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第三季结束了,决赛的题目是你赞成婚姻期限规定为七年吗?
陈铭用了一套婚姻契约与婚姻制度起源来论证七年制婚姻更有利于提高婚姻的质量,不得不说,他的观点和论证都颇能自圆其说。
第一,婚姻有期限,人们才会更珍惜,你会把在一起的每一天都当成最后一天。
第二,婚姻起源不是因为保护爱情,而是保护血缘的纯正和确认抚养关系,按照他的逻辑,结婚证主要的功能是保证一段婚姻里该出抚养费的是结婚证上孩子他爸,而不是隔壁王叔叔。
第三,陈铭还从女性角度提出,七年就可以办一次婚礼,穿一次婚纱真的是太棒了,可以充分满足女性热爱浪漫的想法。婚姻七年为期,是婚姻制度上最大的进步。
当这套说辞结束后,获得了全场压倒性的支持,仿佛这一题已不再是脑洞大开的假设,有一种不久的将来就要实现的节奏。
我特别喜欢奇葩说,喜欢看一群智力超群,特色鲜明,古灵精怪的人穷尽一切认知将一个问题从无数个角度展开,让我们从多元化的认知中获得思索。
决赛这一题的脑洞之大,让我也忍不住问自己,七年婚期是一种婚姻制度的进步吗?没有离婚的烦恼,一段漫长的婚约变成了明确期限是不是真的会提高婚姻的质量呢?如果一段婚姻只有七年,我们真的会做到把每一天都当作末日来相爱吗?
直觉告诉我,不会。当我冷静下来认真分析了一番后,我的结论还是不会。
一段婚姻不论长短,假使只有七年,恩爱的照样鹣鲽情深,不和一样头破血流。决定婚姻质量的绝不是期限,而是婚姻中的人。
从法律人的角度来说,婚姻是一种契约,是一种无血缘关系的拟制关系,但却是比血缘关系还要排序在前的一种人身关系。婚姻从不因为契约而神圣,而是因为坚守契约而神圣。
七年婚姻为期,每年我都可以办一次婚礼,如果法律这样规定,还要那些单身狗活吗,肖骁说的很好,你们一高兴就七年结一次婚,这分子钱还要不要给,你这法规要实现,就是虐待单身狗啊……
七年婚姻为期的想法,在我看来就是一种与婚姻本来期待背道而驰的想法,就像黄执中所说的一样,我们在一段恋爱中已经到了你侬我侬的境界时候,在爱情最美好的时候我们为什么要结婚呢?这份爱已经很好状态下我们为什么要婚礼、婚书,钻石戒指和一大堆证婚人来见证这段关系呢?
因为当爱情来临的时候,当你最最幸福的时候,一纸婚书会让你变得更幸福吗?不会的。为什么我们需要呢?因为我们对这段关系有一个期待,这个期待用一个有魔力的词语叫做,forever。
我们不相信童话,大多数人婚姻也不会永远,即使没有七年的婚期,也总会有一个先走。在最新一个节目里,袁咏仪和张智霖这对模范夫妻在假设生命只剩24小时的节目里,袁咏仪说到,你一定不许比我先走后,泪崩。
现代社会越来越多元化,婚姻里面对的问题与困难也越开越多,所以为婚姻创设期限也成为了一种制度设想。
这种制度设想的最大问题在于他挑战了我们对婚姻的最深的期待,他在解决婚姻走向平淡这一宿命中用了一种自由主义的解决方式。当七年之后婚姻关系不复存在,你选择不续约,你就不必有任何的道德愧疚离开这个七年来的点点滴滴。这意味着什么?
你,再不需要在婚姻中做出任何包容与改变。
这样自私、自我的制度创设还好只是假设,如果真的实现,我们一直以来认为的神圣的婚姻,以及对婚姻中所有的期待,会真的变成如买了一件衣服,当它不在光鲜,当这一季不再流行。我们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抛弃它毫无负担。
在这个宣扬自由个性的时代,社会对于婚姻的理解变得越来越随意,越来越自由,越来越自私,甚至将这种自私理解为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如果人类的文明与进步,是要为人类的自私与轻率开路的话,这样的进步真的好可怕。
按照这个逻辑,我们可以把一切不符合我们个人的欲求的规矩,规则都理解为桎梏,我们可以把一切美好而本该承受的责任理解为束缚。
我们把自己包装成一个为了追求自由与解放天性的文明人,只是为了给自私的人性披上进步的外衣。我们试图掩盖我们人性中的恶,却浑然不知。
5.20刚过,许多人包括我在内又从霍建华的前妻变成了黄轩的现任女朋友。玩笑可以,没人当真。在讨论现实婚姻与爱情的问题上,我还是执着的认为,
婚姻的神圣不在婚姻本身,而在于婚姻中的人。那个会坚持最深的期待,并相信对方也会坚持的彼此。
forever,真的是一个好有魔力的词语。
作者:书女,集逗逼与高冷于一身的专业法律人,轻度中二,中度自恋,深度文艺的话痨。
l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