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是打印机,观察和思考是电脑主机,内容还是主机决定的。打印机要更新升级是比较容易的。上面那套的训练会训练出很好的打印机,但是没有主机还是没有用。
道就是具有普遍性的原理,规律,方法等等。
自主的前提就是对于“道”的兴趣,
我经常谈把孩子培养成自主学习者,自主的前提就是对于“道”的兴趣,对于“道”的把握。
可这个懂,并不是你读了一百遍自然就懂的结果,而是因为随着生活阅历和知识的增加,你的理解
能力提高了。
如阅读困难,书写困难,记忆困难,注意困难等等。
到最后,他很清楚自己喜欢做什么,他所选择的终生职业既是自己想做的又是他擅长的。叶子说可以
预见这个同学将来在他们专业领域内一定会做得非常好。
叶子缺失的似乎是对生活的热情还有目标,
父母得学会早早放手,让孩子尽早学习为自己打算,为自己的未来做选择,即使他们暂时选错了,以
后随时都可以修正过来,因为孩子会从中学习到为自己负责的能力。孩子只有找到自己的真正兴趣所
在,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有能力主导自己的生活,才会真正生活得幸福。
这种记忆没有经过大脑的深层次加工,只停留在浅表。
实际上现代意义上的幼儿教育有百年历史,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还没法像成人那样进行逻辑思考与系统思考,所以必须借助情感与动作来帮助认知和记忆。
对人类来说,如何保护我们作为生物天赋的知觉能力不快速衰减就是维持人类创造性唯一有效的方法
每天一到两小时,一年四季不间断,持续数年,可以做多少事情!但对于很多学琴的孩子来说,可能
仅仅达到一般的能够演奏的水平。对于那些根本没有可能从事专业演奏的孩子来说,为什么不能把学
琴的压力减轻些,把更多的精力用在自己善长而又有兴趣的事情上呢?
我读这些著作时发现,与那些流行育儿书不同,这些书几乎没有否定惩罚的。区别只是,如何惩罚
,怎么操作更为合适。
我们后来反思,在孩子处于深度睡眠时,我们强行把他弄醒还要赶下床弄到厕所,这样做很可能影响了他的睡眠质量。不仅如此,在反复唤他不醒时,我的态度自然也不会好,尤其在他反复出故障时,比如叫他起床撒尿后,他坐在床上不声不响的就尿了,还有一次居然把尿全浇在了书架上。孩子夜里总是迷迷糊糊被弄醒又看不到一张好面孔,心里肯定不舒服。
6、暑假的英语课。虽然T在暑假之前就开始眨眼,但暑假每天1小时的英语一对二肯定没起到好作用。英语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的孩子,家长也经历了从人工设计到自然发展的辛劳过程。女儿把她原来活跃、灵动的心收起来子。从她心里把那两个词赶出去了,她将接受别人给她的标准,来谨慎地使用词汇,她以后可能会像收音机一样的说话。那天,她按老师的要求把那错改了十遍。我的标准答案,放弃独立思考,也是孩子变笨的一个典型表现。
如果碰到一个事情,只考虑一个方面,缺乏考虑另一个方面的意识,这就是典型的一元思维了,是缺乏辩证思考的体现。还是理解力。在理解的基础上,
学习的根本还是理解力。
而那些缺乏理解的阅读和记忆,往往如浮萍一样,只能在记忆中留下浅浅的痕迹,
一个关键因素,是看这种兴趣和痴迷是否是针对一项积累型的事业。
把未来的前途建立在打游戏上,是一种类似赌博的做法。所谓赌博,就是小概率的事情。是努力也未必有收获的事情。
所以在给孩子职业建议的时候,建议不要选择那些赌博性的行业,不确定性太强的行业。
尽量建议孩子从事积累型的事业。所谓积累型的事业,就是一分辛劳一分才,
一切知识都让孩子从书本或老师的讲授中直接得来,这显然是不妥的。但是,一切知识都让孩子通过自主探索中去发现,显然又不大符合实际。
读书未必是唯一的人生选择。有些人喜欢搞收藏,搞手工,搞园艺,厨艺,文艺,也会成就有趣有意义的人生。
一个人在宇宙中观察地球,不难发现它是一个圆球。这就是站高一线的好处,容易看到事物的本质
什么人能够走出迷途?首先就是要有一种强烈的找到路的愿望。
创造力是怎么来的?正是来自从低级思维到高级思维的积累。
中国未来的社会形态不大可能发展成西方那种橄榄型或者菱形,中国社会的形态更大可能是金字塔我们的国家在转型,需要更多的孩子站在金字塔上,
智商主要体现在工作记忆、空间思维等能力上。在奥数和空间物理等学科比较重要,这些学科常常要求一个人不借助工具去想象一些图形以及数量关系。但这些学科之外的大多数领域,
一个只会被动学习的家长,他在辅导孩子学习的时候,多半也会用被动学习的方法。
我们家庭教育网校的一个主线,是把孩子培养成自主学习者。怎么培养?首先请每个来网校学习的家长成为自主学习者。
试卷考不到的,社会一定会考到。
