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海里,孤独是宿命,止语是境界

作者: 琅琅的城邦 | 来源:发表于2017-07-26 22:06 被阅读0次

    文:琅琅

    01

    今天输液和输液以外的时间都用来赶着看了,算看完了《一句顶一万句》。

    还是得说,审美上不是我最爱的,但绝壁好文,怨不得被封为中国版的《百年孤独》。看完了心里沉甸甸地。

    就这么事赶着事地讲,人赶着人地写,少有煽风点火的煽情,于不动声色之中,点破了人性中存在的真相:

    孤独是每个人的宿命。

    人都是为了句暖心窝子的话活着。

    可是就那么阴差阳错地得不着,就是得着了一时,也阴差阳错地还是会失去。

    (如果看着难受直接拉到最下面听歌,轻柔的《人海》,即便唱着孤独也是美的)

    02

    说得着,说不着。

    书里用了这样浅显的话语,来概括所有人物摆脱孤独,或者陷入孤独的状态。

    杨百顺、巧玲、牛爱国这些底层百姓的命运,其实就是我们每个人的命运缩写。

    杨百顺

    昨天的文章里简略提到过杨百顺的经历。杨百顺就没顺当过。哪怕后来先后改名为:杨摩西、吴摩西、罗长礼,也还是没顺当过。

    他离家出走后,在前半生浮萍般的命运和际遇当中,最后遇到的说得着的,竟是跟才几岁大的继女巧玲。

    可惜的是,他跟继女说得着,跟老婆说不着,老婆背地里偷人,还跟人私奔了,他不得不带着继女踏上寻妻之路。

    由于一时疏忽,在家小旅馆里,继女巧玲竟落被拐跑了。百顺自此无颜再回延津,再次踏上离乡更远的路没了音讯。

    巧玲

    巧玲被人贩子转了几道手后,总算落到了好人家手里。但在结婚的事上还是着了道,别看生了三男一女,竟没一个跟她说得着的。

    所以她患癌三年,竟不曾对她的子女说过。子女以为母亲是心疼他们,其实心疼固然是一方面,但对他们的失望和无奈才是更深层的原因。

    她拉扯大他们,他们倒对她生气了就会用指甲掐他们这点事记得更清楚。她半扇牙坏了,向子女们提到过,但没人往心里去。

    最后几年,她算跟她过的最不如意糟心事儿最多的二儿子牛爱国说得话多,可二儿子不跟她掏心里话。

    她说的陈年旧事,牛爱国只以为她是没话找话才说的。等她真去世了,牛爱国才意识到娘终归是娘,她那些曲里拐弯的话,竟是为了宽他的怀安慰他才说的。

    牛建国

    牛爱国呢,娶了个跟他说不着的老婆,再三地被带绿帽子不算,闹的动静还都特别大,每次都震动他居住的那个小县城,最后竟跟她说得着的姐夫私奔了。牛爱国也不得不踏上寻妻之路。

    一路看下来,所有这些问题和苦恼竟都是无解的。

    这个无解,一是因为每个人物都不甘心他们遇到的命运,每个人都做了自以为正确的挣扎,但最后总是事不由人,越做越错,越错越远。

    二是因为语言本身。语音是个奇妙的东西,当你遇到说得着的人,那么无论怎么讲都是好的妙的通的;如果遇到了说不着的人,同样的一句话怎么讲都是错的歪的堵心的。

    只要存了隔阂,所有话里面藏着的那些一层层的曲里拐弯,人们就算是面对着面,竟然也无从解释,也永远解释不清楚。

    于是,永远地本来是一件事,说着说着就扯成了另一件事,或者本来是一件事,说着说着就扯成了好几件事,于是账算个没完,心分了,仇结下了。

    看过全书后,心里只剩一句话在感慨:

    好也罢歹也罢,所有人从头到尾就是被命运拨弄着走。谁也逃不脱孤独的宿命。

    太沉重了,沉重而绝望。

    怎么摆脱这种无奈感?我再次想到那句话:止语,止语确实是种境界。说得着的说,说不着的,不说也罢。

    感谢您的阅读和陪伴,听一首歌舒缓下心情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海里,孤独是宿命,止语是境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roi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