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老师
奥匈帝国的政治遗产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在帝国崩溃后,在法国坚持下与塞尔维亚组成王国,法国的目的是在巴尔干建立一个强大的南斯拉夫国家,以钳制德国的势力,这个目的正合塞尔维亚的心意,500年被奥斯曼凌辱的历史,以及塞尔维亚人一次次抗争的沉痛记忆,使建立一个统一的南斯拉夫国家的梦想深入骨髓。但克罗地亚并不热心与塞尔维亚组成更紧密的关系,尤其不能忍受以塞尔维亚为主导的联合。王国在面和心不和的情况下,尝试着度过蜜月的生活。
但这并不十分甜蜜的生活,很快就被二战的炮火打破了。一战中战败的德国纠结日、意、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同美、英、苏联、中国等国为一方展开全球争夺。
在巴尔干半岛,保加利亚一直跟着大哥坚定前行,梦想着收复失地,意大利与罗马尼亚左右摇摆,一站加入协约国同德国对立,二战又加入轴心国与德国结成伙伴,可见,战争的正义只是幌子。
第一南斯拉夫王国的亲王害怕轴心国攻打南斯拉夫,于是在1941年3月25日签署三国公约,答应与它们合作。3月27日,18岁的彼得二世得到英国支持,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亲王政权。新政府反对纳粹又担心报复,便口头承诺支持三国公约,两头卖乖的想法在轴心国不久后的轰炸中破灭。
1941年4月6日,清晨5点50分,寂静的贝尔格莱德城市上空传来轰鸣声,没有设防的王国首都在两天两夜的轰炸中几近废墟。于此同时,德国第二、第十二集团军、第一装甲集团军及意大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军队从地面进攻南斯拉夫。4月17日,南斯拉夫正式投降。
第一南斯拉夫王国立即被肢解成十个不同区域,由八个不同的占领当局管辖。德国、意大利、保加利亚、匈牙利都各自分到战利品。最满意的是保加利亚,得到了魂牵梦系的马其顿的大部分地区。最耐人寻味的是克罗地亚,在德国的支持下变成独立的克罗地亚王国。
完成肢解南斯拉夫的目标后,德军把战略重点放在苏联,大批精锐部队开往苏德前线,反抗侵略的游击队借机发展。最初的主力是主要由塞尔维亚人组成的切特尼克,作为效忠王国政府的抵抗力量,受到同盟国的支持。德国人对切特尼克游击队展开疯狂报复,到1941年底,游击队被逼进山区。切特尼克面临的对手不仅是德国侵略者,还有克罗地亚的极端民族主义部队与斯塔西、反对君主制的共产党人部队及斯拉夫穆斯林人。
1943年,被德军围剿的切特尼克领导人米哈伊洛维奇向德军妥协,两支部队开始同流合污,成为对付反德国的共产党游击队的主力,盟军转而支持铁托。此前,铁托曾于1941年9月和10月,两次单独到切特尼克控制的地区与米哈伊洛维奇共商联合作战抗击轴心国等建议,但均遭拒绝。
1941年6月27日,南共中央成立南斯拉夫人民游击司令部,铁托任总司令。此后几个月内,游击队不断壮大,达到8万人,成为与切特尼克并行的反法西斯力量。到1942年,德军开始重视这支发展迅速的队伍,加紧进攻解放区。在苏联、英国陷入对德作战不能顾及的情况下,铁托率领的游击队只能孤军奋战,艰苦卓绝的困境中,与德军展开斗争,历经20个月的生死较量,最终摆脱绝境。
1943年,苏军从东线转入反攻,盟军把“沙漠之狐”隆美尔赶出北非,意大利投降,德军大势已去。1945年在苏联红军的支援下,南斯拉夫人民军展开大反攻,到1945年5月15日,南斯拉夫全境解放。11月,铁托任南斯拉夫人民共和国部长会议主席。被肢解的南斯拉夫再次聚合在一起,成立了南斯拉夫人民联邦共和国,由六个共和国及伏伊伏丁那和科索沃两个自治区组成,1963年宪法将国家更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史称“第二南斯拉夫”。获得这一果实的代价,是170万亡灵。
07巴尔干雄鹰 铁托比铁还硬
在二战中赢得巨大威望的铁托走上了权力顶峰,面对连年战争满目疮痍的家园,铁托表现出高超的政治智慧。
首先要平复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穆斯林三方在二战中结下的仇怨。1941年4月10日,德国炮制的“克罗地亚独立国”诞生了,独立国的版图涵盖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执政的极端民族主义部队乌塔西,上台伊始便向境内的塞尔维亚人举起了屠刀。塞尔维亚人以暴制暴,针对克罗地亚人的报复此起彼伏,同时对克罗地亚属地的穆斯林也没有手下留情。夹在塞族与克族之间的穆斯林,两头受欺,由此,争取自主权的斗争成为穆斯林人的命运主旋律。