首先,任何历史事件都有原因吧。而原因呢?又逃脱不了如下种种: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国际原
因,国内原因;本质原因,表面原因;内因,外因;长期原因,短期原因;历史原因,现实原因;主
观原因,客观原因;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主要原因,次要原因;政治原因,经济原因,社会原因;
量变,质变,导火索,...... 其次,任何历史事件都得有过程吧。这个过程就是人物,时间,地点
这三者组成的网格。第三,任何历史事件都有结果吧。无非是,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国际,国内,长期,短期,直接,间接诸如此类。
这个兵法上讲叫步步为营。着急往前赶,这个兵法上讲是孤军深入。要步步为营,而不是孤军深入。
这个世界上获得一个能够吃一辈子的手艺都是非常非常难的。
如果分数是建立在正确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是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个别小考试
的得失并不重要。
逻辑型的学习对象,最重要的是背后的逻辑,搞清楚背后的逻辑,往往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程
序型的学习对象,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程序和流程,然后加以反复训练。
家庭应该成为孩子最坚实的堡垒。父母应该为孩子遮风挡雨,而不是雪上加霜。如果家庭不能成为孩
子的避风港,你想想,孩子们又能逃向何处呢?
要想让世界这部大片保留住悬疑色彩,我们一定要尽可能避免成为那个剧透者。你心里有答案,一定
要憋住。同时,可以一点点的给孩子释放出思考的线索,给一点点剧情提示。这样做,也可以保持这
部大戏的可看性。这不正是启发式教学的真谛吗?
时间也是有力量的,时间的力量在于它是不可复制的。
我希望这组照片能够给你启示。能不能坚持做一件有积累的,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事情?这件事情可
能是:坚持做一件有益他人的事情;坚持研究一个project;坚持记录一样东西;坚持采访一个
事件;坚持描写一样东西;坚持学习一样东西;这样的事情,坚持若干年,时间会带来力量。
如何把孩子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并引导孩子坚持,再坚持......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重要问题。
如果我没有过人的天赋,那么,就请时间赐我力量。
我希望每个家长都能够像这位家长一样从小圈子走出来。转变一种思维方式,即,看到孩子的问题,
首先去想“我应该想什么办法帮助孩子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去想“孩子为什么自觉性这么差,看
来今天又得好好说说他了。”
们实在是个不大喜欢抽象思考的民族。人的远见卓识是从哪里来的?正是从抽象思考而来。
有一个故事,一家工厂的机器坏了,请来一个专家。专家到了工厂,敲了几下,然后在一个地方画
了一个圈,说这个地方坏了,随后开出了一万美元的报价。有人不解的问:你画个圈就要一万美元
,也太贪心了吧。专家说:画一个圈一美元,知道在什么地方画圈9999美元。
真的背后是探究与质疑。善的背后是善良与美德。美的背后是和谐与美好。
即时强化原则电子游戏在这方面做得很到位。孩子完成一个任务,立刻就会有相应的奖励,或者是
一句赞美的话,或者是一个虚拟奖品,让孩子们欲罢不能。
既是思维工具、交流工具,也是智力工具,学外语工具,所以其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数字能力”、“言语能力”、“逻辑能力”与“空间能力”这四项被公认的智力指标。
脑科学的研究发现,孩子在高度紧张的情绪下,大脑会分泌出一种可杀死脑细胞的激素。另外,情绪
上如果高度紧张,大脑的供血就会主要集中在主管情绪的脑干区域,而减少对于认知区域的供给。
脑科学的研究发现,孩子在高度紧张的情绪下,大脑会分泌出一种可杀死脑细胞的激素。另外,情绪
上如果高度紧张,大脑的供血就会主要集中在主管情绪的脑干区域,而减少对于认知区域的供给。孩
子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无疑对智力的发展是不利的。
其实,如果真的喜欢的话,学习越紧张越会练琴,因为这可以放松神经,音乐本身不就是要起到这样
的作用吗?
