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要迟到了,孩子哭了着抱住你不让走,声嘶力竭的哭声和满脸的泪水让人十分心疼,到底走还是不走?
一咬牙走了,一想起孩子满脸的泪水,这一整天都十分难过、愧疚;
又或者不管迟到那码事儿了,抱着娃又是哄又是亲,结果小家伙家就是不开晴,妈妈于是更加烦躁不安……
这样的情景相信小宝宝的妈妈们应该不会陌生吧?这里我就想谈谈宝宝3岁之前的分离焦虑。
这一阶段通常除了父母以外还会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或者保姆来帮忙照看。但是即便如此,如果孩子最亲近的人仍然是妈妈的话,在分离时刻仍然会产生剧烈的抵抗情绪。我也曾经为此十分困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之后,我总结了以下3步是比较有效的,跟我有同样困扰的妈妈们不妨试一试。
第一步:提前告知行程
这是为了让孩子心理有准备,但凡心理有准备的事情就不容易激起剧烈的情绪。
那么提前多久呢?我一般的做法是最晚提前一天晚上睡觉前跟孩子交代我第二天的外出计划,有时会重复一到两次提醒她,以防忘记或者没有理解。第一次的说的时候,尽量说的详细,孩子小的话还可以配合图片和视频进行说明。孩子听的很认真,会说话了以后还会向我提问。当我2次或者第3次再提及我的计划时,她会告诉我她已经知道了,临到出发时就已经丝毫不感到突然,而且没有那么在意了。
第二步:自然的告别,相互约定
离开时要自然的和宝宝说再见,切记不要偷偷溜走,这样会加重孩子的不安和恐惧,使以后的分别变得更加艰难。同时还可以对于妈妈离开不在的这段时间里宝宝打算做些什么跟Ta做一个约定,让孩子提前想象一下妈妈不在的时间里自己独立做什么事情的情景。
例如,
“宝宝,妈妈不在家的话你想做什么呢?”
“搭城堡!”
“好啊,等妈妈回来给妈妈看你的作品好吗?”
“好!”
这样一来有两个好处,一是等妈妈真的离开以后,Ta自己玩彩泥时不会感到陌生,因为这种情景Ta已经想象过了。二是,因为做的是与妈妈约定好的事情,所以即使妈妈不在身边,也能从心里感到妈妈的陪伴,并且会对拿出作品与妈妈分享充满期待。
第三步:回来后说明具体情况
外出回来以后,不管上班还是其他什么事情,都记得要给孩子一个交代。可以和Ta聊聊你今天都做了什么,遇到什么事、什么人,也可以给Ta看看照片或者视频,这样可以给孩子这样一种感觉:妈妈在按照和我的约定执行,她也会按约定回到我身边来。如此反复,会加深孩子的安全感,让Ta感到我们说的是实话,值得信任。
这里面需要注意的有两点。
一是,不要以为孩子小听不懂就不说或者含糊其词,避免只告诉孩子“妈妈有事”、“妈妈出去一下就回来”,而是尽量具体一点。我记得我家宝宝还只会说两三个字的时候,有一次我外出和读书会的朋友们聚会,我告诉她说:“妈妈要去和几个阿姨聊聊天,聊聊我们最近读的书“,结果后来姥姥被别人问起我去哪儿了的时候,宝宝居然回答说:“妈妈去和阿姨聊聊天”,说出了一个完整的句子,可见她对我的话有多放在心上。对于2岁以下甚至1岁以内的孩子,他们其实只是不会表达,但是对妈妈的话是可以听懂的,而他们的感受能力更是超强的,这一点我相信很多妈妈们都有体会,所以真的要尊重孩子的感受,不可敷衍。
二是,尽量不要让分离来的太突然,提前计划好出门时间、留出富余,保证可以有时间跟孩子说再见或者亲亲、抱抱,并进行相互约定。关于告别是否需要仪式,我的个人经验是顺其自然就好,不必过于刻意的追求。但是留有富裕的时间,可以让我们自己也不那么焦急、烦躁,而这些情绪是可以被孩子感受到的,也容易传染给他们。
总而言之,我们以为的短暂的分开对孩子而言也可能是艰难的时刻,我们需要正视而不是回避。在这里面感受是第一位的,不管是孩子的恐惧、焦虑,还是我们的烦躁、内疚,都是真实的,如果我们能尽量去提前预防和筹划,那么分开和归来都会变得自然而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