铁托的办法是努力端平一碗水,防止任一方坐大。大塞尔维亚、大克罗地亚、大阿尔巴尼亚是在斯拉夫主义思潮下相互交织的民粹主义旗帜,铁托提出了“南斯拉夫人”的概念,用以弱化族群矛盾。具体采取的措施包括:允许各共和国高度自治,保持自己的语言、文字、传统,采取平衡的经济策略等,加上对具有极端民族主义倾向的干部的排挤与整肃,铁托得以把吵闹不休的南斯拉夫政坛从酒吧变成自助餐。
打理完了内务,铁托着手处理与斯拉夫大哥苏联的关系。二战后,斯大林的泛斯拉夫主义理想有了实现的可能性,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几乎就是斯拉夫人的大家庭。在巴尔干半岛各国被划入苏联势力范围的过程中,斯大林不能忍受扔下苏联自己做主的行为。
1947年秋,铁托与保加利亚、罗马尼亚酝酿建立巴尔干——多瑙河联邦计划,惹恼了斯大林。转年2月,苏联强迫南斯拉夫签订了一份协定:南斯拉夫的外交政策必须先与苏联进行磋商,3月,苏联突然撤走所有军事顾问和专家。6月,在苏联操纵下,情报局第三次会议通过《关于南斯拉夫情况》的决议,得出结论说:“南共已完全蜕化成为法西斯主义并投入了世界帝国主义阵营”,至此南斯拉夫被排除在社会主义阵营之外。
苏南关系决裂,为铁托的政治生涯提供了大放异彩的机会,没有了老大哥指手划脚,铁托在经济、内政与外交政策的制定上有了更大的自由度与弹性。
1956年,铁托、印度总理尼赫鲁和埃及总统纳赛尔在南斯拉夫布里俄尼岛会晤,正式提出不结盟政策,引起不愿受大国宰割的众多小国的共鸣,组织不断扩大,目前已有120个成员国。这一政策也使铁托赢得了世界范围的尊重。
当时东欧曾流传这么一个笑话:马克思是上帝,列宁是耶稣,斯大林是圣保罗,而铁托是个新教徒。同样对苏联大国沙文主义唱反调的毛泽东这样评价:铁托比铁还硬。
08巴尔干雄鹰 南斯拉夫解体
铁托在世时,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共和国各自为政,族群之间的矛盾由铁托居中仲裁,虽然矛盾不断,但大局未乱,南共的大船尚能按既定目标前行。
1980年,在位35年的铁托逝世,时任中共中央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华国锋赴南参加铁托葬礼,中共以“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的定位发表了唁电,有128个国家出席了铁托的葬礼。这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的神话人物,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但给南斯拉夫留下了走向解体的隐患。
铁托走后留下的权力真空,交由联邦主席团通过轮流坐庄方式填补。没了铁腕人物的南共集体领导制,迅速演变成各怀心思的争吵。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历来就有贴近西方的民主自由传统,成为改革派的发源地;塞尔维亚和黑山历史上多次并肩战斗,对建立统一的大塞尔维亚情有独衷;波黑则分为三派,塞族、克族与穆斯林,各有所主;马其顿希望保持原状,以避免阿族与希族的分裂为首需;科索沃要求自治的呼声也摆在桌面上。
原有体制存在的问题逐一浮出水面,尤其高度的地方自治政策,无意间培植起一大批民粹主义政客。与此同时,知识界掀起了民主化的大合唱,经济在政治的冲击下开始滑坡,到80年代末期,通货膨胀一度高达2400%,人民生活急剧下降,工厂罢工接连不断,南联邦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1990年7月,南联邦通过了《政治结社法》,正式实施多党制,新党派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瞬间冒出200多个政党,潘多拉魔盒打开了,打着民主旗号的政客们粉墨登场,“斯洛文尼亚属于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属于克罗地亚人”,“科索沃属于科索沃人”一类的激进口号响彻云霄。
