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者‖魏晋寒
图片来源‖网络
谈到拖延症,大多数人都会深恶痛绝,诚惶诚恐,唯恐避之不及。拖延症已经成为很多人走向成功、变得优秀、实现自我价值过程中,最主要的障碍和绊脚石。
因为拖延症,重要的考试没有很好的准备,结果一败涂地;
因为拖延症,重要的机会没有及时的把握,结果落居人后;
因为拖延症,重要的任务没有按时按点完成,结果功亏一篑;
……
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总是因为“拖延症”而陷入被动消极的局面。明明知道拖延不好,但我们总是管不住自己的身体,或是懒于行动,或是分心懈怠,亦或是半途而废。
——
——01拖延症的“四大”类型。
刚刚星期一,同事赵亮就来到了我的面前,垂头丧气地向我诉苦:
“魏哥,这个周末我安排了很多计划,去健身,去读书,去看电影,去聚餐……可是到头来什么计划也没有落实。我觉得是我的‘拖延症’又犯了,做事情总是犹犹豫豫,拖拖拉拉。往往计划的很好,但就是执行的不到位。”
我反问道:“为什么不少安排点计划呢?多计划和无计划同样会让人陷入迷茫,拖延的尴尬境地!”
现实当中,很多人都会触犯和同事赵亮一样的毛病——遇到事情总是大包大揽,盲目自信。既想干好这件事情,又想实现那个目标。结果却是左右徘徊,患得患失,到头来非但原地踏步不说,时间和精力也都浪费在“选择”和“徘徊”上面去了。这是典型的拖延症表现。
我们常见的“拖延症”有四种类型:
类型一:软弱型拖延;
所谓软弱性拖延,就是缺乏自信,不敢面对某个目标、某个场景、某个人物、某个经历……遇到事情总是习惯性的往后拖,能拖一天是一天,能拖一阵是一阵,直到避无可避为止。
类型二:自信型拖延;
现实当中,很多人总是盲目自信,遇到事情喜欢大包大揽,面面俱到。这些人一方面喜欢承担更多的工作和任务;另一方面自信的认为就算把工作“拖”到最后时刻,也有把握及时完成。结果因为不确定因素的出现,最后导致工作和任务无法顺利完成。
类型三:完美型拖延;
很多人迟迟不肯付诸于行动,是因为他们对于“完美开端”有着苛刻的追求。情绪但凡有一丁点不稳定,他们就不想工作;身体但凡有一丁点劳累,他们就不想看书;形象但凡有一丁点不整洁,他们就不想约见某个重要的领导和客户……
追求“完美”和“极致”原本无可厚非,然而很多人总是习惯性的借助“完美情结”的名义,来掩饰自己逃避、懈怠、懦弱、懒惰的本质想法。
类型四:无序型拖延;
正如前面提到的同事赵亮,很多时候,我们陷入“拖延症”的麻烦阴影,并不是我们无事可做,懒于行动,故意拖延。而是我们追求东西的太多,想要实现的目标太多,且没有明确的主次先后顺序,从而使自己陷入“行动分歧”、“选择分歧”的内耗当中——不知道先干哪件事好,犹豫哪件事给自己带来的惠利更多,担心选择了这件事情又会失去另一件事……
想要减少“拖延症”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其实可以从以下这三方面着手。
——
——01提高自信,适当“逼”自己一把。
1830年夏天,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面临着一个无法回避的最后期限。十二个月前,这位法国作家向他的出版商许诺要写完一本书。但是他一个字都没写,时间都用来寻求别的项目,招待宾客,因而耽搁了正事。
雨果的出版商也无可奈何,只好又设定了新的截止日期,在今后不到六个月的时间里,即1831年2月前必须完成那本书。
雨果制定了一个奇怪的计划来克服他的拖延症。他把自己所有的衣服归拢到一起,并让助手把它们锁在一个大箱子里。除了一条大披肩,他没有任何衣服可穿。1830年秋冬期间,由于没有适合外出的衣服,他一直待在书房里奋笔疾书。《巴黎圣母院》于1831年1月14日提前两周出版。
很多时候,我们表现的十分懦弱怯场,面对一些任务、目标、经历、场合总是习惯性的拖来拖去。事实上,我们不妨胆大一些,勇敢一些,适当逼迫自己一把,让自己先行动起来,或许能够收到不一样的效果。
有句话说的很对:勇气就像是滚雪球,从开始滚动的那一刻就会越滚越大。
我有一个年轻同事,性格比较内向,不敢在众人面前发言。面对一些商谈交流的发言机会,他总是寻找各种理由推辞拖延。直到在一次避无可避、拖无可拖的情况下,这位年轻同事才硬着头皮在领导同事面前说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想法。
这一刻,年轻同事惊奇的发现:站出来交流发言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直到现在,年轻同事再也不会因为上台发言而推辞拖延了。勇气的种子已经在他的心中生根发芽。
想要缓解因为“软弱”、“不自信”带给自己的拖延症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适当“逼”自己一把,或许能够收到“柳暗花明”的效果。
——
——02精简目标,分清主次,提高办事效率。