孩子自身的生命体验。
实际上,许多费心型的孩子是完全可以在家长的努力下转变成省心型孩子的,但由于一些家长采取“
省心”的方法,反而会造成费心型孩子的问题更加严重。形成恶性循环。
独立性不是“不管”就能培养出来的,跟孩子的能力有很大关系,孩子的能力强了自然独立性就强了
如无意识学习,聊天中的学习,游戏中的学习也是一种学习。
学习习惯,思考习惯,行为习惯,兴趣、人格、价值观形成的阶段。我们的孩子在长达六年的时间里
,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要不断丰富自己的头脑。
真正的成功是让孩子在从事某一职业时感到幸福。
创造力是没法直接教的,可以教的是技术,可以练的是技能,所以基础教育阶段主要是为创造力打基础。
创造力并非什么具体的技能,而是知识、经验、技能积累到了一定程度,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形成的
一种能力。很有点像我们常说的“集大成”以及厚积薄发。而根据天赋、机遇、环境的不同,人们的
创造力也有强弱之分。
主动学习的人,大脑就像一个永动机,每天都在自己着迷的领域中思考,探索。每天都在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他的思维是连续的,甚至做梦都在想自己日间思考的问题。大脑永不下班,就像24小时都
在营业的商店。
开设这么多学科不是为了让孩子记住更多知识,而是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游戏机的确能够起到保姆的作用,让孩子老老实实的呆着,可这种消磨时间的方式: 会错失寓教于乐
的机会;会错失发现孩子爱好、兴趣、天赋的时机;最重要的是,会让孩子失去对于时间的尊重和
爱惜,进而丧失进取心。
小时候如果没有养成惜时如金的意识,成人之后也很难做到。
更何况,游戏不仅仅消磨时间,也消磨意志。让没有进取心的孩子更加没有进取心。
学习中有一个对成绩影响较大的因素就是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就是对自己能否胜任一个任务做出
的预测和判断,简单说就是自信与否。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觉得自己是最好的。慢慢的,经过无数次考试,无数次老师给予的评价,学生
对自己开始有了定位,觉得自己就不是学习的料。越习得无助感,简单说来就是做事情消极应付,疲疲沓沓,死猪不怕开水烫,破罐子破摔。这种孩子不
会主动解决困难,而是一味等着别人的帮助。
这些具体的方法属于“术”的层面,你需要从“道”的层面来理解、应用,然后才能举一反三,道生
一,一生二……这样,一个方法就可以衍生出更多方法。
历史其实也不是孤立存在的,由历史故事又可带出地理的,科学的故事。对
如果你把历史定位为故事,孩子对历史不感兴趣是不可能的。
如果你把历史定位为故事,孩子对历史不感兴趣是不可能的。儿童学历史的根本目的是让头脑丰富,
而不是过早塞入一些枯燥的事实。由生活切入,逐渐引发孩子的探索欲,让孩子喜欢上历史,爱上探
索,这是儿童时期让孩子接触历史的根本目的。
美国是知识经济社会,创新、创造、创业、创作、创想、创意...所有跟创沾边的在美国都大受重视
。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创造型产业一直是很不受重视的,引进,模仿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策略。
其次,许多家长和老师并不懂得这类聪明学生的宝贵,不仅不创造条件帮助他们成长,反而会有一种
打压与改造的心态,想把这类学生改造成执行型的学生。一方面,这种改造是很难成功的,另一方面
,在改造的过程中,同样大大消耗了这类学生宝贵的智力资源。
从广义的IT技术来说,美术、音乐都是基本功之一。
如果将学习与其他人类活动进行类比,我更愿意将其比作经济活动。的确,学习活动与经济活动有许
多类似之处,一个本质的类似就是两者都要讲究投入产出。