1991年6月25日,斯洛维尼亚与克罗地亚同时宣布独立,南联邦旋即派兵向斯、克共和国宣战,随后马斯顿宣布独立,转年波黑宣布独立,剩下的塞尔维亚和黑山组成联盟,第二南斯拉夫大厦坍塌了。
南联邦快速解体的悲剧,与西方国家迅速承认斯与克独立有直接关系,其中德国应承担点火者的责任,德国总理施罗德与克罗地亚总统图季曼一直保持热线联系。斯、克宣布独立初期,国际社会持观望态度,但宣称永远和平的德国却跳出来第一个承认两国独立,并游说欧共体成员一同承认。德国如此热衷于承认两国独立,除历史的渊源外,本质上还是扩大自己势力范围的野心使然。强权欺凌弱国,是国际政治永恒的主线,狼狈为奸的丑剧永远不会消失。
09巴尔干雄鹰 内战硝烟四起
斯洛文尼亚是南斯拉夫六个加盟共和国中最富裕的一个,也是“西化”最深,独立单过意愿最强的一个,境内93%为斯洛文尼亚人。1991年6月25日宣布独立后,南联盟派兵宣战,但十天之内便在斯洛文尼亚的抵抗中撤退,双方基本没有伤亡,史称十日战争。
克罗地亚在1991年6月19日进行独立公投,塞族在公投前一天宣布脱离克罗地亚独立,建立塞尔维亚克拉伊纳共和国。在没有塞族参与投票的情况下,独立一方以绝对优势胜出并与斯洛文尼亚一天宣布独立。克赛两族之间立即爆发流血冲突,克境内的塞尔维亚族平民有近20万跑到了塞尔维亚,使原来20%的塞族人下降到5%。由于塞尔维亚的介入,战争从1991年一直持续到1995年,在西方大国的主导下双方签订协议结束冲突。
马其顿共和国在1991年9月8日宣布独立,由于塞族人的精力集中在反对克罗地亚独立上,马其顿的独立没有发生流血冲突。
黑山共和国在90年代各加盟共和国纷纷独立时,是唯一和塞尔维亚站在一起的兄弟,选择留在南联邦内与塞尔维亚共同守卫社会主义这面旗帜,在2003年联盟更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2006年5月21日,黑山公投,独立派以55.5%的得票比例险胜,6月3日,黑山正式宣布独立。至此,南斯拉夫的六个共和国全部自立门户,那段曾经令南斯拉夫人骄傲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1992年3月3日,波黑会议在塞族议员反对的情况下,由克族和穆族联手通过波黑独立宣言。与其它共和国不同,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简称波黑)未形成占据优势的族群,内战爆发前夕,在总440万人口中,穆斯林族(改信伊斯兰教的塞族)占43.7%,塞尔维亚族31.4%,克罗地亚族17.3%。
4月6日、7日欧共体和美国相继承认波黑独立,波黑塞族随即宣布独立“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脱离波黑独立。波黑塞族得到南联盟支持,克族得到克罗地亚支持,穆斯林得到伊斯兰世界支持。
战争头一年,南联盟塞军总司令姆拉迪奇带着8万军队横扫波黑,到1993年底,控制70%土地,克族控制20%土地,穆族只占了10%土地。这一局面是西方不愿看到的,为帮助穆克联盟挽回败局,在美国主导下联合国实施了对波黑塞族和南联盟全面制裁,派驻维和部队,设立禁飞区等一系列决议,直至亲自操刀上阵。
为争夺领土,内战三方除在战场上进行较量外,还对对方的平民实施暴力,驱逐家园、烧毁房屋、枪杀强奸的人间悲剧轮番上演。出于政治利益需求,西方媒体采用一边倒的原则,对穆克族暴行集体失声,对塞族则是大肆渲染。
1994年2月,北约轰炸机飞临波黑,向塞族占领区投掷炸弹;8月,北约战机再次参与对塞族军队的打击;11月,穆克联军展开反攻。年底,交战双方达成停火协议。转年3月,战事又起,8月30日至9月14日,北约以萨拉热窝平民遭到塞军炮击,造成人道主义灾难为由,出动3400余架次飞机对赛军实施空中打击,赛军军事优势丧失。11月21日,在美国主持下,南联盟、波黑、克罗地亚三国总统在美国达成代顿协议。协议规定,波黑继续作为统一的主权国家存在,由穆克联邦和塞族共和国两个实体组成,穆克联邦控制51%领土,塞族控制49%。
波黑先后经历了内政危机、共和国内战、其他共和国参与的内战,西方大国插手的战争及联合国维和部队参与的国际战争。三年半的内战,使美丽的山河一片破碎,25万的亡灵在哀嚎,200万难民妻离子散。
战后,波黑塞族领导人卡拉季奇被海牙国际法庭指控犯有种族清洗和反人类两项罪行,美国悬赏500万美元通缉。2008年7月21日,这位塞族人心中的英雄,西方/媒体上的恶魔,经过13年的逃亡生活后被捕。
