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考试,应对考试,不对吗?
还有其他选择吗?
不论是今年高考,还是18年后高考,都是“高考”,中国最重要的考试,最著名的考试,最公平的考试,最让千千万万家庭紧张的考试。
人生大事头一件。
独木桥对面的人都看起来云淡风轻,独木桥的这一边都是紧张的团体。有的人从独木桥上摔下来,不再上桥,有的人用余生继续一次次继续爬上去再摔下来,爬上去,再摔下来,也有人从来不走独木桥,坐船或者飞机过了河。
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坐船过河,不是每个人都机遇坐飞机过河。
大部分仍然要走独木桥。
怎么走过去,有专门的人教你技巧,方法和经验。
不断演练,为了过桥,普通中国人需要准备18年,考场上真题会这样出“给自己的18岁写点文字吧。”
“说说你的高考吧。”
十八年的青春都在这一场考试上,要孩子们写他们的18岁,能在这么重要的一刻举重若轻地写出来好文章的必然寥寥无几吧。
还有的题目是“给刚上高中的学生们写一些你的经验和建议”
言归正传,为何Ellen又和大部分老师做法,想法不同,难道应试,应考不对吗?Ellen每天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围绕提高孩子们的应试应考能力,不论是中文写作还是英语水平培养,Ellen有什么资格说应试呢。
说两个活例子
朋友的孩子高考前离开了学校,原因是:不用参加高考了,被中国一流大学提前录取了。
Ellen,你疯了吧,这样的孩子全国才几个,我们一般人怎么能比?
好吧,第二个例子
Ellen大学里经常逃课,而且必须要逃的课就是:英语。
原因:大学英语主要讲四六级试题,教你如何考过这个必须要过的考试,那个时候百分制,有的学校要求考40分以上,有的要求考50以上才给毕业证。那个年代四六级证书是60分以上才发。
每年到底有多少大学生没有通过四六级英语考试。而整个大学时光,甚至大学毕业后很多很多年还会念念不忘自己的四级没有过。
那年也是特殊年份,有特殊事件导致Ellen的四六级同一天考试一起通过了,所以大学的英语课我就没有必要上了,因为已经考过了就不必再听应付考四六级的内容,不逃课怎么办?
逃课干什么?
去其他大学听想听的课,去自习看想看的书,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时间的空余会逼着你思考接下来做什么。
逼着你思考自己的时间,学习内容和方向,安排自己的事情与自己。
那位不需要参加高考的孩子去哪里了?
其他人在准备高考,他已经提前大学开始了大学生活。
人生就是这样,培养自己的孩子和自己拥有高于考试标准的能力,而后会拥有更多时间和能力,更多选择,更多能力。
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被提前录取,他能被名校抢,那也是他曾经付出过很多很多很多课余时间钻研奥数,全国奥数第一能有几个呢?
一次通过四六级没有那么难,但是也需要长期的积累,不需要上任何辅导班,做完四六级十年真题只需要从图书馆借一本旧书,再用15天就可以解决让很多人痛苦4年的四六级,那么在做真题之前需要什么能力?自我培养,自我发觉,自我训练的能力。进入四六级考场前和出考场后,Ellen都在阅读同一本发黄的英语原著,考试只是一个小驿站,爱英语的人不会因为考试就觉得自己了不起和达到了什么目的,因为爱英语的人的终极目的就是没有目的,享受学习英语的过程,享受文字和语言的美好,而已。
不怕考试,不是什么都不做。
不为了考试而考试,家长需要培养孩子们对生活的热爱与真实的兴趣,所有学科都与生活息息相关,为何文学作品变成课本,变成考试题目和压得喘不过气的分数后,学习就索然无味了。
Ellen问高中小尖班的学生“高中英语书,你觉得怎么样?”
一个学期高中英语老师就飞快地讲完了两本必修课本,哪里有什么语言美不美,都是知识点,考点,分数,名次。
“我没怎么看过书。”孩子没有机会真正看书,能把老师的进度跟上就不错了。
分数都丢了,名次都这样了,谈什么语言之美呢?
孩子的压力,我们怎么办?
只有走在最前面的人最轻松,走在中间的人被夹在中间,最后的人拼命地追,怎么感觉永远也追不上啊。
这就是教育的现实。
培养孩子,要尽早。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的内容:
我比短文理解的更深更广,我不是为了应考才专门准备的,都是无意的——我的朋友里有自闭症母亲,短文阅读里的内容,我能很好理解,直接理解。自闭症孩子不是冷僻的内容,如果你关注这个群体,曾经因为自己的社会意识去了解,你不需要死记硬背,也不会忘记。
美国冬天的大雪与铲雪,我和之前的美国同事共事的时候,他讲过这些亲身经历,在遇见完形填空,我都理解。
高考所有作文题目,Ellen觉得都可以轻易下手,不需要高分模板和套路,因为我有自己深入成熟的思考能力,有自己的观点,看法要完整表达出来,不是为了做题才积累生活观察的,是生活观察与积累远远大于考试的范围,而是你出的题碰巧我都有想法。
不是我们去找考试题目的套路,而是我们的知识框架远远比高考大,高,深,远,是他们出的题来碰触我们的知识框架边缘。
这就是主动学习和积累,而不是被动应考。
让孩子拥有批判思维能力,有社会意识,不需要每天看新闻,不需要背名人名言,不需要引用他人的话显得高级,自己就有高级的思维能力,这些就足够了。
Ellen告诉孩子们:
你的语言就是最好的,不要背作文,要写自己的文章,自己的作品。
你的生活就是最大的宝藏,不要怕没有东西写,Ellen相信你,有很多可以写的内容,可以写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