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道理说,我读过的书也不少了,可是却有很多书,即使很久以前读过,至今已经忘了,但就是不敢再翻开,尤其是经典的文学书,而《红楼梦》就是其一。
从前读《红楼梦》,大多是为了应付考试,只需要记住一些经常考的情节即可,完全不需要知道书中详细的内容,这样读的结果,基本是过了那个阶段就忘了 。现如今再想翻开《红楼梦》,却迟迟不愿行动,倒不是没有兴趣,而是总觉得整本书的内容自己拿捏不准,怕浪费了这本书,正因如此,每次都是没翻开几页,便又归回书架原位。
俗话说;“书非借而不能读。”《红楼梦》对我来说,就是那种即使是借来了,也没法挽救的书,所以我下决心不再轻易翻开它。可《董梅红楼梦讲义》这本书,让我再次燃起了读《红楼梦》的斗志。
本书的作者董梅,是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的教授,同时也是一位中国古典文学学者,对《诗经》、《红楼梦》多有研究。从书的内容来看,她与红学研究者不同,她不属于任何派系,只是依托文本,帮我们梳理《红楼梦》中的各种内涵、精神。
包括生活美学、文学杰作、象征符号、哲学大观等多种维度,详细讲解了《红楼梦》中,小儿女们的情感、思想、意蕴与表达。
一、带我们走进《红楼梦》
(一)看
从时间、空间维度下的故事脉络、时间线索,以及贾府的平面图——“两府一园”,即宁国府、荣国府和大观园,由此组成了恢弘壮阔的时代、故事背景图;
(二)品
仔细研究,你会发现,小说里每一个人物、植物,甚至是姓名,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关联。比如,元春、迎春、探春和惜春,她们四个人丫鬟的名字,其实是在暗示她们各自的才艺——琴、棋、书、画;
(三)聊
就像生活中,没有绝对的好坏一样。《红楼梦》里的人,也不是绝对的对立或亲密,这就是人与人之间必然的感情纠葛、人情冷暖。
比如,争议最大的两位女主人公——林黛玉和薛宝钗,她们从最初的针尖麦芒,到后来的相亲相爱,不再仅仅因为一个人而有间隙,这蕴藏的是“原生家庭”的力量。黛玉因自小亲情淡薄,所以为人处世总是处处小心,生怕行差踏错,而宝钗却事事圆滑,倍得人心。直到宝钗发现黛玉在读《西厢记》,私下提醒她时,这才打开了心门,有了进一步的接触。
二、走出《红楼梦》
作者不仅仅带我们走进《红楼梦》,去详细拆解每一处遣词造句、人物设定,同时又带我们走出《红楼梦》,去用《红楼梦》的视角讲文学、生活、聊社会百态,让我们以《红楼梦》为放大镜,去看人生的更多面。
在书中,有这样一段话“空是宇宙的根本法则,世间万物不过都是成往坏空”。这既预示了整个故事的走向,也揭露了《红楼梦》中人物的结局,借此让我们可以看透人生和生命。
可整本书,从“证空”,到“证情”。所以,“空”和“情”是完全不矛盾的两件事,也就是说,在读懂了《红楼梦》,在看清楚了人生、生活以后,我们依旧要好好努力生活、热爱生命,努力奔赴自己所期望的人生,这才不枉费我们发现了生活的真相,不枉费今生我们来过。才能以“不改深情”,注入生命。
有人说,《红楼梦》绝对是一本可以读一本的书。你可以在人生的任何阶段反复阅读,因为,这不仅仅是在读一个故事,也不是在看一段历史,而是透过他们,透过《红楼梦》里的人,去看人生,看自己。
我想,作者董梅在解读《红楼梦》时,大概也是寄托这样的情意。希望能为想要读《红楼梦》的人,打开一扇门,去窥见里面的精彩,看见其中的轮廓,勇敢走进去;为已经读了《红楼梦》的人,铺上一条向外延伸的路,走出《红楼梦》,去领略更多未见的风景,找到迷失的自己。
所以,你准备好读《红楼梦》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