1992年4月27日成立的塞尔维亚和黑山称为南联盟,史称“第三南斯拉夫”,国旗为蓝白红三色旗(这是斯拉夫人偏爱的三种颜色,世界上几乎所有斯拉夫人的国家国旗都采用这三种颜色),分别代表天空、永恒的和平及鲜血。中间是双头鹰徽标源于拜占庭帝国的标志,意为帝国疆域的守护者。喻示着塞尔维亚建国的梦想。如今天空蓝在,鲜血在,永恒的和平却面临严重挑战。
在90年代的南斯拉夫独立风潮中,塞尔维亚和黑山是唯一还由原南共班底执掌政权的共和国,其他则全部易帜。面对苏联解体后欧洲大陆上唯一存在的“共产主义的最后堡垒”,西方媒体坦言:“这位态度强硬的前共产党人(米洛舍维奇)十多年的执政都是以蔑视西方为基础的,这位大塞尔维亚的鼓吹者,从没有放弃让所有塞尔维亚人一起生活在一个塞尔维亚国家的梦想。”在这种背景下,南联盟从成立之日起就遭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联合制裁。
波黑战争后,米洛舍维奇把主要精力放在制止科索沃独立上来。科索沃曾是中世纪塞尔维亚王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凝聚了塞尔维亚寻根的情感,对阿族人在科索沃的独立活动,塞族人十分气愤。阿族人成为科索沃主体的原因,源于1690年塞尔维亚人反抗奥斯曼帝国大起义,起义失败后塞尔维亚人逃亡到现在的克罗地亚,阿尔巴尼亚人则乘机占据了这一地区。由于阿尔巴尼亚人在奥斯曼吞并巴尔干半岛后,全部改信伊斯兰教,且不属于斯拉夫人,所以,在塞族人心中阿族人都是“魔鬼的帮凶”。
1985年,科索沃阿族人成立共和国,但只得到母国阿尔巴尼亚一国承认。这以后,阿族不断利用人口优势,对区域内塞族进行打压、挑衅,局势越来越混乱。为了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1989年塞尔维亚通过修宪取消了科索沃自治省的地位,矛盾迅速激化。
1996年,阿族激进分子成立武装组织"科索沃解放军",开始了武力对抗塞尔维亚的独立活动。构成“科索沃解放军”经费的来源主要有四部分:旅居国外的阿族人缴纳的税费、贩卖毒品、卖淫业和印刷伪钞。因其劣迹斑斑,被欧盟和美国认为“恐怖组织”。但当北约空袭一起,“科索沃解放军”便华丽转身为“民主与自由的斗士”,正义真像一个轮盘,谁都不知道怎么定义。
面对阿族人的分离运动,以米洛舍维奇为首的南联盟采取强硬措施,派遣军队和警察进驻科索沃,以图消灭“科索沃解放军”。1998年2月,“科索沃解放军”袭击南联盟军警,引发了科索沃战争。双方武装冲突频发,伤亡人员日趋增多,约30万人沦为难民。
科索沃危机的发展使代顿协议后力图控制巴尔干局势的美国等西方国家感到不安,从1998年底开始介入科索沃危机。1999年2月6日,在美国和北约的压力下,西方代表在巴黎附近的郎布依埃举行和平谈判。该方案的主要内容是“科索沃享有高度自治”,南联盟拒绝签字。3月19日,北约向南联盟发出最后通牒:要么接受协议,要么接受惩罚。
米洛舍维奇说:“科索沃比我的脑袋重要,科索沃自动独立,我担不起这种历史责任!你们实在要打,那就来吧!”
3月24日,北约发动了对南联盟的空中打击,科索沃战争爆发。此次行动未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违反了《联合国宪章》,在国际关系史上开创了一个危险的先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一个主权国家进行长达78天的狂轰滥炸。5月8日,北约战机用导弹袭击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制造了世界外交史上罕见的重大事件。6月9日,经俄罗斯、芬兰等国调停,南联盟放弃抵抗,在马其顿签署了撤出南联盟军队的具体安排协议。6月10日,北约宣布暂停对南联盟的空袭。同一天,联合国安理会以14票赞成,1票弃权(中国)通过了关于政治解决科索沃问题的决议,历时2个半月的科索沃战争落下帷幕。
2008年,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塞尔维亚的领土几乎回到原点。
2010年1月8日,克罗地亚总统以总统身份对科索沃进行正式国事访问,在伤痕累累的塞尔维亚伤口撒盐。
塞尔维亚这只巴尔干半岛的雄鹰,在西方国家的枪林弹雨中双翼重伤,搏击长空的体力被消耗殆尽,她在啼血,那首《南斯拉夫颂》“我们一定要团结,这是铁托生前的嘱咐”,不再回荡,几成绝唱……
网友评论