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互+教育·会宁在行动
浅析会宁传统民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作者:马泽龙

浅析会宁传统民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作者:马泽龙

作者: 晴月梦中人 | 来源:发表于2018-07-09 15:47 被阅读1次
    浅析会宁传统民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作者:马泽龙

    摘  要:民居建筑是乡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是劳动人民和工匠在不断改造建筑材料和积累技术经验地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作为人们栖居之所的建构形式,受一定地域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也能够最直观地反映当地的自然资源、环境状况和经济、生活发展水平以及建筑工艺技术。文章尝试从会宁传统民居建筑中典型的土堡和庄窠院落形式以及其中土窑、“一坡水”式房的材料选用和建筑形态等分析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关键词:会宁民居    乡土文化      地域性      地理环境

            会宁地处陇中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梁峁起伏,沟壑纵横,气候干旱少雨,但夏季降水集中,植被稀疏,林木匮乏,历史上素以“苦甲天下”而闻名。这样严酷的自然环境,深刻地影响和制约了会宁传统民居的用地选址、材料选取、空间布局和建构技术,再加上交通不便,外部材料难以运入,人们只能趋利避害地选择各种有利的地形、气候、水源等自然环境因素和可利用的黄土资源、有限的林木材料等与当地相应的建构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创造出了适于人们生存的土堡、庄窠院落形式和建构出了宜于生活的土窑、“一坡水”式房屋的建筑形态,形成了具有会宁浓郁乡土气息和地方风格的传统民居建筑。

    一、土堡

            清末民国时期,会宁兵燹连年、匪患横行,当地富户乡绅为求自保,召集乡民在险要之处修筑的具有集体军事防御功能、生活设施相对完备的堡寨式封闭庄园,这是土堡产生的社会历史和地域文化背景。具有乡民集体防御功能的堡子叫“官堡”,环周开挖护堡壕,由众家合筑,内分几院,一户一院;只有富户乡绅自家居住庄园性质的堡子叫“家堡”,内设套院几院,穿堂过廊,互联互通,也有独门独院的。会宁山川土堡遍布,高大雄伟,墙体厚实,多修筑在山巅之上或高隘险要处,其建筑形式大多是方形的,亦有因地制宜而建的圆形、月牙形以及不规则形状的。土堡修筑采用穿绳索牵扯木椽或木板揽土,石杵夯实的“版筑法”筑墙,高墙上建有稍墙,四角建造有角楼(或堡墩)的高台,它们具有观察瞭望、防御射击的功能。在冷兵器时代,土堡确实起到了保境安民、防御匪患的屏障保护功能,然而火器时代的到来,土堡完全废弛了其防御功能,饱受风雨剥蚀,已然断壁残垣,如今只能沦为历史文化遗迹的符号,亦或可开发其怀旧性文化景观的旅游价值。

    二、庄窠

            会宁庄窠院落形态属于合院式封闭庄园,俗称“庄”,具有防匪防盗,保全家人生命财产的功能,是土堡微型化的演变形态,一户一院,别具乡情。庄窠多选择在地形较平阔、近水源、向阳的地方。择基时先请风水先生勘察,由罗盘定位叫做“下针”,根据主人的生辰八字及山形地脉确定住宅方位及座向,然后择吉日破土打庄建房。庄窠院墙由绳索牵扯椽模内置黏黄土,用石杵夯实,再卸下最下层的椽模,移动到上面重新固定,如此往复利用“版筑技术”夯筑院墙到所需高度,再在院墙上拍成浑圆形的帽土,最后择良辰吉位,进行庄墙竣工仪式即“合龙口”。

            庄成后,按风水先生择定的方位举行仪式开院门、通水眼。庄窠多呈正方形或长方形,亦有因地形所限不拘规格的。房屋布局有四合院、三合院和两面房三种形式,体现了会宁人传统长尊有序、中正厚道的思想以及阴阳五行学说的原理。因经济水平所限,会宁民居以三合院居多,三面建房,一面围墙,平面呈“凹”形,为不规范式四合院。背山面水的一面为主体建筑——上房,为长辈居住之所,兼做祭祖、待客、行礼之仪,比其他房屋高大,台阶亦高,多为三阶;上房对面多修筑花园或建筑下房,向阳的一面建筑多为厢房和粮仓,阴坡的一面建筑多为厨房和磨坊,院中间为庭院,有些庄窠角落还建有耳房(角房),用以存放农用杂物等;有些耳房(基层多为土墼箍窑,顶垫平正)高台上修筑具有观察、瞭望、预警功能的高房;庄院与大门之间有些还建有“月牙门”和“过堂子”,大门之外称“二院子”,有畜圈、厕所与菜园、果园、打麦场等以矮墙相连,称“外院墙”或“罗圈”。

    三、土窑(崖窑和箍窑)