现实当中,我们总是因为“事情太多,主次不分,杂乱无序,行动分歧”从而患得患失,犹豫拖延。这个时候,我们不妨精简一下目标,规整一下计划,梳理一下事情的轻重缓急。饭要一口一口的吃,事情要一件一件的做,先做重要急切的事情,再做不重要、不急切的事情。
大多数人肯定对“20/80定律”并不陌生。它是管理方面最有用的概念之一,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Vilfredo Pareto)在1895年首次提出的。
在任何特定群体中,重要的因子通常只占少数,而不重要的因子则占多数,因此只要能控制具有重要性的少数因子即能控制全局。回归到时间管理和任务管理上,“20/80定律”告诉我们: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80%的绩效成果,是从20%的任务工作中获取的。
想要提高办事效率,减少“行动分歧”带来的犹豫拖延,就应该集中精力、时间办大事,而不是轻重不分,面面俱到,陷入无缘无故的犹豫内耗。
博恩·崔西是美国屈指可数的成功学大师,在成功学、潜能开发、销售策略及个人实力发挥等方面拥有独树一帜的理论心得。在畅销书《吃掉那只青蛙》当中,博恩·崔西提出了“ABCDE任务归类法”——按照事情任务的重要性、紧急性和可否替代性,将事情任务分成“五”个等级。
A任务是重要且必须完成的事情。
倘若能够顺利完成了它们,就会带给我们很明显的正向结果;但如果不能够及时完成它们,就会带给我们非常大的消极结果。比如,拜访一位关键客户,或是你做的一份关键的方案。这些都是最大影响力的事情,需要优先处理。
B类任务是指那些应该做的事情,但未必有多么紧急急迫。
如果能够及时完成它们,依然能够带给我们许多好处,但是如果不能及时完成它们,也未必能够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这样的事情包括回一个不太重要的电话、短信,或浏览信箱里的电子邮件。
C类任务是做了大家都说好,但是你不做也无所谓。重要性和紧急性都很一般。这类任务包括给朋友打电话,或是在工作时间里处理一些私人事情。这些事情对你的工作生活不会带来多大的影响。
D类任务是可以授权给他人去做的事情,也就是这些事情是可以替代事情。这里的原则是,你应该把所有他人可以做的事情授权给他人去做,从而把本应该做D类任务的时间留出来做A类任务,一定要学会授权,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要亲力亲为的。
E类任务是完全可以不做的事情,这些事情对你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比如,一件曾经对你重要,但是现在已无关紧要的事情。你通常是出于习惯或乐意去做,尽管它真的没有价值。
除了“ABCDE任务归类法”以外,在每个人的心中,其实都有一套“自成体系”的任务分类方法。方法的标准和方式并不重要,它们的意义和初衷才是至关重要的——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平稳有序,减少因为“行动分歧”、“目标分歧”带来的精力消耗。
所以,想要提高我们的执行力,减少拖延症带给我们负面影响,一方面要有事情可做;另一方面要分清主次,专注于某些重要的、紧急的事情去做。
——
——03即刻行动,少去想,多去做。
古人告诫我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于“效益结果、趋势名利”的判断取舍原本无可厚非,但是过分的“完美情结”和“急功近利”的处事态度,反而阻碍了我们的行动执行力,甚至逼迫我们陷入“原地踏步,无法执行”的尴尬窘境。
想得越多,反而做得越少。这也是拖延症的重要原因。面对类似的局面,我们不妨少去想一点,多去做一点。
想要减肥,少想五公里拉练的痛苦,先迈开第一步再说;
想要看书,少想厚厚一本书的苦战,先翻开第一页再说;
想要实现某一个任务目标,少想它们能够带给我们多少名利收获,也少想它们是困难还是顺利,先着手行动再说。
这就是即刻行动的意义。
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日益传播,以及日常生活的丰富多彩,我们面对的诱惑、干扰、分歧也会越来越多。手机游戏、短视频娱乐、社交聊天,各类运动比赛……
原本计划好了的事情,结果却被其它事情所引诱而拖延。
所以,想要提高“即刻行动”的效率,就要提高我们的抗干扰能力,尽量少的被无效、抵消行为所引诱诱惑。
——
——04总结
拖延症、执行力、工作效率,这些词汇都是相互关联且老生常谈的主题。我们希望摆脱“拖延症”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就必须拥有一颗积极改变的决心,以及合理的改变计划。刻意地、主动地,有目的性地寻求突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