学习也是有成本的。这个成本也包括时间成本,货币成本,机会成本,沉没成本,甚至健康成本诸如
此类。
效率的本质就是成本与投入的控制。
人类的一个高明之处就是能够进行抽象思考,能够从他人的经验中吸取营养和教训。也就是能够间接
学习。
而我们目前学校搞的应试教育,本质上不是一种能力教育,当然更不是素质教育,而是应试教育。当
然,应试也是一项重要能力,但应试能力对于就业,成才来说仅仅是一个环节,现在单靠考试就能获
得很好职位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考试只是一种参考。
孩子的课余学习时间还是很宝贵的,在这里浪费一点,在那里浪费一些,孩子们用来学习自己感兴趣
,能胜任的学科与项目的时间就少了。
他发现女儿喜欢历史和军事,他就鼓励她广泛阅读。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可以和父亲讨论交流,建立了
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思考力。作为一个成功教育孩子的父亲典型,这位父亲还被某小学要求在学校里发
言。
视觉艺术的基本功远远不止画得像不像这些,还包括艺术品味的熏陶,艺术史知识,各种艺术门类
的认识,有志于让孩子在艺术方面有所发展的家长不妨将这个大纲收藏一下。
我的教学经验是,不要试图直接教方法,这样做,方法本身成了灌输对象,效果很不好。最好是在
具体任务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究竟什么方法最适合自己。这是发现式学习的妙处所在。
杜威、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皮亚杰、维果茨基这些大教育家置若罔闻。
前额皮层出现第二波女孩在11岁,男孩在12岁。这个时期大约是青春期的早期,因而青春期的早期是
脑逻辑思维发育的重要里程碑,在这个时期,大量早期形成的突触没有被组织到功能回路中去的那些
将会被剪除,那些不经常使用到的皮层功能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消失,其中包括儿时的记忆。儿童在5
到6岁时就会形成许多早期的记忆,但它们会在成年的早期失去。
最近发展区的理论,量体裁衣,量身定做,循序渐进。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最大的区别也是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个性化。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虽然最符合学习规
律,但在学校实现起来会遇到比较多的困难。因为每个孩子的基础是不一样的,
那种脱离生活、脱离语境的集中识字法,短时间内让孩子去认2000、3000的生字,往往严重超越孩子
的最近发展区,属于大跃进,赶英超美的做法,除了增加孩子的负担,浪费家长的金钱,破坏孩子的
兴趣,对孩子的能力提升并无实际的好处。
而通过这种识字法开发的所谓阅读能力也并不是真实的阅读能力,
什么时候语言会发生?按照语言学家索绪尔的说法,是孩子能把声音与意义结合起来。
对成人来说,由于具有抽象思维,很容易搞清楚那个月亮的字不是真的月亮,是个符号而已。
但对于不会说话的婴儿来说,搞不清这区别,思维却会发生混乱。
让孩子主动探索是最重要的教育内容。但是,也许因为这种主动探索活动缺乏可供盈利的模式,所以
商家们都讳莫如深。相反,由于让孩子被动学习可以开发出大量的盈利模式,比如动画啊,音像啊,
画册啊,卡片啊,诸如此类,所以商家会不遗余力的宣传这些产品,发明出各种似是而非的理论来说
服你购买。
对话的关键就是“对”字,而不是老师讲课一样单方面的讲。要不断启发孩子问问题,思考问题,回
答问题。孩子提出问题的时候,不要照本宣科给孩子念一段标准答案,而是通过对话启迪孩子去思考
英国每日邮报的文章说,视频游戏会损害孩子的大脑。因为强烈的光线变化和快速画面的切换,会让