            解放前会宁百姓普遍贫困,长时期的民居建筑主要是土窑,土窑有崖(ái)窑和箍窑两种建筑形态,具有做工简便、造价低廉、冬暖夏凉的优点,但室内比较阴暗,抗震性差。土窑是会宁山区交通不便,木材匮乏,先民就地取材创造性地利用黄土资源的建筑方式,形成了会宁古老、苍桑的黄土文化景观。

            崖窑属于原始先民“穴居式”住所的延续和演进,利用黄土的垂直直立性和强承压性,穷苦人家多在土层深厚的山崖或高埂子下挖凿窑洞,然后和细泥(粉草泥)裹光洞壁、立门盘炕等进行简单的建构,作为避风雨、防群害的栖居之所。今已废弃,多用以储放农具、添炕料、饲养牲畜等。

              箍窑是窑洞住所的进一步发展,在打好的窑基(黄土夯筑的半截厚土墙)之上,请窑匠用墼子和酸泥(粗草泥)砌墙箍窑,装门安窗(多为简单的单门单窗),盘炕开稍眼,窑壁上和甜泥(纯土泥)抹光,窑顶垫草上泥,以利于疏浚雨水,箍窑具有冬暖夏凉、通风透气的特点。庄院里箍窑一般有好几眼,上窑为长辈居住和待客之所,比其他窑高大,炕亦宽大;下窑一般为晚辈居住或存储粮食等之所;此外还有磨坊窑、厨房窑、高房窑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延续千年的土窑建筑形态已完全坍塌没落甚至绝迹,退入历史的记忆,已不多见。

    四、“一坡水”式房(土木结构的土坯房和砖木结构的砖瓦房)

            受经济、交通所限,建筑材料匮乏以及传统建筑心理因素,会宁传统民居皆为“一坡水”式房,即单坡屋顶,俗称“一檐水”,以土墙、土坯、砖石、木椽、木檩、青瓦等为基本材料,形成了土木结构的土坯房或砖木结构的砖瓦房,具有利水性强、采光和保暖性好,通风透气、宽敞明亮的特点。建房破土、立木、上梁、安门、砌灶等必择吉日。土坯房墙体以墼子和酸泥砌墙,砖瓦房墙体部分或全部以砖和水泥砌墙。屋架结构有“平梁全挂椽式”——“一梁两挂椽一檐水”式和“斜梁滚椽式”——“四檩或六檩四噙口三挂椽一檐水”式两种形式,立木上梁必定“梁记”——“公元某年岁次丙申农历某月某日吉时立柱上梁大吉大利”,梁联“左青龙抱定玉柱,右白虎扶起金梁”,横批“吉星高照”。

            富户人家墙高院深,大门为双扇门,砖砌门楼,起脊悬角,门匾题字“耕读第”;屋舍纵横,多为松椽松檩、砖木结构四门八窗式的“深檐房”,檐下有二明柱(楹柱),檐廊宽敞;砖雕和木雕较精致,多“福禄寿喜”、“琴棋书画”和“花草鸟兽”等纹饰。普通人家则房舍简陋,大门多为单扇门,结构简单,以墼子或青砖砌成;房屋多为杨椽杨檩、土木结构双门四窗式的“挑檐房”,也有穷困人家既无“噙口”又无“飞头”、单门单窗式的杂木椽檩简易房。屋顶皆座脊覆瓦,功名人家上房可起脊瓦兽。传统认为挂椽房的“辈行”大于滚椽房,因此厢房若用挂椽则上房只能用挂椽,否则有犯“以小压大”之嫌;滚椽上房对面的下房不能用挂椽,否则有犯“乱箭射主”之忌。这种建筑形态是会宁人世代长期适应地域环境积淀的心理经验,凝聚了会宁传统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

              由此可见,受自然资源、环境的限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会宁民居文化景观地域特色显著,黄土文化蕴涵深厚。会宁人因地制宜地就地取材,利用当地丰富的黄土资源和人力资源,采取传统人工夯筑生土的“版筑法”,筑起了土堡和庄窠的院落高墙;采取传统人工夯筑“墼子”的方式,垒砌箍窑和“一坡水”式房屋的主体墙,利用当地有限的榆木、白杨木、柳木等作房屋的椽檩和制作门窗。因此,疏松透气、强黏性的黄土和有限的林木是会宁民居院落形式和建筑形态形成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物质基础。

            近年来,随着会宁乡村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交通条件的改善,逐渐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和社会条件的束缚,建筑重要的木材、砖瓦等材料来源和运输不再是难题,因此出现了“两坡水”式砖木结构的房屋建构形态以及砖混结构的多样式房屋建筑,更加注重房屋的实用性和舒适性。而民居的传统砖雕和木雕等元素、建筑形态及其工艺逐渐退却甚至消亡,新的建筑形式及风格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析会宁传统民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作者:马泽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rkt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