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到底能带给孩子什么?

作者: 心光宝爸 | 来源:发表于2019-11-08 22:18 被阅读0次

    有很多研究家庭教育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研究过这些问题。

    他们尤其热衷研究先天因素(基因)和后天因素(环境)对孩子的影响。研究者发现一些统计规律,但也发现更多疑问。

    首先,研究者以“不同家庭养育的双胞胎”和“同一家庭养育的养子和亲生子”分别做对比研究,研究者发现,在各种性格和成就指标中,基因都占据差不多一半的作用,具体从40-80%不等。外貌、智力、内向外向、固执性、神经质、攻击性……等一系列人格特质,基因都占了一半左右的影响力。那剩下一半呢?剩下50%是不是养育方法的影响?

    剩下一半的确是来自于后天环境,但是也有研究显示,“一般性环境因素”(家庭一般氛围和学校一般氛围)的影响只占很小一部分,在后天影响中最主要的来源是“个体性环境因素”(个人独特经历的影响)。也就是说,孩子的基因和个人经历,是各项特征最主要的决定因素。

    那父母家庭的意义呢?

    父母家庭的主要意义,不在于这些“个体性的人格特征”,而往往在于“互动性的关系特征”。

    这是什么意思呢?

    这意味着,家庭中的总体氛围,会主要影响到孩子对这个世界的态度,以及孩子和这个世界的关系。

    我们只注意到孩子个体的特质,却往往忽略孩子和这个世界之间的互动关系,而后者才是心理学中发现家庭影响最为显著的地方。

    很多适应性不良的心理疾病,实际上是个体难以和世界相处。

    而这些,都与家庭相关。

    家庭能带给孩子什么?

    其实,我们并不太能影响孩子的智力、人格、特长、能力。

    很多父母花了很多心思试图影响这些方面,但这些方面基因的作用很大,此外孩子的个人经历的影响很大。

    父母布置的环境氛围,只有不确定的极少量影响。

    孩子就是他自己的样子,由基因和独特经历塑造的样子,父母能改变的很少很少。

    但我们能影响到孩子对这个世界的态度。

    也就是说,孩子有没有学琴的天赋、有没有沉稳的性格,很大程度上不是父母能管的。

    但是孩子对学琴这件事的态度,与父母家庭很有关系。

    如果说人格特质是孩子自身内部的东西,那么态度,就是孩子与自己、世界、他人的关系。

    这种关系,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如果一个孩子,在小时候就经常遭到父母忽冷忽热的对待,他就会想,自己是不是什么地方做的不够好,就会想尽办法讨好父母。

    在成年之后也常常陷入忽冷忽热的人际关系中,讨好对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庭到底能带给孩子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rxg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