孩子的注意力跨距缩短,通俗说就是更难集中注意力。
因为电游主要刺激孩子的逃避与争斗的脑区,对于认知能力的脑区没什么作用。
还证明一件有意思的事,把孩子抱在妈妈的腿上,带上各种测量仪,各种仪器,指标、呼吸、心跳频
率、皮肤电,皮肤汗腺分泌等各种各样的仪器。给孩子讲一个故事,
很多项研究证明,取得成就的名人他们往往跟父亲的关系非常密切。成就比较低的人与父亲的关系比
较疏远。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也与父子关系有关。父子关系比较冷淡,孩子在数学和阅
读理解方面就比较低,在人际关系上有不安全感,自尊心也比较低,常常表现出焦虑不安,不容易和
别人相处。
不能说你为孩子买了东西就等于完成任务,这样的家庭教育是不可能成功的。而一定要花时间与孩子
一同学习和游戏。幼儿期要发现保护孩子的内在兴趣和动机,保护他们的自发行为,培养他们的目标
感和方向感。
目前,就早期教育的必要性而言,学术界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即早期教育有用。但是,如何进行早期
教育?早期教育进行到何种程度才有效果?这些问题仍然非常混沌。
阈限的猜想。是说大脑受到的刺激到了一定程度就不会对其发育产生帮助。
入学前的这段时间是发展基本的运动技能、语言技能以及其他终生受益技能的最佳时期。
除了要掌握大量的知识和能力之外,儿童还必须形成自信的态度和性格。他们需要理解要取得成就必
须付出努力。比如,作为学习者,他们应该有好奇心,对自己要有自信心,再者,在一个高度多元化
的社会和世界当中生活,青牛需要形成一种积极的认同感,对于那些观点和经验与自己差异很大的那
些人要学会容忍。
不幸的是,这样的父母比比皆是,尤其在中国。中华文化本来就缺乏超越性,中国父母又望子成龙心
切,至于成的到底是什么样的“龙”,其实心里并不很清楚,只是模模糊糊觉得要有出息。“出”在
哪里呢,是要做大科学家、大思想家、大艺术家吗,好像也不一定,那种东西没法判断,得有个更直
观、更实际的标准,那当然就是有钱。所以我们的教育从一开始就是和饭碗挂钩的,父母督促子女学
习,为他们考大学、选专业、找工作鞍前马后地奔波,辛苦非常,意义渺小,永远只能受制于人。
对于思想性、艺术性极高的经典作品的理解,不仅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和逻辑能力,更需要丰富的阅
历滋养出的深刻的洞察力和领悟能力,孩童根本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人类接触东西产生的第一印象是
最深刻的,神童们初读经典时产生的粗浅的理解将难以抹去,这会大大妨碍他们成年以后对经典的再
理解。青少年更适合接触轻松优美的短篇作品,以培养美感,
这些能力无法像知识那样灌输进大脑,只能在经年累月地与外物、他人和自己的内心打交道的过程中
自然而缓慢的长成。
在我看来,人与社会的关系一般有三种状态。 1、与社会疏离,像提摩那样放弃长大。 2、被社会异
化,奴化,没有自己的时间,只能被迫谋生。 3、与社会和谐共振,在社会中找到人生的意义。
按照龙应台的说法:第三种状态中,工作本身是有意义的,这种工作不会剥夺我们的时间,不会剥夺
我们的生活。我们会从中获得成就感与尊严。而成就感和尊严,会给我们快乐。显然,第一种和第
二种状态是两种极端,都是不可取的。我们要追求的是第三种状态。而第三种状态怎么才能得到?
这样的状态不会凭空而来。一个前提就是你得让社会需要你,其他人需要你。更直接一些,你的雇
主需要你,你的客户需要你,你的读者需要你,你的观众需要你。而成为一个社会需要的人,学习
,进取,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一元思维,自私自利,二元思维,利他或者取悦别人,多元思维,看起来自私,但可能对社会有更
大裨益;看起来无私,但可能对全局有危害。
们必须认为这只是她们成长过程中的一种现象而已;
不是本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