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又回柴屋院

作者: 村夫见闻 | 来源:发表于2020-07-07 21:32 被阅读0次

《村夫見闻》一21

每年夏天,我的柴屋小院是葫芦王国的领地。

院墙上、门垛上、树上、架子上、茶台花格上,只要有点空间,藤蔓就会顽強地攀爬上去,欢快地疯长、留下吉祥的葫芦。垂直的、似大小宝塔;斜着的、似父子罗汉;俯冲的、似金钟倒挂;姿态百出、怪象喜人。

葫芦翻墙越门四处扩张 葫芦初回柴屋小院

葫芦是一种瓜类,成熟后外壳坚硬,可装酒、装药、等当容器使用,农村当水瓢用比较普遍。在我国有着千年种植历史。

葫芦更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玩,因为它的谐音为“福禄”,所以葫芦有多子多福的寓意。

我对葫芦的喜爱,已有二十多年。我喜欢在葫芦架下,喝茶、谈天说地。与三二个能以群分的朋友一起摆龙门阵: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世界的、中国的,政治的、经济的,神摆一通,在举目望葫芦的的意境中度过一分一秒,感觉别样,另有一番意境。

从呼倫贝尔大草原回到天府之国后,为找到葫芦籽,还是费了周折的。后来还是回到老家,偶然发现葫芦,要了二十多颗籽,年年不用我特意种,每到五月份葫芦苗就会在柴屋小院某一个角落自发地出土发芽,茁壮生长。

我说葫芦是美的使者。

在短暂的生长期间,处处回报给世界的“美”。

有藤蔓的绿色之美,葫芦的形象之美,食之葫芦酸酸味型之美。

葫芦成熟,略加修饰加工之后,变成吉祥物宝葫芦;玩家手中的饰物,更是由原始美演艺成工艺美,喜爱者的大美之物。

请关注我正在长大啊

我喜爱葫芦。更欣赏它的生存能力。只给我普众的水和阳光,我将还给你一个大美的葫芦园。

可以传承百年的文玩葫芦。

相关文章

  • 葫芦又回柴屋院

    《村夫見闻》一21 每年夏天,我的柴屋小院是葫芦王国的领地。 院墙上、门垛上、树上、架子上、茶台花格上,只要有点空...

  • 柴屋

    屋漏曦胧枕边雪, 地潮苔霉床底溪。 蘸夜作墨肆挥毫, 佳篇入冬当柴烧。 (第一次写古诗,文笔生涩,还请各位大佬勿怪)

  • 柴屋(二)

    深山重岭重 涧水清澈清 小路弯转弯 柴屋谜中谜 老人深居简出,不问世事,没人知道他是什么时候来到这的,也没有人注意...

  • 柴屋(一)

    无名的深山中有一条蜿蜒的小路,杂草丛生,让人不仔细看很难发现它的存在。 在小路的尽头算是一个小的院子,长短不一的木...

  • 《红楼梦》之糊里葫芦案

    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判官不是葫芦僧,而是曾经栖身葫芦庙的知府大人贾雨村。《红楼梦》第一回...

  • 葫芦僧又判葫芦案

    且说贾雨村判了冯渊案,就写书一封,寄给了贾府贾政还有王家王子腾。书信刚寄出,又有一个案子。 贾雨村坐在凳子上,惊堂...

  • 易葫芦

    易葫芦去世了,在零二年八月,那时候院前葫芦棚上的葫芦刚挂果,拇指大小。有个村民去易葫芦那儿拿猪耳草(车前草),院子...

  • 诗画故乡//冬日街边的老味道<糖葫芦>

    “卖糖葫芦的来喽,又大又甜的糖葫芦哦。” “卖糖葫芦的来喽,又大又甜的糖葫芦哦。” 一个大叔拿着扛着扎满糖葫芦的木...

  • 红楼梦一小人,最后发配充军

    红楼梦中有很多祸从口出的事。其中最经典的就是第四回“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这一回,贾雨村当年的故旧葫芦庙里的小沙弥摇...

  • 大漆与葫芦

    故宫博物院的文创,红色大漆葫芦。这款大漆葫芦最大的亮点就是葫芦身上的大漆涂绘,所体现的漆文化和工艺。 俗话说:“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葫芦又回柴屋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sfzq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