌尿系统、肠道系统、涨奶三关,第二胎则是一个不落地“享受了全套服务”,真的有死去活来、死里逃生的感觉。
但是,痛过之后,看着这两姐弟的小脸,又觉得一切苦难都是值得的,如果时光倒转到从前,我还是义无反顾会生下他们(但也许会尝试顺产)。这应该就是大家常说的女人至柔至刚、痛并快乐着和女人为母则强吧。
谨以此文纪念这段经历,于自己是深刻而有意义的回忆,于女同胞们或许可供参考,于男同胞们或许可以一窥作为母亲的不易。
题外话
感情是相处出来的。
太容易得来的东西往往被忽视。来之不易的你才更加珍惜。
男人只需在肉体的欢愉之后播下一粒种子,无法想象女人在280天的怀孕过程、痛苦危险的生产过程、无私付出的养育过程中对孩子倾注的一切,所以也很难体会为什么有了孩子以后,妻子会将那么多的精力和爱都给了孩子。
谁带的孩子跟谁亲,反之谁越带孩子就越亲孩子。正是在给他/她换尿布、喂奶、洗澡、拥抱、聊天、讲故事......的过程中,才会激发爸爸们更多的父爱。
所以,请不要用我很忙、男人天生不会带孩子、这种事应该妈妈管之类的理由,缺席孩子的日常生活,更不要成为“隐形爸爸”!
诚然,应该有分工。(不记得哪个国家有规定,父亲给5岁以上的女儿洗澡是犯法的。)父亲可以少一些对孩子吃喝拉撒生活琐事的照顾,但高质量的陪伴、精神上的陪伴、教育、游乐、运动、社交……这些方面父亲参与得越多,越有助于孩子性格的养成,让他们更坚强、勇敢、大气。
愿越来越多爸爸和准爸爸们能够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